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hoto Credit: Arthur Yeti on UnsplashPhoto Credit: Arthur Yeti on Unsplash
生命力新聞/記者李偉皓、楊婷婷
宜蘭友善耕作代言人賴青松和楊文全組成的「倆佰甲」團隊,在宜蘭員山鄉深耕多年,越來越多新興農夫往此聚集,但是缺乏農業知識和在地人脈基礎,新農很難單打獨鬥,為了幫助新農快速融入宜蘭土地,陳幸延發起的小農應援團因應而生。

體悟農村人力寶貴 小農應援理念萌生

倆佰甲團隊在深溝村已經深耕 10 年,幫助許多新農熟悉環境,也提供心靈陪伴,讓在地老農和新農能夠彼此熟悉,解決新農租地困難,目標是讓整個蘭陽平原都從事友善耕作,成為新農的育成場。相較於政府僵硬的法規,倆佰甲提供一個彈性的平台,讓對農業有興趣的人得到機會,經營自己的田地和品牌。
77 年次的陳幸延畢業於聖約翰科技大學資訊系,從小在南投水里生長的他,對自然環境十分嚮往。在資訊工程單位工作一兩年後,不習慣在辦公室的生活,便決定轉換跑道,進入農業生活。辭去工作後,他決定定居宜蘭,不熟悉農事的他,從租地、播種、插秧、收成,一樣一樣從頭學起。透過倆佰甲的引介,和在地小農謝佳玲的幫助下,他開始到處無薪幫工,學習農耕技術並認識村民。
「一開始只是因為自己想學習,到處看之後才發現,原來人力在農村是一件寶貴的事。」陳幸延開始找了幾個志同道合的小農,用互相換工的方式,有空的時間就到別人田裡幫忙,發現互相幫助的模式能讓農務更有效率,因此萌生建立小農應援團的念頭。
(陳幸延剛進入農業領域,找不到學習管道的經驗,決定創立小農應援團幫助更多新農。來源:李偉皓)
(陳幸延剛進入農業領域,找不到學習管道的經驗,決定創立小農應援團幫助更多新農。來源:李偉皓

農業政策捨本逐末 缺工問題難以解決

當友善耕作的小農越來越多,政府提出許多政策想要幫助農業,為他們設立農業改良場、提供農業諮詢,同時補助機器和溫室,但是陳幸延認為「科技無論再發達,只會讓耕作面積越來越擴大,人力資源還是沒有得到滿足,小農不可能單打獨鬥」。
「缺工問題都火燒屁股了,還談什麼增加農業產值?」陳幸延表示,由於農業缺工嚴重,許多農民都希望政府能開放外籍移工解決問題。而農委會在 2016 年初推動「新農業創新推動方案」,旨在推廣穩定產銷的溫室栽培法,提升農業行銷能力,但農民期望的外籍移工議題卻在農委會卡關了,政策推動與現實需求背道而馳。
除了缺工的問題,陳幸延認為民間團體比政府更適合擔任媒合的角色,「政府跟在地農友並不那麼親近,農務士和農友個性不一定契合。」他相信透過第三方的力量尋找人力,會比等待政府幫助來得更有效率,「因為我們跟農友比較熟,知道農友需要的是什麼」,小農應援團就此成形。
(幾百坪的田地,只由一位農民耕種,心有餘而力不足。來源:李偉皓)
(幾百坪的田地,只由一位農民耕種,心有餘而力不足。來源:李偉皓

推動小農應援團 謝佳玲不遺餘力

謝佳玲是小農應援團成員之一,也是目前社團運作的主要推手。她負責盤點新農需要的人手,再媒合對種田有興趣的「援農」,實際下田幫忙,提供機會和平台,讓許多對農業有興趣,卻不知道從何做起的新手一個學習管道。藉由成立臉書粉絲團,吸引想要體驗農村生活的人真正走進農田,和農夫交朋友之餘,也彌補農村勞力的不足。
謝佳玲坦言,媒合的工作並不容易,每次下田體驗課程前,她往往要花課程 3 倍以上的時間設計行程、準備器材和與小農溝通協調,「以農事而言,天候會讓預計的工作節奏不斷變化,敲定的行程常在前一天改變。」除了行前的準備,活動結束後也要花時間檢討。「但這個就是我的挑戰」,對謝佳玲而言,看見參與的學員在體驗前後表情從無感到興奮的轉變,就是促使她保有能量持續做下去的動力。
(缺工問題迫在眉睫,小農應援團的出現,提供解決之道。來源:謝佳玲)
(缺工問題迫在眉睫,小農應援團的出現,提供解決之道。來源:謝佳玲

