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力新聞/文:安乃玉、詹欣諶
特有種劇團創辦人陳義翔說到「家照者每天幾乎 24 小時都在照顧家人」,陳義翔團長認為這是需要很大的勇氣, 他藉由帶領家照者表演即興劇的方式,學習即興劇中「無劇本、隨時保持彈性」的特性,讓家照者能夠學習享受當下,將正向的思維帶回家中,使家照者面臨照料上的困難時,能以正面的情緒去處理。
高壓的照顧環境,因劇團有了轉變
「特有種劇團」成立於 2016 年,創辦人為「SHOW 影劇團」團長/藝術總監陳義翔,畢業於國立臺灣藝術大學藝術與人文教學研究所碩士,在接觸社區劇場時,認識了家庭照顧者這樣的族群,了解到有些資深家照者已經照顧了 9、10 年,身心負荷已非常龐大,陳義翔希望透過表演藝術的方式帶領家照者提升精神生活,抒發內心壓力,減少悲劇的發生。
前期,透過社工學生的幫助下與想協助家照者的心,陳義翔教導家照者的方式是以家照者利用日常照料的經歷寫成故事,可以是以改編的形式呈現,化為劇本,扮演他們的生命故事,但有劇本就會需要背台詞,這樣一來會花上很多時間與心力,對於已深處繁忙工作環境的家照者又會是一項負擔,所以,陳義翔開始思考,要如何舒緩家照者的壓力,但同時又能以戲劇表演的行式進行;聯繫到了怡德老人長期照顧中心,得到了場地的幫助與社工人員幫忙招募家照者,並著手進行改照「特有種劇團」計畫。
後來,陳義翔想到能以即興劇的方式執行,即興劇以不同短篇形式演出為主,各形式演出約 6 分鐘。
以紙條形式來說,觀眾會提供一句話寫在紙條上,要如何表演呈現都可自己決定,不受限制,所以也沒有背台詞的壓力,即興開始時,演員會抽一張紙條,紙條內容就是演員的第一句台詞,演員即興演出,演出過程中會隨時再抽出紙條成為台詞,並且需將台詞與劇情合理化,待時機一到,即興導演則會按鈴結束演出,因每個人出的題目都不同,也會有出乎意料的內容,所以也挑戰演員即興合作且合理化事情的能力,通過訓練便能演出娛樂性高的即興劇。
透過這樣的遊戲過程能讓家照者專注在當下,忘記照料的壓力,看見事件的本質,降低負面的情緒,也較會以正向的情緒面對照料上的大小事。
特有種劇團目前還在沒有明確的分工模式,皆是以即興發揮表演為主,而聚會形式今年因疫情因素,目前 6 團中只有桃園「寬福團」有約一個月一次的即興劇練習,培訓方式是以即興遊戲來進行,但重點會在了解即興遊戲背後的道理,使家照者察覺、理解與應用在生活中,然後團員們會在工作坊或是 LINE 群組中分享應用在生活的案例,特有種劇團也曾在、桃園市政府文化局演藝廳等地方進行演出過。
即興劇不但無劇本又能以遊戲方式學習,且透過即興劇中的「擁抱意外,讚頌失敗」訓練能幫助家照者能專注看待當下的事件,在這樣的思維下,就比較不會冒出其他負面的情緒、想法,像是許多家照者在餵食被照顧者時,會先預想一定很難餵或等下一定會出狀況,這樣預設立場的想法,容易造成心情上的不適,課堂上一起起探討即興劇背後的智慧,應用在生活當中,即興劇中有「擁抱意外,讚頌失敗」的想法,透過遊戲的時候,一起雙手舉超過頭,下巴微微上揚,大聲喊出「耶」,這樣的方式可改變家照者的情緒狀態,這樣的過程能讓家照者學習到「專注當下,不設立場」的思想,以正面、鼓勵的態度面對困境,提升容忍的能力,發展出創造力人格特質。
其中一個因即興劇改變的案例是劇團的一位奶奶,他的先生因罹患失智症,大小便都需要奶奶幫助,以往,她的先生上完廁所就會喊叫來幫忙,奶奶就會立刻去處理,在經過即興劇中的「擁抱意外,讚頌失敗」學習後,奶奶改變了思維原本隨喊隨到的行為,當先生喊叫時,會先說「你很棒喔,你等我一下喔」改以鼓勵的方式回應,沒想到,當奶奶要去處理時,發現先生竟然自己處理好了,經由在即興劇工作坊的上課期間,她與先生的互動有了正向的轉變。
