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張簡如閔/圖:棉樂悅事
「本月社企」為社企流編輯室其中一個撰寫主題,每個月會介紹一個具有社會創新性、獲利能力、與永續經營潛力的社會企業,除了分析該企業的社會創新模式外,也會較為深入地報導其在經營管理上的成功關鍵或面臨挑戰,希望讓讀者全方位認識一個社會企業。
人生的轉彎處,放手一搏的勇氣可以創造出什麼樣的人生風景?大學畢業即投入非營利組織的台灣七年級女生林念慈,在工作上接觸了許多國際發展、婦女衛教推廣的業務。2010年,念慈赴南印度生態村旅遊時,買了人生第一塊的布衛生棉,因而觸發她成立「棉樂悅事」工坊(Dharti Mata Sustainable workshop,尼泊爾文中大地母親之意)的念頭。
她將創業的想法寫入企業舉辦的「夢想資助計畫」之中,並於2011年獲得補助、在尼泊爾的樸門農場創立「棉樂悅事」工坊,藉由倡導女性製作、購買及使用布衛生棉這項產品,不僅讓在地農村婦女能夠從這個過程中有所覺醒與反思,也使月事──這原先許多人羞於討論、甚至曾在尼泊爾當地被視為禁忌的話題,成為女性正向看待與重視的人生課題。
扭轉月事迷思的布衛生棉
念慈指出,尼泊爾當地有百分之八十的農村婦女仍使用舊紗麗與舊布製成的布墊,常因清潔與衛生問題而產生感染與相關疾病。而台灣大多數女性經常使用的拋棄式衛生棉有90%是石化副產品,自然分解就需要300至500年。「拋棄式衛生棉往往不如棉製的布衛生棉透氣,對女生不一定好,」念慈表示,「棉樂悅事」推廣純棉製造、倡導乾淨、衛生,且具有公平貿易理念的布衛生棉,希望能改變大眾的消費習慣。透過這樣的的行動,有愈來愈多的人們開始對於月事有更深的認識並以正向的方式看待。
2012年,念慈辭去原本在NGO的工作,全心投入經營「棉樂悅事」。她表示,從在過去NGO工作習慣「給」的過程,要過渡到真正「賣」一件商品時需要調適。她說,早期製作出成品習慣很開心地送給別人,但今天要成為一個社會企業,勢必需要更多成本上的精算。她實地訪查尼泊爾當地一百多位的農村婦女,訂出了一個她們買得起且願意消費的價格,目前大約是一片衛生棉約1-2塊美金之間。
女性賦權 衛生與婦女力量的覺醒
「月經陪伴女性四十年的時間。若女性能在這段時間把自己照顧好,小改變造成的影響是很巨大的。」念慈表示,她之所以投入這個計畫,有一部分是希望能夠婦女更加了解自己、照顧好自己。此外,她也期望女性透過參與製造、購買與使用的過程,藉此追求女性賦權(women empowerment)的展現。
「一開始,有其中一位婦女來的時候頭低低的、很嬌羞,但之後漸漸開始有了自己的想法和主見。」念慈表示,在尼泊爾兩性非常不平等,女性經常不敢表達自我的意見。然而,透過陪伴、給予她們表現的機會,會發現許多女性們製作布衛生棉、接納了這個產品的想法之後,整個人開始變得不一樣了。透過這個工坊中訓練、考試,傳承給下一位員工技能的過程,她們開始變得有自信,覺得:「哇,我原來也可以教新的人!」
往返台灣尼泊爾 多種方式鞏固營運
經營「棉樂悅事」不僅是待在尼泊爾當地深耕,念慈每隔三個月左右就會回到台灣,建立更多的宣傳與通路。她表示,目前棉樂悅事製造的布衛生棉,除了賣給當地農村以外,也會依照世界各的物價水準不同,而銷往各的追求不同的訂價,目前,在當地農村、加德滿都、台灣、香港……等地,都有棉樂悅事的布衛生棉通路,讓國際上較高的價格能支應整個供應鏈的運作。
念慈也觀察到,台灣表面上看似一個開放討論多元議題的地方,然而對於月事,有許多人還是抱持著羞於討論的心態。因此,棉樂悅事在去年一整年開始在全台各地舉辦「布入尼國女兒心,布衛生棉創意展」,在咖啡廳將布衛生棉從天花板垂吊下來,讓布衛生棉大剌剌地展示在眾人面前,讓大家不僅能摸到這項「神秘的網路商品」,同時也增加在公共場合討論的機會。
青年創業 必須被自己的想法感動
念慈回憶從大學畢業後投入職場,直到創立「棉樂悅事」之前的七年時光,她認為這是一段很長的時間。動心起念創業,是她對於自身狀態的調整,並將過去工作、旅行裡的想法,化為具體的行動。
從無到有的創業過程中,念慈認為最重要的是必須釐清自己的真正想做的事,她認真地表示:「必須被自己的想法感動。」回憶寫計劃書時的過程,她說:「當時我感覺,若不去做這件事,我會感到非常痛苦。寫計畫書時,我寫到莫名其妙地落淚。」
念慈認為,一但決定投入,就直接去做了。「不用等到去學理財、想很多之後才開始,當時我連縫紉機都不會用。」透過邊做邊看、與婦女一起學習的過程,她一步步的在喜馬拉雅山腳下的農場,縫紉出屬於她和許多農村婦女的一片天空。
延伸閱讀
- 老園丁的綠園:用商業力量帶動女性賦權─棉樂悅事工作坊
- 棉樂悅事Facebook 粉絲專頁
- 網氏/罔市女性電子報專欄:棉樂悅事在尼泊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