協助海地災後重建:社會企業如是說
編譯:林子豪
海地在2010年遭受強震襲擊,近幾年來雖花費數十億美元投入救援及重建工作,但海地依舊滿目瘡痍。名為3 Cords的一家社會企業認為,災後雖有許多短期發放援助,但為海地創造穩定的就業機會仍是一項挑戰。
就在今年八月,海地財政部長Wilson Laleau向媒體指出:「我們需要非技術性的勞力工作。」一位著名的成衣製造業者Georges Sassine也表示促進非技術性勞工就業是重建海地必經的過程。
然而,一群社會企業家並不認同Laleau和Sassine的說法。他們質疑大量發展低階勞力工作,並不是復甦海地最有效的方法。發展社會企業才是開發當地經濟潛力的王道。
舉例來說,3 Cords的成立宗旨為提供就業機會給因地震而受重傷的身障人士。3 Cords訓練編織手工藝品所需的技能,並協助販賣成品。另外,同樣屬於成衣業的Industrial Revolution II(IRII),投資最新的縫紉機器、雇用海地人並教導他們生產各式高級時裝。與其他成衣業不同的是,IRII除了保證法定基本工資之外,每年固定拿出一半利潤回饋給員工、家屬、以及社區,投資於醫療、教育、培訓、公共建設等等。IRII希望以永續發展為目標,建立起當地的產業。
Peanuts4Peanuts(P4P)也是一家心繫海地的社會企業:以在美國販賣花生醬的利潤,資助海地居民生產和製造營養強化的花生醬,提供當地孩童所需的各種微量元素,解決營養不良的問題。
儘管如此,還是有反對人士質疑社會企業只是一種宣傳手段,而不是真正想要幫助海地。為此, P4P的兩位創辦人Kendra Wilkins和Lizzie Faust嚴正抗議,認為社會企業才是連結當地資源以及帶領海地走出陰霾的重要橋梁。Wilkins補充道:「國際媒體對於天災的報導往往短暫,當海地在新聞版面淡出時,人們救濟海地的熱情也會減弱。若能吸引消費者購買社會企業產品,既可同時迎合經濟和社會需求,又可為海地創造穩定的就業機會,使他們能夠自給自足。」
其實,還有社會企業不僅僅為海地增加工作機會,還想建立更好的教育環境,以提升海地人整體競爭力。譬如一家愛爾蘭社會企業Camara,最近募集到一整貨櫃的二手電腦運送至海地,還設計了一套以電腦為主的培訓計畫,旨在提高海地人的數位素養。Camara執行長John Fitzsimons說:「教育是戰勝貧窮最好的武器。數位知識在已開發國家被視為理所當然,但是,在落後國家仍是開發工作機會的一大瓶頸。」
總結來說,社會企業或許無法解決海地所有的問題,但是或許可提供一種透明且強而有力的企業模式,為海地打造以永續為基礎的穩定未來。
資料來源
延伸閱讀

文章標籤

  • 社企案例地球村

    社企案例地球村

    由社企流編輯群介紹世界各國社會創新案例,讓你不出門也知天下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