陳義翔意識到,當家照者透過即興劇「擁抱意外,讚頌失敗」課程,學到不讓多餘的想法,干擾當下的情緒,提升了自我的精神品質,身心狀態得到平衡,回到家也較會以正能量的情緒面對被照顧者,即使被照顧者是失智,但感受到被尊重的態度,接下來的行為也較會朝正面去發展。
家照者因表演藝術的轉變
家庭照顧者所面臨的壓力也不僅限於日常的照料上,親友的建議也會在無形中造成家照者的心理壓力,像是在照顧時,大家出於一片好心的說「哎你很辛苦啊,我跟你講應該要怎麼做比較好,然後我聽你這樣講,這樣不行,應該要怎麼樣」,種種的壓力時常讓家照者喘不過氣,陳義翔也教導排解壓力的課程,如學習講火星話,就是隨意亂說話,以趣味的方式表達各自的情緒。
劇團中的一位家照者媽媽,她的兒子是自閉症患者,有時候在溝通上沒辦法正確表達,會開始胡言亂語般講話,而那位媽媽上完課後,從以往的不知道如何溝通,轉變為也以火星話回應他兒子,結果她兒子也笑了出來,整體的氣氛也就變良好,透過這樣非正式的口語表達,也舒緩了兩人原先緊張的關係。
陳義翔也分享到特有種劇團還有所謂的畢業照顧者,畢業照顧者意指被照顧者已經去逝或康復,不需再被照顧,畢業照顧者可回到職場上工作,有的畢業照顧者會轉職成為居家服務員,但在當居服員的過程中,常常都像是在看一齣悲劇,如一對老夫婦住一起,但兩人皆失智,忘記彼此,居服員看到此狀,難免會感到心情低落。
但加入劇團後,學習到了即興劇「沒有劇本、隨時保持彈性」的特性,融入照顧工作中,劇情往往都會朝向喜劇的路線發展,也因即興創作的特性,容易激發創造力、想像力,畢業照顧者會將即興劇中學到的道理應用在照顧工作上,當看見兩夫妻毫無互動的情況,畢業照顧者/居服員會詢問彼此認不認識,夫妻兩人總是回答:「不認識」,接者,畢業照顧者/居服員會說:「我介紹一個人給你認識當朋友好不好?」並將兩人連結起來,產生互動,即使彼此遺忘了對方,可是藉由工作就像是一個即興劇,讓他們重新去認識彼此,照顧工作上也變得有趣,負面的情緒也會減少了許多。
認識文化平權,表演藝術與社福結合
剛創立「特有種劇團」時,陳義翔面對到政府單位的質疑說:「你們是藝術團體,怎麼會拿社福的錢去做藝文的事? 」,這讓陳義翔團長有些困惑,他認為藝術能與教育結合,相對的也可以與社會福利融合,利用表演藝術去幫助社會弱勢族群是有成效的,各領域應雙向溝通,多元發展,才能夠真正幫助到社會。
所以陳義翔也努力推動文化平權的概念,不論是哪種人,都有權利去接觸、參與藝文活動,後來,陳義翔親自去找議員提方案,讓議員去了解這項議題,這也促使特有種劇團在工作坊進行時獲得了免費的場地,同時也希望能利用政府單位的力量,推廣文化平權這樣的概念,讓到大眾能更關注這項社會議題。
陳義翔也計畫著「特有種劇團」未來的藍圖,他希望能與在地社福單位結合,在各個地區都設立「特有種劇團」,如新莊團、中壢團,然後聯合舉辦活動,譬如說全國性特有種即興劇比賽,連結各地區的家照者,讓他們能互相交流,陳義翔團長也說到:「勝負不是重點,而是大家活在那個當下的那種享受,那這樣的社會議題我相信也可以被更多人看見與關注。」
採訪側記
剛開始找到特有種劇團時,不太了解裡面家照者的意思,透過這次的採訪,才更深入的了解到家照者的意思,還有他們會所面臨到的困境,聽完團長的分享了解到原來表演藝術可以讓我們改變思維,讓脾氣更好,進而去影響到更多人,家照者透過戲劇演出的過程也大大的改變原有的思想,在照料的過程上也會更加順利,即使不順利,也不會太過在意,讓自己的情緒低落,能利用戲劇起到正向轉變,我認為是很棒的一件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