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童木:為城市打造公益「盒子」
新民晚報/記者葉薇(2013年11月8日)  
他叫阿童木,任何場合都用這個卡通名字,以至於真名漸漸被人淡忘。在他心裡,動漫“阿童木”有十萬馬力,永遠充滿正能量。  
他用了十年時間,破解年輕人缺乏生活、工作空間的難題,通過專業團隊為公益組織打造體驗和發展的公益空間。  
在他看來,阿童木是一個為夢想勇往直前的團隊,而他只是其中一員。  

一個地產從業者的夢想

2005年之前,阿童木是一個地產從業者,每當看到自己的同齡人,剛步入社會,就因為居住和辦公空間的問題,而放棄自己的夢想,總覺得很遺憾。「很多有夢想的年輕人,整天忙於到處找房子,或搬來搬去,沒辦法騰出手專注事業。」從那時起,他心中就種下了一個夢想:尋找一個方式,讓年輕人聚集,用其產生的商業效應來減低住房成本。  
他開始專心做一些為年輕人設計生活空間的地產項目。但做了幾次,還是覺得與自己的初衷不符。「地產公司的本質是追求利益最大化,做一個個青年公寓,還是把高房價轉嫁給青年人,依然不能吸引年輕人,也營造不出創意創新的文化氛圍。」
一年前,阿童木與人合作了一個新項目,改造一個工業園區。他和團隊採用了低成本、環保的集裝箱方式,一個120畝的空間被改造成一個新穎的創意園區,咖啡館、酒吧、汽車影院、房車基地、辦公空間等一應俱全,吸引了很多年輕人的目光,也帶來了公益組織和民政部門的關注。
在跟這一群體的溝通中,阿童木不斷從他們口中聽到四個字:社會創新,即用創新的手段去解決社會問題。而這恰恰和他關注的年輕人住房問題不謀而合,「年輕人住房難也是社會問題,原來我做的也是社會創新,也和公益搭邊。」

用“盒子”設計公益空間

阿童木幫助公益組織“無障礙藝途”建設了一個藝術互動中心,在那裡,殘障人士可以和藝術家一起創作、交流。      從燈光到色溫到濕度等,所有細節全由他親自操刀設計。無障礙藝途的宣傳口號是“尋找中國的梵高”,“這幾個字每個高90厘米,總長是3米32,因為當參觀者拿起iPhone5,這樣的比例正好可以撐滿整個畫面,字下面還能站個人拍照。這樣的設計能夠做到最好的傳播效果。”同時,在建築空間佈局上,最大程度考慮了殘障人士的需求。
在最近舉辦的創想碼頭·魔盒嘉年華上,阿童木在黃浦江畔造起了一個集裝箱改造的「城市裡的盒子」,名為CityBox。盒子雖小,但「五臟俱全」,它是公益組織展示傳播的空間,在充滿設計感的空間裡,有社區居民和殘障人的原創藝術品,有山區孩子的塗鴉作品,也有大學生、創業青年的原創創意產品。這些公益衍生品在盒子裡等待著新的主人,將它們帶回家,同時留下愛心善款,資助殘障人士融入社會的項目運營。 

把“盒子”複製到城市各處

思路慢慢明朗。用做商業地產的項目去實現我的夢想,行不通,但必須有商業觸角。”在阿童木看來,「盒子」有四個作用。一是,幫公益組織傳播、籌款;二是,滿足殘障人士就業、融入社會的需求;三是,讓大學生的創意產品用最低成本到社會上傳播和銷售;四是,搭建了一個公益社交空間。「『盒子』真正起到了聚集年輕人的效果,有在陸家嘴上班的白領看到CityBox主動來問能不能下班後來做志願者。也有年輕人看到後,專程從家裡拿出自己的東西,送到CityBox裡來賣。」
阿童木現在想把“盒子”開到大型購物中心、商業街、商務區、公園等公共場所。「我一直做商業地產項目,我知道什麼方案能打動這些開發商。'盒子'免交租金,卻給商場等帶來長效人流和低成本文化傳播,這也是他們自身宣傳品牌形象的絕佳機會,何樂不為?」阿童木自信滿滿。他相信,一種可持續發展的社會企業發展模式已形成,眼下自己要做的就是一步步去落實。
以上全文轉引自新民晚報數字報

文章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