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買米不用錢,而是用糧票」:水花園市集用創新產銷方式,復興米食文化
據近年農委會糧食供需年報,台灣人均食用米公斤數,相較20年前整整少了四分之一 。
文:黃培陞
如果你曾觀賞過《太陽的孩子》,這部改編自花蓮港口部落復育「海稻米」真實故事的電影,肯定忘不了壯闊太平洋一旁,那片黃澄澄稻米隨著海風吹拂搖擺的美景。而真實場景裡,這塊地經歷多年休耕,在返鄉阿美族女子舒米如妮的堅持下採用友善農法復育,造就了如此特別的有機「海稻米」。
然而據近年農委會糧食供需年報,台灣人均食用米公斤數相較20年前整整少了四分之一,顯示台灣人食用米的意願越降越低,在需求減少的情況下,小農該如何應對?
有鑑於此,水花園有機農夫市集,串連了推廣食農教育的主婦聯盟、合璞農學市集、友善食材餐廳呷米共食廚房、有機耕作稻農們、台大農藝系教授等數十名各方代表,齊聚一堂發起「米食文化復興運動」。
(當天記者會所展示的糧票。來源:社企流)
(當天記者會所展示的糧票。來源:社企流

以創新產銷模式「糧票制」,重新看見食物價值

「米食文化復興運動」的第一步,是促進消費者進一步思考農產品與人的關係,水花園農夫市集召集人林柏虎表示,以往消費者只願意計算一斤有機米值多少錢,但往往卻忽略了有機農法的不易,價格無法如實反映出農民因減少環境負擔,而必須承擔產量少或賣相不佳等額外風險。
因此水花園農夫市集於九月份,正式推出創新的產銷方式:「糧票」。糧票制度下,風險由消費者和生產者共同承擔。例如,消費者一口價買下糧票,但其拿到的農產品,會隨著氣候風險、耕法改變、品種替換而有所不同。「可能以前是越光米、現在則是另一個米種;可能換了農法、這期氣候的狀況改變產量銳減;也可能產量多了農夫開心再加一包黑米給你。」他說。
至於消費者若要購買糧票,市集並不限制購買的數量,但要注意的是,糧票的單價隨各農場的米種不同,而有不同計價方式。
林柏虎表示,糧票打算從水花園市集推廣起,最後再與其他市集合作,形成「社區支持型農業」(註一),共同打造不再以金錢為唯一消費準則的天地。(同場加映:埔頂國小「有樂米」 凝聚社區與學校

每人都是社區支持型農業(CSA)的一環

然而,米食文化復興運動,並非只靠市集單一方就可以完成。林柏虎回顧2011年推動的「花谷101計畫」,起初他說服生產者採友善農法,卻被他們所吐槽,後來漸漸體悟到,其實重點在於如何讓都市人看見產地的原始樣貌。多年後,他善用此段社群經驗,與幾位農夫成立水花園市集,試圖建立起消費者與生產者之間的支持連結。
談起市集之於生產端與消費端的關係建立,花蓮鳥居農場主人徐明堂形容:「那些來體驗的遊客都會問,你的稻田怎麼有這麼多草?別人的都沒有。」徐先生說這是因為自己沒撒農藥,但這些一般人不知道的細節,卻是有機農耕的真實樣貌。唯有透過市集宣傳,搭起生產者與消費者的橋樑,才有可能促成與彼此間的「食農教育」。
(主持人林柏虎,講述米食文化復興的概念。來源:社企流)
(主持人林柏虎,講述米食文化復興的概念。來源:社企流

糧票只是方式,重點在於納入每位認同友善農法的人

不只「糧票」,宜蘭友善農耕代言人賴青松,數年前也曾以在插秧之前邀請朋友「做穀東」,一同替農民共同承擔風險。誠如水花園農夫市集於新聞稿指出,期待透過這次的米食復興運動建立起穩定模式,將有志一同的人串連在一起,而後完整形塑一個生生不息的社群循環。
註一:社區支持型農業(CSA, Community Supported-Agriculture):農民與鄰近地區人們之間的連結。生產者與消費者之間,產生彼此的承諾與信任:農民提供消費者產品,消費者以實際購買行動支持農民,甚至共同分擔潛在的耕作風險與收成。
核稿編輯:林冠吟
 

文章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