擴大社會企業影響力 你需要績效衡量機制
編譯:蘇怜媛
編按:本文改寫自FSG總經理Greg Hills 和 Marc Pfitzer所撰寫之文章。FSG是一間非營利顧問公司,旨在幫助企業、非營利組織、政府部門以及慈善機構解決世界上最具挑戰性的社會議題。
欲發展成為具規模的社會企業,往往需要一套可以時時衡量績效的機制。因為唯有透過檢驗社會企業在社會及經濟上的影響力,並探討社會與經濟效益之間的關係,才能達到永續經營且規模化的目標。
但癥結點在於,目前為止仍然沒有一個普遍的標準能夠同時衡量社會和經濟效益。縱使Sustainability Accounting Standards Board正試圖訂定一套能夠衡量社會企業影響力的準則,以供投資人或利害關係人比較不同社會企業的表現,但這套準則衡量的精確度仍有待觀察;International Integrated Reporting Council正在擬定一套能夠讓公司申報能夠涵蓋財務、環境、社會以及管理的表現等「綜合報表(integrated reports)」的架構,但這項工作也在努力當中。
然而,即便真的出現了一套能有效衡量社會企業績效的標準,這對於執行「共享價值」策略的實質幫助到底有多大?
為了探討這個問題,我們團隊研究了許多成功藉由衡量標準,將共享價值規模化的企業,包括美鋁、可口可樂、微軟、洲際酒店、雀巢和諾和諾德等知名企業,並且歸納出四個階段。以下將以可口可樂在巴西的Coletivo專案為例,闡述將共享價值規模化的四階段,以及欲達成的兩大目標,一是提高低收入戶青年的就業率,二是加強公司的零售通路管道以及提升品牌形象。

1.鎖定社會議題

這個專案的首要任務是大規模檢視社會中尚未被滿足的需求,以及與商業連結的可能性,並找出解決社會議題的機會,它們必須能幫助公司提高收入或降低成本,接著再排列出這些方案的優先順序,最終選出一系列可套用「共享價值」的社會議題。
2008年,可口可樂花了六個月的時間,研究巴西中低階級的生活狀況後,並鎖定了一個核心社會議題:當地青年的失業問題。大部分的巴西年輕人因為缺乏技能及工作機會而找不到工作。可口可樂若是能教導當地年輕人工作技能,不但可以解決年輕人失業問題,還能夠提升公司獲利。

2.決定商業模式

商業模式的型態取決於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之間的關係。因此,此步驟必須釐清欲達成的社會及經濟目標,並且了解所需投入的資源及成本。
為了傳授年輕人工作技能並提升就業率,可口可樂與當地非營利組織合作,展開為期兩個月的職業訓練。結訓後,可口可樂透過這個訓練計畫,將年輕人分配至各部門幫忙,年輕人不但能夠取得在零售業工作的經驗,也可提升可口可樂的銷售量。

3.檢視過程

將商業模式視為一張地圖,認清目的地,並定期檢視走過的軌跡。
可口可樂每個月都會檢視Coletivo的成果,包括參與年輕人及零售業者的人數,以及支出金額,以確保該計畫的成效。自從2009年計畫實施以來,Coletivo已經訓練了五萬個年輕人,傳授他們零售、營運及企業規劃的實務經驗。目前巴西已有超過150個社區受到此專案的幫助。

4.評估計畫並發現新價值

無論商業模式最後的成果如何,都必須檢驗與先前預期的差異,這些分析有助於企業調整策略目標,達到更好的成效。
可口可樂所衡量的結果包括了就業安置率、年輕人的自尊、產品銷售量,以及品牌聯想,結果顯示Coletivo相當成功。經過培訓之後,有將近30%的年輕人立即獲得在可口可樂或是其關係企業的就業機會;而可口可樂也透過提供微型貸款,幫助另外10%的人創立了自己的事業。可口可樂的衡量指標還指出了其它可持續改善的方向,例如培訓的內容除了實務的工作技巧之外,還可加強包括領導力和風度等軟實力的提昇。
由上述Coletivo的案例,我們看到衡量機制能夠幫助企業檢視影響力的成果,也才有改善的立足點,因而成就了Coletivo的成功例子。然而社會企業所解決的社會問題五花八門,包括貧窮、教育、失業等,目前仍難有一套完善的通用衡量機制。期待各個社會企業持續努力,訂定出屬於自己的一套衡量機制,不斷擴大影響力,達到永續經營的目標。
資料來源
延伸閱讀

文章標籤

  • 社企評論風向球

    社企評論風向球

    社企流編輯群帶你在此專欄中,輕鬆吸收世界各國對於社會創新、社會企業的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