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設計到社計的社會學想像(下)
文:陳東升教授(台灣大學社會學系)

三、 為什麼是現在談社會設計、談社會創新

設計、設計思考在最近二三十年受到相當高的重視,主要是人類社會希望追求更美好的生活,她們也慢慢瞭解有更美的產品、更舒適的服務,如果因為過度消費所造成的環境破壞、市場經濟大幅拓展造成的社會不平等、全球化使得不同文化理解差異而引發激烈衝突等問題,無法得到妥善的解決,生活仍是矛盾、衝突的。設計專業是提供最後的成品、最後一里的服務,當然也是非常有影響力,人們希望設計專業、或者利用設計的方法來幫忙解決她們所面對的問題。
我們修改設計專家Tim Brown討論設計思考提出的圖像,把商業可行性改為社會的支持與可行性,把技術的部分修正為知識與科技,那三個圓圈的交叉點就是社會創新。也就是說社會創新是應用知識(社會科學的知識),解決社會的問題,滿足公眾的需求,達到公共的利益,而操作的方法是得到社會資源、社會支持,而是可以推動。社會創新的具體落實,是透過社會設計。
前面的段落我們就已經談到社會創新、社會設計的目的,它是要滿足90%的人的需求,達到公共利益、社會福祉,也就是三圈圖左下角的那個圓圈,為什麼這個目的這麼重要呢?我們就用老人醫療與長期照顧當成一個例子來說明。我們推動研發智慧生活的銀髮族照顧科技,如果我們的目標是讓所有的銀髮族得到有尊嚴的照顧,那我們需要甚麼樣的技術呢?我們需要知道銀髮族需要什麼、更重要的是她們可以負擔甚麼樣的照顧模式、甚麼樣的科技?
簡單的說,台灣六十五歲以上的老人,每個月平均收入大約是13000元,扣除食衣住行基本需求,她還能支付在照顧和科技的費用很有限,太過昂貴的科技只能照顧少數經濟能力好的銀髮族。我們需要是以資深公民平均收入為出發點,研發出可負擔的、適當的科技,可負擔的長期照護模式。如果一個月需要三萬、四萬的機構照護、使用許多先進科技的老人照護,都不是90%台灣銀髮族可負擔的,因此社會不平等更趨嚴重,多數老人是無法過著有尊嚴的生活。
反過來說,如果是適當科技、適當照護模式,可以照顧到所有的老人,也可以節省老人照顧的財政支出。一個老人不需要花費三萬五千元一個月的費用,而是一萬三千元,台灣一年粗估可以省下一兆元,就是現在中央政府總預算的55%,可以減少每個人的稅賦負擔,更重要的減少工作人口、年輕世代的負擔,讓她們願意工作、可以扶養她們的子女,對於未來是樂觀、充滿希望的,這就是三圈圖最上面的那個社會可行性與永續性的圓圈。
其次,社會創新是應用適當知識和科技,也就是三圈圖右下角的圈圈所涵蓋的部分,這就包括解決問題所使用的方法,所以我們是要針對設計專業目前很普遍應用的使用者經驗、互動設計來提出一些思考。雖然這些方法在設計產品、設計服務是相當貢獻,改變過去獨尊設計者的做法,但是瞭解使用的限制。
一方面,使用者經驗這套方法是歸納法,許多問題不能只能使用者提供的意見當基礎,去思考解決問題的方案,而經常要搭配更有系統地對使用者行為邏輯、行為模式的研究。
我們就用麻省理工學院兩位經濟學家對於貧窮民眾的研究為例,她們探討人們在資源匱乏時的決策、行為邏輯,無論是誰,只要他處於貧窮狀態(脈絡),她都很高機會是短視近利,只關心當下可取得的利益或成果,對於一週、一個月之後可以得到更多的利益,她也不大願意節省現在的支出,投資長遠未來可以得到的好處。
一般貧窮家庭的家長,即便她可以節衣縮食籌措子女念中小學的費用,等小孩讀五六年書後,找到比較好的工作,就可以長遠的改善家庭經濟狀況。或者,貧窮民眾一定會去找醫生看可以短期治療好的急性病,但是要花長時期處理的慢性病就放著不治療,更有趣的是窮人找醫生,一定要看到打針、開很多藥的具體治療行為,所以更願意去找那些誇大治療動作的密醫、或民俗治療師。這裡的討論,並不是說設計專業者走出專業,廣泛了解一般公眾的需求和經驗不重要,但是我們要注意到這種方法的限制,很可能只看到表面的問題。
另一方面,互動設計雖然號稱是互動,但是問題已經是由設計者先設定了,使用者是在這個框架下提供回饋意見,對於複雜的社會問題是不夠的,應該讓參與討論的使用者可以自己參與定義問題,我們更有機會將眼光放在框架,而不是在既定框架下找解決方法。
我們就以審議民主理念下所發展出來公民會議的操作為例子。當公眾參與代理懷孕(或者一般人說的代理孕母)在台灣要不要開放的爭議,他們針對這個複雜的爭議,在對這個議題透過基本資料的閱讀和不同立場團體代表的說明後,慢慢形成要討論代理孕母是有償或無償的、領養制度是否可以取代代理懷孕等問題。經過公眾彼此討論、公眾和專家的對話,在議題是公民自主、了解不同立場專家與團體代表的意見,這些公眾提出一套有關法規內容擬定的建議。公民會議對社會問題的共同設計(co-design)是比較開放、對等、瞭解專業意見的操作,是一種共同參與的模式。

四、 結論

我們的社會面對許多重要的議題,許多社會學者希望面對及解決這些問題;另一方面,社會整體的趨勢對於設計、設計思考越來越重視,兩個領域的交流和合作是可能的。我認為設計不只是一種方法,而是一種視野(Perspective),所以和社會學交流,可以轉換焦點、轉換思考框架,從設計變成社計。更重要的是,社會學也因為轉換焦點,無論是透過社會運動對於不公平體制挑戰之後,或是在既有的環境下解決社會問題,瞭解到做出具體可行的成果或方案的重要性,讓兩個專業可以結合不同的知識技藝、一起合作,進行社會創新,具體解決社會的問題。

參考文獻

  • Brown, Tim. and J. Wyatt. 2010. "Design Thinking for Social Innovation." Stanford Social Innovation Review 8(2):28-35.
  • Dupas, Pascaline. 2012. " Short-run Subsidies and Long-Run Adoption of New Health Products: Evidence From a Field Experiment." Working Paper Series, Center for Global Effective Action,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 Papnek, Victor. 1971(1984). Design for the real world. 2nd ed. London: Thames and Hudson.
  • Meacham,  Jon. 2013. ” What Colleges Will Teach in 2025: America Must Resolve the Conflict Between Knowledge and Know-how.” Time 2013/Sep. 26.
  • Whiteley, N. 1993. Design for society. London: Reaktion Books.

文章標籤

  • 編輯室報告

    編輯室報告

    由社企流編輯搜羅整理台灣社會創新、永續相關的即時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