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把社會企業做小了
社會企業早已成為國際社會發展的趨勢,台灣政府也終於開始注意到社會企業的重要性。行政院院長江宜樺在行政院會曾表示將跨部會推動社會企業,然而社會企業在台灣尚未有專門主責的機關來推動,而是以勞委會臨時編組的「社會經濟推動辦公室」負責。必須提醒的是,目前囿於單位的行政位階及職掌,台灣的社會企業發展可能僅能解決失業問題;但若台灣希望能擴大社會企業的社會影響層面,政府主管機關部門可能需要提高組織層級,才能有足夠的行政資源及執行動能,確立明確的社會企業法令定位,並建立友善發展社會企業的環境。
以下全文轉載自聯合新聞網

聯合筆記/別把社會企業做小了

2013.03.24  01:44  【聯合報╱梁玉芳】
江揆在行政院會宣示,要跨部會推動「社會企業」,並由勞委會職訓局之下的「社會經濟推動辦公室」負責,期望廣設社企,以改善社會公平及失業問題。
政府終於注意到社企的重要性,閣揆也承諾全力支持,當然值得肯定。但必須提醒的是:社會企業不該只是為「減少失業數字」服務而已。
以企業模式解決社會問題的「社會企業」,早成世界潮流。在台灣,國藝會董事長施振榮也發願,他新的人生定位是「社會企業家」,並撰文推崇「社會企業將是人類文明永續發展的一項新機制與新引擎」。
再看台灣民間的發展,社企新世代早在不同領域各自耕耘,除了文化之外,在農業、社福、國際志工都可看到努力,繁花燦爛。
我們也不吝為職訓局送上掌聲。早在前年就成立「社會經濟推動辦公室」,整合第三部門與學界意見,為「社會企業」種子能在台灣萌芽、生根而鬆土,率先當了政府部門推動社企的領頭羊。
職訓局踏出第一步,但也明白若真要解決社企在目前法令定位不明、協助不足的情況,須從稅負、融資及商業登記規定著手,建立友善發展社會企業的環境;長期還要研議制訂「社會企業法」。
這些修法工程,都不是臨時編組的小單位能夠揮灑的。囿於位階與職掌,「解決失業問題」,大概也只能是它的主要使命了。
若江揆所說的「跨部會推動社企」是玩真的,那麼要給社企沃土,就要給予主事者足夠資源與行政動能。一個職訓局之下「臨時編組」的小單位,未免把社會企業給做小了;如此,施振榮未必會認同吧?
 

文章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