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陳宜萍、林梵音、金靖恩
各位社企流的讀者們大家好,為了讓大家能更快速、方便地了解社會企業每月大事,我們特別推出了「社企新聞懶人包」—由社企流的編輯群為你篩選近兩周來與社會企業相關的大小事,並依主題分類整理,讓你用短短時間就能迅速掌握每月社會企業的重要新聞!
本週第一個社企焦點為「友善弱勢」,我們分享了三則新聞,不論是捐助物資、購買愛心義賣禮盒、運用科技設計友善App等,都能對弱勢朋友們盡一份關懷。
第二個社企焦點「觀點分享」中,分享三則對於社企創業、公平貿易、社企與台灣文化這幾個方面的觀點與概念探討,協助我們對於公益和社會企業有更多思考。
最後是「社企新風潮」,讓我們看看最近在印度吹起的「海歸派」公益創業潮流,以及台灣行政院勞動部正要推展的「勞動創新園區」吧!
社企焦點1:友善弱勢
中秋禮盒銷售 業績創新高
2013.09.28 中國時報
高市社會局今年協助20個身障團體銷售秋節禮盒,業績創新高,銷售成果達1200萬元。高知名度喜憨兒、心路及今年剛加入中外餅舖等業績占近6成,表現亮眼。以喜憨兒為例,以社會企業模式運用推出「送愛到部落」方案,讓民眾購買中秋禮盒轉送給偏鄉學童,讓經濟困難的孩子也能溫暖過節。社會局表示,大團體可以藉著高知名度帶動銷售額,而其他小團體則必須有特色才能突圍。(詳細全文)
身障者訪查 友善好餐廳App獲獎
2013.09.24 自由時報
北市產發局舉辦「亞太創業競賽」,分為「創業新秀競賽」及「Open Data創意應用競賽」,其中「众社會企業」團隊結合雲端運算與行動服務,邀請身障者擔任特派員,實地訪查台北餐廳的無障礙環境,不僅提供他們一個有尊嚴的工作機會,也順利打造出「台北友善好餐廳App」,在「Open Data創意應用競賽」中奪冠。(詳細全文)
中市議長捐六十萬助食物銀行
2013.09.29 鉅亨網
社企焦點2:觀點分享
社會企業創業系列專欄之一
2013.09.28 新浪新聞
社會企業的核心是個非常簡單的理念:就是利用營利性企業來解決社會和環境問題。商業和投資只是工具,而如何利用工具,則取決於我們個人和社會。例如「TOM」s Shoes以消費者買一雙就送一雙鞋的方式,幫助在地球上某個角落裡沒錢買鞋的家庭能免費得到一雙鞋,他們靠著商業的力量達到了傳統透過捐贈或政府資源難以達成的效果,這就是社會企業的典型例子。當前,我們談論投資時經常只考慮錢來錢往,但投資其實也是可以改變世界的一種有力手段,因此,現在當我們做決策時,就需要開始謹慎考慮每項投資對於這個世界所產生的其他效應。(詳細全文)
新飲食標籤(2):公平貿易消弭不平消費者透過購買抗議市場失衡
2013.09.23 馬來西亞東方日報
本篇新聞詳細闡述了公平貿易的概念:公平貿易(FLO)是一個全球性的運動,賴於一系列的規則以確保生產者獲得公平的報酬、勞動者獲得應有的權力、以及環境得到保護,並倡議消費者以一個合理價格向貧窮國家的生產者購買貼有公平貿易標籤的商品。然而其概念遠遠超出簡單的經濟交易行為:不只是一次性的買賣,公平貿易的核心概念在於建立購買者與生產者之間的「長期夥伴關係」,目的是不依靠捐款者的援助,而是提供農夫、工人與他們的家庭一種「永續」的方法來改善生計。(詳細全文)
蘋論:社會企業改造台灣文化
2013.09.23 蘋果日報
近年來,台灣「社會企業」快速興起,有越來越多的年輕人以社企的道德價值為創業目標,成為一種社會經濟現象。這個嶄新的企業種類與傳統的商業企業最大差別在於價值和目的。社企的價值是社會關懷,以企業經營方式,達到解除弱勢困境的目的。未來,盼熱血青年的社企精神形成一道「青年加創新加社會企業=社會經濟」的方程式,創造下一波台灣經濟奇蹟。(詳細全文)
社企焦點3:社企新風潮
印度海歸派 用「公益創業」改造國家
2013.09.30 商業周刊
九月初,英國廣播公司(BBC)特寫五位印度創業先驅,多數都有一個共同特質:在大企業發跡,功成名就後轉身追尋自己信仰的職涯道路:公益創業。他們的行動包括為印度人提供數位身分證、研發環保材質的廉價衛生棉等,希望利用自己的教育背景與多年職場經驗,幫助家鄉脫貧,改善人們的生活。(詳細全文)
「勞創園區」就位 準備炒熱新風潮
2013.09.29 自由時報
行政院勞動部「勞動力發展創新中心」蓄勢待發,除已幫國內餐飲業推出「餐旅職能診斷系統」,也規劃完成國內第一個「勞動創新園區」。勞委會泰山職訓中心陸續推動的「勞動力發展創新論壇」,更透過串起NPO非營利組織的社會網絡、提升部落社會產業與經濟行動等方案,炒熱職場的新風潮。(詳細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