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譯:簡佩吟
編按:原文作者為杜克大學商學院「社會創業促進中心」(Center for the Advancement of Social Entrepreneurship)兼任教授Paul Bloom。文章刊載於「哈佛商業評論」部落格。本文以作者第一人稱撰寫。
雖然大部分的社會企業家都渴望擴張企業規模,但並非每個企業都具備擴展條件。在「如何擴展社會企業」(How to Take a Social Venture to Scale)這篇文章中,我主張社會企業要能成功擴展,須先具備「SCALERS」等重要能力:適任職員(Staffing)、溝通(Communicating)、結盟(Alliance-Building)、遊說(Lobbying)、創造利潤(Earnings-Generation)、複製(Replicating)、刺激市場力量(Stimulating Market Forces)。在建立這些能力之前,社會企業家應先自問:我的企業真的準備好擴張了嗎?
擴張的第一步是發展有邏輯的擴展計畫,以社會創新領域的術語來說,就是周詳的「改變理論」(theory of change),或稱「邏輯模型」(logic model)。例如,一個創新的職訓計畫應釐清:為什麼學員要持續參與這項計畫、它如何幫助學員畢業後找到工作、它如何承諾學員獲得更好的生活品質等等。此外,有些不那麼直觀的周邊效益也應一併納入考量,例如推廣職訓計畫可能可降低社區的犯罪率,或是減緩藥物與酒精濫用的問題。周延的「改變理論」要考量投入要素、活動、成果、效益與影響評估等,成功的計畫可以為企業勾勒出未來的發展路徑。
完成計畫後的下一步就是證明該計畫可以被成功實踐。企業家應找尋客觀證據,指出計畫書裡設定的正面效益已成功達成,且證明這個成果完全來自於計畫本身,非由其他因素巧合引起。證明這一點並不容易,但一旦成功,將更容易說服投資者支持。
而有哪些證明方法呢?「隨機控制試驗」(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是一個絕佳工具。科學臨床上常使用這個方法測試藥物的有效性與安全性。參與測試的人們隨機被分成兩組,一組接受計畫相關實驗,另一則沒有接受任何處理,僅做為控制組比較,最後再對照兩組成果。但如果「隨機抽樣」、「控制實驗」的標準難以達成,企業家也可以進行比較簡易而經濟的研究,例如將背景相近的群體分成兩組,一組與加入計畫,另一則無。或是對同一批群體進行參與計畫前後的比較(before-after changes)。
假設你已經可以證明你的計畫帶來正面效應,接下來要考量的部分就是,你是否具備基本資源與能力進行組織擴張。你必須評估人力、社會、政治、財務、技術、資源等資本,以及進入市場的途徑,再分析這些項目裡有沒有任何一項有所不足,可能嚴重阻礙你的擴展計畫。同時也要記住前述的「SCALERS」,確定這些能力發展的程度與潛力。
有太多例子顯示,某些組織在維持小規模時運作良好,一旦進入擴張階段,發展就不如預期,這是因為它們沒有足夠的證據、資源與能力支持擴展。比較理想的做法是像美國匹茲堡的「曼卻斯特比威公司」(Manchester Bidwell Corporation)以及海地的「健康夥伴計畫」(Partners in Health)一樣,兩者皆先確認組織已在特定區域內發展成熟後,才逐步擴大。早在1968年,「曼卻斯特比威公司」已經成功在當地推行非常優秀的職訓計畫,但直到2003年有「國家藝術與科技中心」(National Center for Arts and Technology)的幫助,他們才實現擴張。而「健康夥伴計畫」則創立於1987年,致力愛滋與肺結核等疾病的治療推廣,該組織於1994年在秘魯設立姊妹組織,而直到2000年後,他們才累積足夠資本並確定可於其他地區維持高品質的健康服務,因此逐步於俄國與非洲擴展。
然而,這三個組織並沒有社會影響力評估報告證明其成效,也尚未能創造穩定的獲利能力,證明他們不需倚賴慈善捐款。相信只要能解決這些問題,他們就可以穩定的朝規模擴張的方向前進!
註一:youth-headed households通常指沒有25歲以上成人居住與提供照護的家戶。其多由幼童/青年與其年齡相仿的兄弟姊妹或親戚共同居住並相互照顧。在非 洲,愛滋病引發的高死亡率帶來了youth-headed households的問題。
資料來源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