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日報/楊珮玲(2014年3月20日)
對我而言,改變世界不是像一舉就能打倒祕密結社的壞人。需要的是靜靜地但紮實地做該做的事,一點一滴聚沙成塔。
被感謝的心情無比喜悅。例如做了病兒保育後,有人對我說「因為有了你們,我才有動力想生第三個小孩」。雖然說起來有點太直接,但當聽到這樣的聲音時,感覺做了病兒保育真是對的。─駒崎弘樹 (日本病兒保育企業「佛羅倫斯」(FLORENCE)創辦人)
一般二十歲出頭、單身也還未結婚的大學男生,對養育兒女相關的煩惱似乎離得很遠。
但對日本病兒保育企業「佛羅倫斯」(FLORENCE)創辦人兼代表駒崎弘樹來說,兩個幾乎湊巧發生在前後的事件,意外地衝擊他的心房,讓他決心放棄IT企業社長的路途,成為日本病兒保育事業的先驅,也在過去十年讓日本許許多多父母得以兼顧育兒和工作。
駒崎的母親原本從事保母工作。約十年前,有天駒崎從大學回到家,看到原本該出門去看小孩的母親卻待在家中。一問之下才知道,當天請媽媽去看小孩的雇主因為孩子有幾天發燒沒法去上班,竟然被其公司解雇。
大學生社長 想改善社會
幾乎在同一時期,駒崎看到一則新聞報導。一個單親媽媽的一歲小孩由於發燒,平時去的保育園拒絕讓孩子去上課,單親媽媽不上班就沒收入,但又找不到願意照顧她生病小孩的人,不得已只好帶著孩子把車停在她工作事務所的前面,讓孩子在車裡睡覺,她則趕忙去工作。沒想到孩子竟因在車內缺氧死亡。
哪個小孩不生病?為何母親要因為照顧生病的小孩被公司解雇?為何沒有人可以體諒或幫忙這些不得不去工作、沒法在家照顧生病小孩的父母? 這也太奇怪了吧?當時年輕的駒崎,心裡有股聲音一直告訴他,要去實際改變這個情形。
駒崎當時是大學生,但他從大二開始就參與IT企業的經營,幾個成功的案件讓他成為「大學生社長」,如果順著一般的道路,他畢業後可繼續IT企業的經營,等到公司上市,就有更豐厚的收入會進來。但他不知為何就覺得自己想做的事似乎不是這個方向,於是跑到山裡溫泉兩天思考未來,結論是自己想做「改善社會」的事。
剛好看到了這兩個事件,加上想為社會做些事的決心,駒崎將IT事業讓給學弟妹,畢業的同時成立了病兒照顧事業「佛羅倫斯」(FLORENCE),命名取自偉大的護士南丁格爾的部分名字(FIRST NAME)。經費主要來自會員費和實際使用的鐘點費。
佛羅倫斯雇用專業的病兒照顧者稱為「救援隊員」,救援隊員每周都接受持續新知訓練,同時和小兒科醫師密切合作,供救援隊員諮詢或視需要親自訪視病童。只要需要服務的父母在當天早上8點以前聯絡,它能百分百派員照顧生病的孩子,同時應需要也可以帶孩子去看病,之後在孩子家裡照顧到爸媽約定回來的時間為止。救援隊員在照顧同時會詳細記載病童病情變化,供父母參考。
救援部隊 照顧居家病兒
在初期成立的過程中,駒崎面臨過兩次極大的試煉。 第一次是他們一開始想採取建立病兒照顧專門設施,地方行政單位原也答應,但後來計畫在區長大力反對而夭折,讓他們一年來的辛苦全成泡影。
在他極感挫折之時,他向在他創業過程中一直擔任他良師益友(MENTOR)的日本「創新社區起業訓練」(ETIC)代表宮城治男請益,被他的一句話點醒,了解到建設施不是他的目的,解決病兒保育才是。從此轉換方向,往在宅病兒保育方向發展,終至成功。
另一大試煉是他們原本希望儘量減輕使用者負擔,將會費壓低,但成立第二年,看到首年度財務狀況他們就了解到不調升會費將無法營運下去。駒崎當時親自舉辦了多場詳細說明會,請會員務必全員參加。原本非常擔心會員會反對,但沒想到父母們的反應是他們願意支持組織的發展,調升會費不是問題。駒崎的直接溝通和透明化說明財務結構,都是重要助力。
扶持單親家庭 引起共鳴
但駒崎沒有忘記他當初想支援財務困難單親家庭的初衷。在調升一般會費的同時,他創立了多個「支援會員」模式,募集家庭或個人來贊助單親家庭病兒保育,讓其負擔減到最低,也引起許多共鳴。
2004年組織正式開始營運時收入僅有日圓1,800多萬元,快速成長到去年度的近5億2,000萬元(約新台幣1.7億元),1.2萬件以上的實際服務成績。駒崎也曾獲選為美國新聞周刊(NEWSWEEK)的「改變社會的社會『起業家』100人」。他並在2012年創立日本的病兒保育協會和全國小規模保育協會,致力擴大病兒保育在日本的發展。
(作者是專欄作家,曾長期旅日,現居美國。本專欄隔周四刊登)
全文轉載自經濟日報
誰說只有創業家才能改變世界?上班族就只能畫地自限?
別讓外在環境擋住你—只要帶著創新和創意,
辦公桌也可以成為改變社會的基地!
按此進活動網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