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老機構可參考社會企業的發展模式
中國目前的養老產業即將面臨供不應求的重大挑戰,除了因為一胎化政策讓需求激增以外,相較於英國等透過商業運作來解決養老問題的國家,中國政府卻對於養老機構設立許多的商業限制:包括不得享有財產權利、不得分紅、不得免稅、不得貸款、不得設立分支等「五不政策」,讓許多民間養老機構經營困難。如今北京市將嘗試改善現有的土地、資金與稅率等法案,期望在兼顧清廉與服務品質的前提下,鼓勵民間養老機構的發展。
以下全文轉載自金融界

養老機構可參考社會企業的發展模式

2013年04月03日 01:44
北京市民政局局長李萬鈞近日表示,為了鼓勵民間資本進入養老機構,今年民政部門將在土地、資金、稅費三個方面出臺新政策。例如放開土地的供應以支援社會辦養老機構;提高養老機構的補貼標準,社會力量建設一張養老床位可獲得4萬元至5萬元補貼,等等。
中國目前的養老產業呈現極大的市場稀缺局面。根據中國老齡委提供的數字:2012年養老產業的市場需求約為10000億,而實際只能滿足1000億。按照國際通用標準每100位老人需要5張養老院床位計算,全國共需養老床位800萬張,而目前僅能供應266萬張。因為獨生子女政策,實際上對養老床位的需求只會更高。
南都公益基金會理事長徐永光此前曾指出,民辦非企業制度的投資困局,是我國老齡產業難以發展的根本原因:養老機構的投資主要來自市場資本,而非公益捐贈。民辦非企業制度的困境可以用 “五不政策”來概括:出資人不享有任何財產權利,不能分紅,不得免稅,沒有貸款資格,不準設立分支機構——這一切都嚴重抑制了社會投資的積極性。如果民非制度不改革,那麼鼓勵民間資本投入老齡產業就不能有效落地。
民政部門在土地、資金、稅費方面扶植性政策的出臺是對於養老產業需求的積極回應,其意義毋庸諱言。但需要警惕的是,它同時也有可能引發一些腐敗行為,又或者,在經濟利益的刺激下新興養老機構如雨後春筍般興起專業人才供不應求而導致服務品質滑坡。這些情況在政府支付社工機構補貼的過程中曾時有發生。
讓我們來看一下英國的例子:英國養老院產業已經從20世紀70年代的公立主導轉化為今天的私營主導,養老院服務中的77%為私營。英國養老院市場估計價值近140億英鎊,其中私人市場價值99億英鎊、志願服務價值19億英鎊、公共部分價值20億英鎊。與此同時,基於社會企業運營模式下的社區居家養老服務也成為老齡產業的重要組成部分。從長遠來看,養老產業在中國的可持續發展,不能僅僅依靠行政力量,而是要讓民辦非企業單位在獲得一定政策優惠的支援下參與到市場競爭中去,用市場的力量進行調節。因此,民辦非企業單位性質養老機構的發展可以參照社會企業的運作模式。所謂社會企業,就是通過商業手段來實現社會目的。它摒棄了用傳統的政府撥款或民間捐助等方式來解決社會問題,而是用商業運作來實現社會回報的最大化,同時又能夠自我維持。社會企業是解決包括養老問題在內的社會問題的重要方式。例如在香港,長者安居服務協會就被視為養老領域的標桿型社會企業。養老產業的變革與發展無疑需要這類優秀企業的不斷出現。

文章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