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hoto Credit: Joshua Kirby(CC BY 2.0)Photo Credit: Joshua Kirby(CC BY 2.0)
經濟日報/蘇麗媚、盧諭緯(2017年1月16日)
書店「既獨立又聯合」的特性,以致於變成一種不是實際的連鎖通路,但又是可協定的虛擬通路。當網路科技透過所謂的通訊協定「Protocol」,確保彼此的溝通交流無礙,打造豐沛的服務能量,書店是不是也可以這樣建立新的協作平台?
做豆腐、一起吃飯;鍛鍊想像力、找回愛情、種植回憶;傳承武學、不認輸;守護好空氣、等待節氣、為農民服務。能做些什麼有意義的事?

建立協作平台 整合外部資源

這些是生活行動,也是一家家書店主題精神。在台灣,有這樣一群人,帶著獨立精神的靈魂大能量,或在城市、或在鄉間,用一本本的書籍,在小小店頭空間,堆疊起一樁樁的行動意志。開書店也默默培養了與自己一起成長的人。
根據非正式的統計,台灣獨立書店數量已超過400家,為了倡議而開、為了服務特定興趣讀者而開、為了嘗試新模式而開,其實書店不只是書店,就如同近來流行的一個詞語:它也是滿滿的大平台。
特別在網路科技催化下,人與地方、人與書、人與人間有全新互動關係,書店不再只能守在地方一隅,裡面商業活動也從傳統「賣書與買書」的「線性結構」,轉化成注重外部資源整合,以創造文化價值為基礎,將人、組織、資源匯流在一起,創造一個雙邊甚至多邊的互相連動生態網絡結構。
環境在改變,書店也需要改變,才有機會與社會間建立起新的和諧關係,既獨立又聯合,這是台灣新文化風景。
(環境在改變,書店也需要改變。來源:夢田文創)
(環境在改變,書店也需要改變。來源:夢田文創
看似各自獨立的書店個體,透過書店與書店間共同的氛圍、個性上相投互補,或是追尋目標一致,以至於變成既虛又實,且實際存在的通路。
相較於資本主義以「大資本」創造出便利商店、藥妝品牌的實體連鎖店,這些具有本質上相同的書店是用個性、理想串聯出新通路;這價值正是資本主義難以跨越的文化門檻。
如果借用網路科技的概念來看,一個網路系統中,許多的網站透過伺服器這樣的節點,經由網際網路彼此互連,形成多樣服務樣貌。
書店同樣也可以用類似的架構概念思考,從書籍、講座、表演、餐飲、商品販售就如同多樣的網路服務,都可以長在伺服器角色的書店之上,然而在網路科技中,不同伺服器間的溝通,必須有所謂的通訊協定「Protocol」,經由資料編碼與解碼的一組規則,確保彼此的溝通交流無礙,科技網路可以具象化,有編碼協定。
但書店作業協定靠的是人與人之間、對於理想追求,很難用這樣的態度氛圍去設定,可是並非完全不可能,因為我們已經看到了一些好的開端。

變身交流樞紐 傳遞文化氣味

比如擁有105間獨立書店社員的友善書業合作社,負擔資訊平台、倉儲、租金、薪資、運費等共同開銷,一起面對獨立書店量小進書不易的困境;另一個台灣獨立書店文化協會,則是從互助共榮的角度,聯合力量向政府政策單位與社會民眾進行溝通。
比如2014年就以「我們的書店」為題,邀請每間書店負責不同議題的方式,在國際書展上首度參展。去(2016)年則訴求「書店+時代」的主題概念。夢田文創製作的紀錄片《書店裡的影像詩》則是透過影像、文字連結書店彼此某種作業協定。
協定不只一種,關鍵在於我們怎麼想像未來的閱讀生活。如同早期鄉村的廟宇擔負起社區交流中心的角色,新時代裡,書店是各地最能容納各種可能聲音的地方,是一種貼近在地樣貌的窺看管道。
(書店是各地最能容納各種可能聲音的地方,是一種貼近在地樣貌的窺看管道。來源:夢田文創)
(書店是各地最能容納各種可能聲音的地方,是一種貼近在地樣貌的窺看管道。來源:夢田文創
就如同開在關西的石店子69書店,一開始推廣親子閱讀,後來陸續開辦畫展、講座、手作文創、音樂表演等多元化活動,例如收集整理的關西老照片推出「帶著老物走」,讓民眾透過DIY,運用在日常生活物品,做成筆袋、手機袋等。店主盧文鈞就說,「石店子不只有書店的功能,還跟在地的社造以及居民,有強烈的互動、依存關係。」
「既然我們活在一個那麼小的島上,為什麼不可以變成一個想像力的強國?」偵探書屋老闆譚端提問。一群人才能走得遠,串聯各種資源力量,引導地方文化氣味的傳遞,為這塊敏感的土地多包容一些可能性,是我們可以一起創造的事。
(作者是夢田文創執行長、台北市數位行經營協會秘書長)
全文轉載自經濟日報

文章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