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生產生態並存的日月潭活博物館-臺灣農夫
文:黃仲豪、林以涵
2008年王順瑜號召魚池鄉農友成立「南投縣日月潭農產運銷合作社」,創立「臺灣農夫」品牌,除了銷售本土健康農產品,更希望讓大家捲袖脫鞋一起下田、體驗生態之美。本月份YK專欄與王順瑜總經理對話,聊聊經營農產品牌與回饋土地之心得。
問:成立臺灣農夫的機緣?
答:當初只是想要回自己的家鄉,過著農夫的生活,於是放棄當獸醫,回到南投繼承家業。當初家裡田地沒有向政府登記,便先登記成為千紅農場,後來為了要經營出口農產品便成立公司。臺灣農夫是97年才成立的,當時我保價收購很多農產品,由於魚池鄉只有農會,沒有合作社組織,於是許多農夫便和我一同成立「日月潭農產運銷合作社」,用「臺灣農夫」的品牌經營農產品。我們當初只是單純想要解決家鄉生態環境問題,想要找回小時候小溪裡的魚蝦、和不復見的花草樹木,後來這段故事先成為個人品牌,也陸續有有資源進來把事情做大,後來才有臺灣農夫的品牌。
問:農產品的來源為何?
答:臺灣農夫販售的農產品,全部來自保價收購的契作農場。因為品牌出一次問題,賺十年都不夠賠,所以合作的農場都經過我們審核,經營者也是,所謂人對了,就什麼都對了。目前配合的農場也不只是在日月潭,包括台南東山的咖啡、麻豆的哈密瓜、屏東的蓮霧和鳳梨等等。當初取名叫臺灣農夫,就是期許要超越南投和日月潭,將產銷範圍擴大到全台灣。早期合作對象都是我們一家一家去尋找、拜託而來,最近才比較有自己找上門談合作的農場,但我們的合作對象要有對的農作生長環境、採用自然農法、不蓋溫室等作為,所以農產量一直也不大,最近多半都是品項擴充,而不是產量擴充。臺灣農夫一直強調適地適種、順應節氣種植農作物而不是靠農法和資材,所以來臺灣農夫實習其實是學不到農法的。我們現在也在教育消費者順著節氣飲食,才能攝取到健康和當令的食物。
問:目前經營規模銷售通路?
答:我們合作社目前專職有十六人,兼職有十人,契作對象有八、九十位農民,品項有三、四十種。農產品內銷和外銷的比例大概是六比四,主要是農產乾燥加工品,也有新鮮的農產品,很多便利商店內的商品,都是臺灣農夫供應的。銷路建立起來之後,就能以優於市場水準的價格保價收購,收購價格之所以能夠高於市場水準,是因為臺灣農夫的終端價格能夠賣得比較高。
問:為何臺灣農夫的產品能享有較高售價?
答:因為消費者認同我們產品的好品質。台灣的消費者對農產品的行情不了解,只要是銷量好的產品,都很容易會有魚目混珠的情形(如拿大陸農產品來混充),才會有那麼便宜的價格。臺灣農夫販售的皆是台灣本土、優質農產品,消費者和上市公司認同我們品牌,售價自然會有一定水準。我們希望改變農產品的形象,好吃、健康、無毒的農產品,就是要有一定的行情。
問:如何建立起內外銷客戶群?
答:其實臺灣農夫大部分都走B2B(編按:Business to Business,指企業對企業的交易),去年開始才有用這個品牌做零售。在成立公司以前,我們就已經接到日本訂單,後來到國外參加食品展,國內大廠看到我們有外銷的實績,也開始跟我們合作,國內許多食品業上市大公司,都是我們客戶。有了跟大廠合作的經驗,再要推銷給美國等客戶,就比較順利,也由於品質有保障,現在產品賣到日本和美國,抽驗比率大幅減少。
問:當初如何打開外銷通路?
答:其實台灣貿易商都以自己觀點在做生意,以鳳梨為例,台灣的金鑽鳳梨很甜,但日本人覺得太甜不喜歡,反而偏好台灣土鳳梨,當初我們要買台灣土鳳梨還被其他人笑傻,土鳳梨是到這三、四年鳳梨酥流行起來之後,內銷才變得比較好。楊桃也是,國外客戶要的是有點酸味的品種,只有我們可以提供符合他們要求的楊桃。茶葉我們也是按照歐美客戶的喜好、開發了兩年多,因此產品推出後自然是他們想要的。知道客戶想要的口味是什麼,就很容易打開銷路。
問:生態復育這塊經營情況如何?
答:98年開始我們把合作社的盈餘全數投入做生態復育、環境教育和農民教育,沒有任何營業收入(例如向來參訪的人收費),我一直都很感謝這些願意留下來,支持用農產運銷賺的錢投入土地復育的農友。技術來源則是各大學教授的義務指導。這個場域一直以來都有很多人關心投入,但土地維護的人工成本,已經不是合作社能夠負擔,所以未來會成立一家公司專門負責生態保育和觀光相關事務,讓合作社回歸到本業,不過為了避免往後因為主事者更迭而偏離當初成立時生態保育的宗旨,組織章程還需要費心。
問:經營最大的挑戰和困難?
答:人還是最大的挑戰,成也在人,敗也在人,對的人才能秉持初衷和核心價值,即使要賺錢也不會偏離核心價值。所以我最近花很多時間在和學生志工相處,觀察他們言行、了解他們個性,評估適不適合做為創業夥伴,如果遇到對的人,不用等他畢業就請他來臺灣農夫發展,我們希望每一個對的人都能在臺灣農夫找到自己的舞台。
問:臺灣農夫未來展望與規劃?
答:未來會在生態保育的主軸下,用公司、協會、和基金會等各種組織型態把工作分拆開來。其次我希望能建構一個不用出國就能夠產生國際交流的環境,很多國際學生想要來臺灣農夫體驗,和我們簽約的國家已有五、六個,包含英國、香港、新加坡等,這些國家學生在南投與國內大學生一起生活、交流,帶給台灣學生在國際觀上很大震撼。這些國際學生回去中國、越南、印尼,就用臺灣農夫的品牌創業,經營通路或農場,讓品牌開枝散葉。
問:想給有志務農的年輕人什麼建議?
答:我很怕誤導年輕人,好像要有很大的使命和感情才能去從農,其實不是這樣子的,年輕人想要回農村,不用有太大壓力。我只是覺得家鄉、土地有什麼問題,讓我想去解決,就開始去做我想做、有興趣的事情。我建議年輕人,如果覺得有什麼社會議題想去做,就勇敢地去嘗試解決。

文章標籤

  • 老園丁的綠園

    老園丁的綠園

    朱永光先生現為美商中經合集團董事總經理,負責基金管理及投資業務,擁有超過20年投資及科技產業經驗。早期即以Green House(綠園)分享生命樂章,實現對社會公益的的願景。2010年參與台灣社會企業創新創業學會一系列的工作坊,並於同年擔任該學會舉辦之「社會企業創業競賽」評審,提供相關企業輔導。現在持續與社企流合作擔任常駐作家,分享對社會企業開發,經由商業經營實踐公益的理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