GRi草根影響力新視野/記者梁瓈月
台灣近幾年興起一股青年返鄉種田的風氣,其中無毒、有機的種植最受歡迎。不過由於有機種植門檻高,目前台灣有機耕作面積近乎停滯在6,000公頃左右,只佔台灣可耕農地的千分之七,這個數字代表仍然有99.3%的絕大生產土地採取傳統方式種植。隨著食安問題一直無法解決,許多人注意到有機種植比例太低,希望能提升更多人對生態與環保的關心,並減少使用農藥,逐漸朝向無毒、有機種植的目標邁進。
有機農業在台灣發展二十餘年,如今面臨停滯不前的困境。台灣目前進展到有機2.0:強調標準、規範與品質認定的階段,如何突破困境邁往有機3.0前進,將與台灣有機產業的未來發展息息相關。
甚麼是有機3.0? 就要從有機農業的發展演進說起。有機農業是從1.0發展到2.0,乃至現在的3.0階段,1.0指的是早期先行者如霍華得爵士( Sir Albert Howard)、羅岱爾、福岡正信等人推動有機農業的年代(1920~1968);而有機農業2.0則是目前台灣面臨的狀態,有機農業雖然持續成長,但相較於慣行農業仍為農業生產小眾,且受到政策嚴密的規範(1968~2013)。
截至今(2015) 年3月20日,遂由國際有機農業運動者聯盟(IFOAM)提出了「有機農業3.0」的新概念–更為永續、強調共善(Common Good),其四大法則包括有:(1)創新的文化;(2)持續完善有機農業健康、生態、公平與謹慎四大原則的操作機制;(3)透明整合;(4)更為包容的立場,接納更多元利害關係者的參與,共同推動有機農業,以實質成為無論是對地球或是人類與他類生命都得以永續生活的產業型態。
其中值得強調的是,國際有機運動聯盟(IFOAM)提出持續完善有機農業四個原則:健康、生態、公平、謹慎,揭示有機是很重視關係和諧的一個產業,包括人跟社會、環境,消費者和生產者,現代跟後世,都維持一個全面長久及和諧永續的關係。
換言之,3.0時代的顯著發展趨勢乃為有機農業的社會、環境、哲學價值將會被進一步挖掘和重視,消費者和農友的共同參與也會打破之前以企業和第三方認證為主的有機產業局面。
目前台灣對於有機的認知多數停留「農藥零檢出」的食安訴求,對其他原則與概念甚為缺乏。不過台灣如果可以用嚴格法規及標準先行建立市場秩序,並將有機農業的可貴、農友的人文本懷、消費大眾與土地、作物的情感做為連結等價值整合,將有機會逐步邁向有機3.0,以創新的思維提升有機作物的價值,並真正建構永續與共善的生活與產業型態。
全文轉載自草根影響力新視野
更多評論:草根影響力新視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