結合大學體驗課程 引領學生認識農業

過了春夏的農忙時期,冬季休耕時,農夫可以自由安排想做的事,但是謝佳玲並沒有閒下來,透過小農應援團舉辦許多一次性課程,例如:教導北區新世界領袖培育營的高中生耕田、採收洛神花──南澳自然田、溪南小小農等等;也會參加講座,例如「你和農業的一百種關係」講座、「農這條路」鄉村農業體驗講座等,除了宣傳小農應援團的理念,她也學習農業新知識,隨時更新小農應援團資訊。目前則擔任台大生物產業傳播暨發展學系「鄉村農業體驗」課程助教、輔大社會企業學程業界講師。
除了結合校園課程外,小農應援團也會開放打工換宿的名額,換宿時間最少需要兩個星期,才符合農友們花時間教學的成本,提供農友有效率的幫助。清大原子科學院學士班學生在大一時一次打工換宿的經驗,讓她喜歡上了種田的感覺,「種田能讓我感覺逃離原本的生活,重新充電」,持續兩年半的農忙時期她都會前來幫忙,偶爾還會帶同學一同體驗,成為小農們得力的助手。
(清大學生蘇子珊(右)幫忙小農阿何(左)耕田,體驗農業生活的辛苦。來源:李偉皓)
(清大學生蘇子珊(右)幫忙小農阿何(左)耕田,體驗農業生活的辛苦。來源:李偉皓

和農夫們交朋友 開啟農業新模式

在深溝村群聚的小農 90% 以上來自宜蘭以外的地區,大多數來自台灣各縣市,少數來自國外,成員過去的社會經驗幾乎都來自都市,很少有親自下田耕作過的。
來自香港的小農阿何,因為厭倦原本的都市生活,毅然決然脫離舒適圈飛往台灣,人生地不熟的她來到了宜蘭深溝村,深深被農村生活吸引,喜歡上這種不受拘受的生活。透過許多農民的協助成功學會種田,至今已有 4 年的經驗,現在阿何和小農應援團有密切合作,除了享受和其它小農交流的時光,也常常請有興趣的學生來田裡幫忙,耐心的花時間教學,讓更多人體會到務農的樂趣和辛苦。
小農應援團除了填補人力空缺,讓農忙時期更有效率,對小農而言,還可以藉由這個機會到別人田裡看看,互相參考田區操作。「在農務過程中互相陪伴,會輕鬆很多。」
小農陳祥豪認為,小農應援團的理念,很像前幾年美濃推行的「交耕」制度。「今天我到你田裡幫忙,哪天換你到我田裡幫忙」,一種不建立在金錢上的橫向交流,讓新農不用再單打獨鬥,同時也能集眾人之智慧,激盪出更多農業新方向。
(小農們互相幫忙的過程中交流經驗,除了拉近彼此情感,也能產生更多新想法。攝影:李偉皓)
(小農們互相幫忙的過程中交流經驗,除了拉近彼此情感,也能產生更多新想法。攝影:李偉皓

採訪側記

實際換上農襪、戴上斗笠,踩進水田裡插秧、抓福壽螺,我們才做不到一小時便覺得腰酸背痛,難以想像農民們常常頂著大太陽,在農田裡工作一整天有多辛苦。午餐時間和農友們一起坐在田邊吃飯,聽他們聊著各自田裡的插秧進度,感受到人與人之間的情感交流其實很簡單,在深溝村保留了滿滿的人情味,不管世代再怎麼進步,人與人之間的情感交流才是一切的根本。
全文轉載自生命力新聞,原文標題:小農應援團出擊 突破農業人力困境

文章標籤

  • 生命力新聞:觸發社會創新

    生命力新聞:觸發社會創新

    《生命力新聞》創刊於1997年,是輔仁大學新聞傳播學系的教學實驗媒體,致力於報導社會創新故事,也就是用新觀念、新策略、新組織、新科技來解決社會問題的實踐範例。新聞網站:http://www.vita.tw。粉絲專頁:http://goo.gl/st2ww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