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愛的業/小鎮文創 點亮小鎮復興之路

2013-12-31.經濟日報.B7.經營管理.朱永光

台灣有許多具有本土文化風情的小鎮,曾經風光一時並創造早期的經濟繁榮,但隨著產業沒落及人口外移,小鎮逐漸被人遺忘而凋零。「小鎮文創」創辦人何培鈞近年來致力於鄉鎮文創,積極輔導老店轉型、鼓勵青年以專長換宿,進而返鄉創業,逐步重拾台灣小鎮的價值與生命力。
何培鈞的創業故事要從買了一座古厝三合院,打造民宿「天空的院子」說起。在大學時代無意間經過竹山發現這座廢棄的三合院,便深深被它吸引,探訪了解後更為竹山的文化凋零感到惋惜,「復興竹山的文化與經濟發展」是他立下的心願。
退伍後他在毫無資源的情況下,向銀行借貸資金,與熱愛建築的醫生表哥帶著睡袋住進古厝,花了整整一年時間,以維持建築原貌、結合現代化的設計風格,一磚一瓦親手重建。
經歷初期的慘澹經營,也曾面臨繳不出貸款的危機,直到音樂家馬修連恩入住後,啟發靈感出版「天空的院子」同名專輯,生意才開始有了轉機。被譽為台灣最美的民宿,有人邀他以修建老房子的模式開展連鎖民宿事業。何培鈞說「我想了想決定回絕,因為我不是為了開連鎖民宿才修整這座古厝,我是真心喜歡這裡,想要復興這裡原有的文化!」
「讓觀光客成為社會學家」是何培鈞創辦「小鎮文創」的第一個理念。「古厝是可以用來經營餐廳或咖啡廳,但這樣遊客僅會短暫停留竹山2至3小時,無法注意到在地文化的價值,對當地經濟也未能產生實質的效應。」
何培鈞又陸續翻新了鄰近的建築與古道,規畫餐飲及旅遊服務「幸福腳步便當」,讓遊客帶著便當走訪體驗從前的就學古道。
強調「一個便當,扶植在地三個行業」,古樸精緻的便當,除了就地選用食材,包裝上也結合了竹山棉被店傳統的花布及竹簾店家的廢材。
另外,何培鈞也協助當地的米麩店、打鐵行等開發伴手禮,用商品娓娓道來竹山的歷史與文化,讓傳統老店轉型展現新生命。
「觀光不該只是付了錢,除了服務、品質,其他什麼都不在乎。小鎮都藏有很多精彩的故事,值得大家得細細品味!」
在偏鄉小鎮、人才極度缺乏的情況下,何培鈞突發奇想地在演講場合,跟大學生提出「打工換宿」的想法,沒想到大家反應熱烈,學生們開始進駐竹山在「小鎮文創」的平台上發揮專長與創意,可以拍微電影行銷竹山的人文風情,也可以依當地特有竹編文化施展創意,竹編QR Code招牌便是學生與竹藝師傅,結合數位與傳統所研發出來的產品。
利用當地現有的資源引進外部各種專業的人力,一同協助竹山的產業革新及觀光行銷,成為「小鎮文創」獨特的商業經營模式。
「青年學子的回流帶給鄉鎮希望,學生能運用所學專長在實際的商業運作上,無形中也加強了他們對自己及未來的信心,相信學校所教授的知識技能是有用的!」
現在何培鈞更直接鼓勵青年們在地創業,不僅提供免費住宿及友善的創業環境,也與他們分享「小鎮文創」所有的資源與經驗。
不像農村有土地資源可以耕種,也不像山上部落有迷人的風景可以吸引觀光,小鎮的振興需要更多的創意與創新。
「運用現有的資源換取外部資源的投入」,何培鈞不但找到了公司的營運模式,也提供了一個青年與小鎮間關懷互動的解決方案。
(作者是美商中經合集團總經理,本文由社會企業創新創業學會合作委託撰寫,本專欄隔周二刊登)

文章標籤

  • 老園丁的綠園

    老園丁的綠園

    朱永光先生現為美商中經合集團董事總經理,負責基金管理及投資業務,擁有超過20年投資及科技產業經驗。早期即以Green House(綠園)分享生命樂章,實現對社會公益的的願景。2010年參與台灣社會企業創新創業學會一系列的工作坊,並於同年擔任該學會舉辦之「社會企業創業競賽」評審,提供相關企業輔導。現在持續與社企流合作擔任常駐作家,分享對社會企業開發,經由商業經營實踐公益的理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