蘋論:社會企業改造台灣文化
蘋果日報(2013年9月23日)近年來,台灣「社會企業」快速興起,已成為一種社會經濟現象。這個嶄新的企業種類與傳統的商業企業最大差別在於價值和目的。社企的價值是社會關懷,目的不是追求利潤極大化,而是具體幫助社會弱勢民眾。然而手段卻相同,以企業經營方式,注重效率及生產力讓社企賺錢,否則無法達到解除弱勢困境目的。
吸引青年創新價值
《志工企業家》的作者柏恩斯坦引述一位志工企業家的話說:「只有在金錢能幫助人們解決問題、創造我理想所描繪的世界,金錢才有意義。」這股行善企業的暖風也吹進台灣,越來越多的年輕人以社企的道德價值為創業目標。
這種新型企業如果能成為全球的趨勢,將可改善資本主義的本質及運作方式,既創新營利,又具備社會責任感。勞委會職訓局長林三貴期盼熱血青年的社企精神可形成一道「青年加創新加社會企業=社會經濟」的方程式,創造下一波台灣經濟奇蹟。嚴長壽也呼籲社企必須整合人才、物資與金錢,但絕不能離開核心價值。易言之,社企要獲利也要熱情,缺一不可。
社企比商企更重要。很多國家經濟健全,但社會很病態。人們最迫切需要的是社會事業,像是醫療、教育、都市管理等,都可矯治社會的問題。但管理大師彼得.杜拉克警告說,許多小型非營利機構和社企嚴重管理不善,是因為誤以為善心可以移山。
盼能為政府注活水
那些人是社會企業家,不是商業企業家,美國很需要社會企業家改變社會,因此過去30多年裡成立了80多萬個社企及非營利機構。根據這個事實,美國未來出現的社會創新,將比過去多很多。
社企不是商企,要用不同的方式經營,其使命和產品必須被明確定義,而且要持續不斷地評估,最重要的是學習如何吸引和維持志工。志工的滿意度是用責任和成就來衡量,不是薪資。我們期待台灣青年的社企創業風能刺激社會創新,進而導致政治及政府創新。這個期待很務實,因為從多次公民社運的成熟度已可看出台灣公民社會的新面貌,足以跟上新科技帶來的下一個社會。最終我們希望新社會機制能改造台灣老舊的政府與政治文化,成為創新的政府。 
以上全文轉載自蘋果日報

文章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