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享經濟如何成為新創公司的最愛
文:高克瑋
你對共享經濟(Share Economy)可能很熟悉,可能很陌生,但其實它已經存在你日常生活中,小至你跟朋友借筆、立可白或團購,大到這次的選舉非營利組織利用群眾募資平台 FlyingV 籌募資金租賃遊覽車及共乘服務 Tripda 讓你搭同鄉的順風車,讓在外的遊子們回鄉投票,再到查資料常用的維基百科開放性資料庫等平台,這些都是共享經濟的最佳表現,而且說不定你已經習以為常。
(圖片來源:Crowdcompanies
英國政府發表的「解放共享經濟」獨立評論內提到,共享經濟就是藉由網路平台分享你的資產、資源、時間及技能,而你能從分享資源獲得金錢;因為網路及智慧型裝置的普及,共享經濟近年開始蓬勃發展,而網路創新也創造了許多前所未見的商業模式,在這樣的模式下開始出現了許多「微創業家」,除此之外,共享經濟裡最重要的元素就是「信任」,接下來會利用 AirbnbLyftTaskRabbit 說明他們是如何將資源重新分配、如何建立使用者對平台的信任,並利用網路創造出屬於自己的企業模式。

分享你多餘的空間-Airbnb

Airbnb 在2008年由 Brain Chesky 及 Joe Gebbia 創辦,2007年 IDSA 工業設計展在舊金山主辦時,Chesky 及 Gebbia 發現飯店都被訂滿了,所以他們突發奇想將家裡空間搭配氣墊床及早餐出租,這也就是 Airbnb 的前身,也成功將自家空屋租給需要的旅客,目前 Airbnb 估值達100億美金營收預估達10億美金
不論是去住陌生人家或是讓陌生人入住,對任何人來說都不是一件自然的事,心中不免會有疑慮產生,所以 Airbnb 必須擔任守門員的角色,增加彼此間的信任感。房東提供充足的房屋資訊及照片,房客則是須要通過許多認證來增加可信度;房東對房間出租與否保有完全控制權,並非下單就必須出租;評分機制讓每個人都可以知道你的歷史交易行為;除了這些機制以外,Airbnb 還對房間提供100萬美金的偷竊及破壞保險理賠,增加房東提供房間的意願及對平台的信任;另一方面,對房客來說,除了可以用便宜價格租到有個性的房間外,Airbnb 也強調各地的每個房間都像是房客的家一樣,增加使用者對平台的黏著性。

分享你旁邊的空位-Lyft

Zimride 是 Lyft 的前身,2012年由 Logan Green 及 John Zimmer 創辦,直到2013年才改名為 Lyft。與 Uber 不一樣的地方在於,Lyft更專注媒合「空位」,把會經過乘客目的地的司機路線跟乘客做媒合,讓你可以直接搭順風車前往,以 Zimmer 的說法只要你使用 Lyft 訂車,90%會有司機會經過你目的地半英哩範圍。根據統計美國在路上移動的車子80%旁邊座位是空的,而且只要讓座位佔有率提升即可減少交通堵塞,對 Lyft 來說除了可以減少空位率外,最重要的是你還可以認識一位朋友。
與 Airbnb 租賃空房間一樣,最重要的課題是,如何增加使用者對平台及司機的信任度及可靠度,讓他們願意使用這個服務,為此 Lyft 對司機作出嚴格的篩選標準,司機需通過政府身份確認資料、駕駛經驗審核及面試才能成為 Lyft 合作夥伴,而且汽車需做完整的車況檢查,當然飲酒及嗑藥也是被禁止的。只要司機平均被給予的評價太低,就會被禁止使用該服務。對司機而言,Lyft 也提供個人100萬美金的商業責任險,給予司機保障,提高其加入意願。

分享你擅長的技能-TaskRabbit

Leah Busque 在2008年時創辦 TaskRabbit,成立原因只是因為在某天晚上 Leah 跟她老公要外出無法幫狗買飼料,於是發想出這個想法,在網路上刊登這個任務,尋求附近有興趣的人完成,當問題刊登後會開始讓「Tasker」競標,再由「發包者」選擇合適人選,得標者才可以獲得這個任務。在 TaskRabbit 上大部分都是簡單的勞力任務,例如:搬家、打掃、油漆等,也等於提供兼差的工作機會給需要的人,例如:學生、失業勞工、退休族或家庭主婦,將任務或工作外包讓專業人士解決,逐漸造就許多新型態的「微創業家」。
在 Tasker 的聘僱申請方面,對申請者也會做背景調查以及工作能力評估,最後也是透過面試確定是否能加入TaskRabbit,而使用者可以透過評分機制選擇適合自己的 Tasker。雖然利用遊戲化的方式增加整體任務的有趣性,以目前任務及 Tasker 的數量來看,這機制便顯得沒有效率,因此得到許多負面評價,活躍用戶甚至因此減少;為此 TaskRabbit 在今年進行組織重組,並對配對系統及價格做大幅度的重新規劃,在倫敦測試後效果出現顯著成長,其他地區也會陸續更新。
共享經濟將閒置的資源重新分配及應用,讓資源可以充分被利用並產生經濟效應,這是個新穎的商業模式也會是未來的新浪潮,根據報導,2050年共享經濟的經濟規模將成長到3350億美元,是任何人都不可忽視的市場;不論是已經百億身價的 Airbnb 或是剛成立的新創公司,只要想成為平台都將碰到下列問題:
其一、平台處在雙邊或多邊市場要如何成功吸引供給與需求的使用者,是你不得不審慎思考的問題,例如:Uber 提供比計程車更高的佣金及彈性時間來吸引司機加入,用簡單的操作及尊榮享受的乘車體驗吸引乘客使用。
其二、「信任」是共享經濟裡最重要的地基,但是在網路的世界裡要如何讓使用者真心的相信你,也會是個重要的問題。 最後也是最無法改變的「法令」,Uber 或 Airbnb 雖然快速在城市間拓展,光美國境內因各州法令不同便遭受許多阻礙,更遑論國家,猶如台灣交通部已經對 Uber 開罰
雖然建立成功的共享經濟商業模式不是一件簡單的事,但對民眾而言,共享經濟打破了階級間的差距,讓更多資源及資訊可以流向更多人,就像開放式課程網站 Coursera 提供世界頂尖大學的免費課程,巴西語言教學機構 CNA 利用視訊讓美國老人跨海教巴西青年英文,在未來,共享經濟所釋出的豐富資源端看你如何學習與應用,但也因為共享經濟,企業將面臨另一種層次的國際化競爭。
全文轉載自 ALPHA Camp 部落格

文章標籤

  • 編輯室報告

    編輯室報告

    由社企流編輯搜羅整理台灣社會創新、永續相關的即時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