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合報/記者黃義書(2016年9月16日)
「這鍋油飯用的是什麼米?」有人邊吃邊問小農美橋阿姨。不待阿姨回答,已經有人搶答:長糯。 八月二十八日,宜蘭深溝「慢島直賣所」開張後第十一天,直賣所的小農們首次聚餐閒聊。
在這場一人一菜的餐會中,小農們使出渾身解數,以自種的食材做出一道道自家「手路菜」(台語家常菜之意)。「這是秋葵炒蛋,用我種的黃秋葵做的」;「嚐嚐看我們自製的芋圓......」,不少與會的小農是首次見面。從小在宜蘭長大的楊永新,煮了一大鍋的「豆腐乳鯖魚湯」,和大家分享道地的宜蘭味,直說這便是從小嚐慣的味道。
公共衛生科系畢業、曾在網路公司上班的「慢島直賣所」所長黃郁穎說,「慢島直賣所」 是由「小間書菜」的蔬菜販賣部轉型而成的共同商店;提供空間讓友善農友直接販售所生產的農產品、加工品。農友必須自行上架、訂價以及補貨,直賣所則協助行銷與販售。
每位受邀上架的農友,黃郁穎都會親自探訪他們的農園及加工場所,了解種植方式,並將調察結果,誠實的標示在貨架上,供消費者參考。
黃郁穎表示,「慢島直賣所」架上的說明有三部分,首先是「農友介紹」,讓大家很快的對農友有所了解;再來是「誠實標示」載明是否使用農藥、除草劑及化學肥料,用了何種有機肥料。讓產、銷間建立信任感,消費者也能了解農作物是怎麼種出來的。
最後是農家引以自豪的「手路菜」,小農對自種的農作物,都有獨道的烹飪方式與傳統的吃法,他們提供的食譜,讓消費者可以順道把農村味帶回家;就算本來不知如何料理,買了這些菜也不用擔心。
除此,標示上也會有農友的聯絡方式,消費者若有興趣,便可與農友直接聯絡,以進一步了解農作的生產。藉此拉近產、消間的距離,讓大家不只是吃東西,而是更貼近農民與生產的土地。小農用誠實、信任及監督,維繫「慢島直賣所」的形象品牌。
農友們常因「惜情」,彼此不知如何買、賣自己種的菜 。「慢島直賣所」提供的平台,剛好讓小農彼此交流與觀摩學習。
黃郁穎說,農友將自己「吃剩」的農產拿到直賣所來賣,就算是一根辣椒也可以。萬一這個「剩菜」快不行了,就會通知農友取回。隔日若沒有拿走,便送到隔壁的農民食堂,讓大家吃掉,避免浪費。
「慢島直賣所」供應當季農產,賣完為止,新鮮又限量。少量、多樣、多形態,意外成為直賣所的特色之一。「比如前幾天燕華姐帶了三盒鹹鴨蛋來,一早賣完就沒了!」 黃郁穎說, 鹹蛋就這麼多,鴨子還沒生蛋、沒醃好,就是很限量。
專門報導深溝新聞的fb社群 「田文社」社長over,本身也是小農。在她的南瓜園採集了約一百公克左右的南瓜芽,標價15元,十五分鐘內就被買走了。黃郁穎笑說:「我們都躲在隔壁偷看,很驚訝真的有人買!」
來自五結的小農呂燕華說,種植的農作物多樣化、產量本來就少,更重要的是自己也要吃,其餘再拿出來賣。以前沒有「慢島直賣所」,只好拜託朋友吃,大家吃久了也會怕。
「慢島」顧名思義,是一個很慢的島嶼,來到店裡就要慢下來,「slow down」,黃郁穎說。「『慢』就像農夫和環境之間的關係,慢下來讓心靈沈澱,才能觀察這些作物的生長;也是一種生活模式,慢下來,就會發現身邊環境的改變。」
「慢島直賣所」 的幕後操盤手:「倆佰甲」大頭目楊文全說,「慢島」表面看來像「小間書菜2.0」,但其實是「倆佰甲2.0」,因為「倆佰甲」是以創新的方式來育成新農民,培養新農夫。而「慢島直賣所」主要就是協助友善耕種的小農,也解決「倆佰甲」內部的需求。
「像我種了二百多棵的玉米,賣給誰?怎麼賣?送人都難。」楊文全說。剛開始種菜的小農沒有產量,無法進賣場,「慢島直賣所」正好可幫忙銷售 ,成為育成新小農的平台;也是協助農民育成新品項的實驗場所。這完全符合「倆佰甲」成立的初衷,也突破「倆佰甲」現在的規模與範圍。
楊文全說,接下來還會有「農友上菜」,將邀請「慢島直賣所」的小農辦桌,拿出「手路菜」對外營業 。因為每位農友都有各自的農家拿手料理,不但可以打響小農們的知名度,也能與來吃的消費者建立關係。
慢島直賣所地址:宜蘭縣員山鄉深溝村尚深路124號。電話:03-922-0781。營業時間:周三~周日,10:00~17:30。網址:https://www.facebook.com/slowdownisland/?fref=ts
全文轉載自聯合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