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都網(2013年9月2日)
生活小革命
台灣有一家麵包店老闆,大家都稱呼他為「施總兼」。一開始,我以為這頭銜的「兼」字是個錯別字,後來才了解他不只是「喜願麵包」的負責人,同時也是近年推動台灣本土小麥復育種植的重要推手和主要靈魂人物———施明煌先生,因為是「校長兼撞鐘」,什麼都要兼顧,所以自謙為「總兼」,很有童心和頑心,也使我對其所推動的「麥田狂想」計劃(一個可濟弱、助農又打動人心的社會企業),產生了莫大的興趣。
「我們能夠前進,是因為反省。」「施總兼」原本過著優越生活,在彰化一家機械工廠擔任副總經理,當時公司引進自動化機器設備與外籍勞工,以省下2毛錢成本,但這個決策卻使得長期與當地“喜樂保育院”一群身心受限之院生的合作計劃,被迫喊停。“一個人的工作價值怎麼會比不過那2毛錢呢?”這是他當下的疑問、納悶與反思。看著保育院院長為這些院生的未來出路發愁,於是,竟然脫口而出說:“要不然我們來做麵包好了。”
來年,把自己的奔馳車賣掉,向公司遞出辭呈,找朋友支持,開了這家麵包店,取名為「喜願行」。這個「行」字:有名詞,「很行」以及動詞「做夥逗陣行」正面意涵。「準備是為了迎接成功,不是為了對付失敗」的經營哲學,顯現了「施總兼」無可救藥的樂觀主義和浪漫主義的性格。因此,也不在乎開店的這一天,正好選在1999年4月1日(愚人節)了。不過,夠令人驚訝的是,一個對麵包完全外行的門外漢,如何能夠帶領一群身心受限的伙伴們,作出可以營生營銷的麵包。
「工作該去適應人,而非人去適應工作。」他觀察發現這群身心受限的伙伴面對愈單純的工作,愈能發揮他們的能力,甚至超越一般水平。於是,將生產流程重新拆解,讓一個夥伴只做一件事,並了解每一個同仁的特質,再將其放到適當的位置。麵包製作的每一個流程,一定會有三位一體的順序,如:麵團的分切作業,先由一個人取麵團、另一個人分切稱重,第三個人則揉麵成型,這些作業流程的「順序」,讓店裡的每位工作夥伴可以安心,亦可以發揮其工作價值和顯現自身角色的重要性。幫助身心受限者可以更穩當地工作,同時也能確保麵包製作的質量。由此更可感受到,雖然工業社會講求的是「分工」,一切以「數量」、「速率」為依歸,但落實在喜願麵包經營管理上,則充分是以人為主體的「合作」與「順序」。
「我們並不自稱庇護工廠,也從來沒拿補助,是踏踏實實的' 微型社會企業'。”換言之,這家麵包店在當地好似“小區中途之家”,接納身心受限人士,讓他們可以和原生家庭保有聯繫,而非一種機構式的照護隔離,如此一來,不僅多了一股小區共同照顧的力量,也讓家庭中的成員,有些喘息的時間和空間。
因此,「施總兼」並不認同有些僱用身心不便者的商家,把「身心障礙者」作為公關營銷的手法,直接或間接地把「人」當作一種銷售訴求。反而堅持作麵包、賣麵包的應該要強調的是麵包本身的質量與特色,而不是麵包製作者的個體差異。此外,店裡的麵包用純天然穀物、無添加任何化學物做成,試圖和坊間一般麵包店做出的產品區隔,提供人們健康的另一種選擇。
創業第四年,終於在宅配、以及台灣主婦聯盟消費合作社共同購買機制堅定支持之下,而達到損益平衡。
(作者係台灣政治大學公民社會暨地方治理研究中心創辦人與召集人)
以上全文轉引自南都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