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梁凱芸 / 圖:2021社會企業
從28歲設立生活智庫法律諮詢平台的第一次創業、小林村重建協會到2021社會企業(以下簡稱2021),橫跨營利、非營利,最後成立社會企業,創辦人─蔡松諭先生認為這是他人生所有智慧與經驗的集大成。訪談中,我們似乎都一起回到那一年、那一夜發生莫拉克風災的小林村,看到許多人對生命的絕望,慢慢的,想帶大家走出來的意念更堅定許多,直到2013年創辦2021社會企業,我們發覺,唯有改變才有重生的希望與機會。
問:歷經前兩次人生轉折到現在設立2021社會企業的心路歷程?
答:莫拉克風災三周年時,我就打算離開協會並卸下會長身分,剛好也獲得莫拉克民間貢獻獎,覺得這是個圓滿的結束。不過,因緣際會下,我認識了百佳泰公司簡添旭董事長,及一批他於2002年收購且釀了十年的小林村梅子製成的「老梅膏」,在他的支持下,為了延續重建工作的成果,及因應政府與民間補助逐漸退場,以重建協會(非營利組織)為主體發展產業的形態勢必要轉型才有永續發展的機會,因此催生了2021社會企業。另外,我過去在台北創業的經驗,加上回到家鄉成立重建協會,兩次重要的轉折,讓我體悟到創辦社會企業或許是最好的方式,因為可以利用企業的組織與營利特質來達成非營利組織的公益目的,賺了錢再投入社會企業經營,繼而生生不息創造出更多經濟效益和就業機會,這也是2021重要的經營理念。
問:老梅產品是如何發展的?而要成為具競爭力的好產品條件有哪些?
答:好的產品必須與土地有連結且具故事性!當時日光小林(亦稱為小林二村)的居民和協會不斷地找尋能重建當地產業的產品,但一直沒有結果,造成我們品牌往往比產品紅,消費者往往認得日光小林品牌卻說不出我們賣什麼產品(笑)!直到後來遇到簡董,才發覺以為已經絕跡的小林梅還在,而且蛻變成產品效益更高的「老梅膏」,不在是低廉的蜜餞原料。過去,位於高雄縣的台20、21線是台灣重要的青梅產區,但長期因收購價格不穩、交通問題導致運輸不易的狀況,讓這裡的青梅早已失去經濟價值。因此,現在我們才能看到生命力旺盛的青梅遍佈山野,沒有人會刻意去噴灑農藥與除草劑,而在不施化學肥料與生長激素的自然農法栽種下,讓我們願意以公平、合理的價格收購無毒且健康的青梅,加上移轉日本和歌山買斷的醃梅技術,輔導當地梅農進行鹽漬梅胚,並研發加值產品或作為原料,賦予陳釀老梅高價值與具經濟性,擁有獨特專利技術與「先陳釀十年」的時間門檻更是建立其他競爭者的進入障礙。
此外,鹼性梅子有健康養生的特性,尤其現在外食族居多,身體早已呈酸性體質,容易罹患癌症、高血壓等疾病,因此在目前市場中尚未出現類似產品的情況下,老梅系列產品有絕對的差異化和競爭優勢。
問:如何建構2021社會企業的行銷策略及銷售通路?
答:除了我與簡董的討論決策外,很多重建時期認識的好朋友都是影響與幫助我們行銷策略及通路的貴人,大家除了介紹通路外,每一位都是2021的義務代言人,隨時可以將自身經驗和感動分享給親朋好友,經由口耳相傳,達到加乘渲染力,這是最好的行銷方式。其他,經由許多媒體報導、廣播節目和演講邀約,我都會盡力把握每次與大眾、消費者接觸的機會。
銷售通路方面,我們透過企業認購以及與「豆油伯」、「呷百二洋菓子」等品牌合作,選擇理念相同的企業,堅持生產天然無毒的產品,吸引重視健康及願意花較高價格購買健康食品的消費者上門,也是培養2021品牌忠誠度的機會,之後陸續在全省誠品、HOLA及百貨公司都可以看到我們的產品。還有與速食業、糕餅業合作,研發老梅系列產品或料理,提供烹飪和飲食上的另一種選擇,我們想要不只帶動友善的倫理消費,還能改變大眾的飲食習慣,從吃著手輕鬆中和體質。
問:從今年八月運作到現在,經營上的挑戰及未來發展目標?
答:像是行銷和銷售通路的建立都還在嘗試中,由於市場上沒有類似產品可以參考,定價時很難做決策。我們販賣成品也提供業者原料,看似雙管齊下可以串聯起整個梅子的供應鏈,但老梅產品是個新概念,尤其將醋和青梅混合的老梅膏,我們不確定接下來消費者及市場的接受度為何,不過老梅產品的健康美味及具鹼性養生的特性,如果慢慢的教育消費者應該是有成效的。
我們期望未來兩年能達到1600萬以上盈餘的目標,作為投入梅子廊道的產業建設,建置梅胚場及合作農場,將當地梅農聚在一起,整合生產系統化以擴大產能及提升管理效率,更能創造當地就業機會。
YK觀點:蔡先生創辦2021社會企業背後的故事及經歷的轉折,讓人非常感動及敬佩!他認為:「年輕人應該要用力體會生命中的每一刻」、「創業就要不怕失敗,過程中努力認真作就對了」。就如同他善於保握機會、廣結善緣,並真心對待每個人,因此當你想要做一件事時,全世界都會來幫你。創立社會企業除了要有熱忱及堅持外,如果能有一位「教練」的指導,傳承經營管理智慧及經驗,支持及相信你所作的事,會讓你在創業的道路上減少許多困難和挫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