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眾觀點 CrowdWatch

群眾觀點 CrowdWatch

「群眾觀點CrowdWatch」是全亞洲第一家專注於群眾集資的網路媒體——我們每天觀察全球各地正在凝聚的群眾力量、為讀者介紹最新焦點專案,並分析群眾集資領域的各種脈動,彙整成國內外趨勢洞察、集資技巧分享等主題文章,希望所有人都能在這裡找到想要了解的集資資訊。   無論你是誰,和我們一起成為改變世界的群眾力量吧! 官網:crowdwatch.tw

專欄文章

50篇)
  • SDG 14|跟著擱淺救援隊,將迷途海龜送回大海

    SDG 14|跟著擱淺救援隊,將迷途海龜送回大海

    群眾觀點/文:郁子
    電影《海底總動員》中,小丑魚馬林 (Marlin) 為了拯救被人類抓走的兒子,與擬刺尾鯛多莉 (Dory),展開一趟從海洋到陸地的冒險之旅。最後,馬林成功與兒子團聚,回到熟悉的大堡礁快樂生活。
    可惜,不是每隻來到陸地上的海洋生物,都能如此幸運平安地回到海裡。根據海洋委員會海洋保育署統計,2022 年台灣經通報的擱淺鯨豚及海龜共有 459 隻,其中有 359 隻在被發現時就已經死亡,甚至開始腐爛發臭。
    海洋動物一旦擱淺,基本上凶多吉少。之所以還有一線希望,是因為岸上有一群人積極救援,守護這群不屬於陸地的生命,平安回歸大海。比如中華鯨豚協會,成立至今 25 年來,已執行超過 1000 件海洋保育動物救援行動,2023 年更發起集資,盼凝群眾之力,打造北台灣第一間海洋動物綜合救援中心。
    所謂「救援」,從來不是簡單暴力,將離水的動物直接推回海中。本次《群眾觀點》邀請中華鯨豚協會秘書長曾鉦琮、擱淺處理專員郭祥厦,與我們分享過往的救援經驗。你會訝異,想把一隻擱淺的鯨豚或海龜,平安健康地送回海洋,難度真的超乎想像⋯⋯

    接獲擱淺通報,第一時間動員搶救

    中華鯨豚協會是由一群致力於保護海洋的專業人員、擱淺處理專家、海洋生物獸醫師和學者組成。在這裡,有個職位叫作「擱淺處理專員」,專門負責海洋動物擱淺的現場救援任務。「正式的擱淺處理專員是 2 位,不過協會的全體職員,包含我一共 7 人,每個都有執行擱淺處理的能力,以免同一時間需要多方支援。」中華鯨豚協會秘書長曾鉦琮說。
    收到民眾通報,擱淺處理專員首先得核實消息來源,迅速趕往現場的同時,也要聯絡海巡人員就近協助。「如果動物已經死亡,我們會跟獸醫師討論,看是要將牠帶回實驗室解剖,或者簡單採樣後掩埋海拋。」人稱「象哥」的擱淺處理專員郭祥厦說。
    若動物還活著,經現場專業人員評估,後續可能採取的方式有三:
    1. 原地 / 異地釋回:動物身體狀態良好,經評估可原地送回大海。若當下地形或海況不佳,可將其運送至其他碼頭,以船隻載到外海野放;避免動物因擱淺太久,無力在漲潮時自行破浪游回海中。
    2. 人道處置:經獸醫判斷動物生命狀況不樂觀,不後送救援。人道處置後聯繫解剖場地、請志工支援。
    3. 後送醫療復健:動物身體狀態未達理想,經評估需進一步檢查救治,則移送至相關單位收容復健。
    「當大家討論的結果出來,決定要啟動救援復健池,那就茲事體大了。」象哥進一步解釋,擱淺處理專員要把所有事情聯繫好。「比如確認距離最近、可提供收容的站點,找到足夠的人手架設池組,把需要用到的醫療設備帶到現場;同時也要確認交通方式,想辦法把動物快而安穩地送到收容站。」

    身在陸地,再大的水池都是囚禁

    離開海水的那一刻起,海洋動物與死亡的距離急遽靠近。根據中華鯨豚協會統計,過往有近 3 成的活體鯨豚,在移送過程中不幸死亡;而就算能平安抵達收容站,後續也還有很多挑戰需要克服。
    「關於鯨豚,人類目前掌握到的資訊,真的還是非常有限。」象哥指出,目前協會在擱淺鯨豚的醫療救治,是與國立台灣大學獸醫學院楊瑋誠教授的團隊合作。「楊老師本身專攻鯨豚保育,在這方面有超過 20 年的專業研究經驗。但對於國內外多數獸醫,『鯨豚』是相對陌生的存在,關於牠們的研究不夠詳盡,有能力醫治牠們的人自然也少。」
    海洋動物救援還有一個近乎無解的困境──人類永遠無法在陸地上給牠們一片海。身在四面都是牆的狹窄環境,對牠們的精神可能造成嚴重損害。「尤其是鯨豚,牠們太聰明,聰明到會因為環境改變、喪偶、失去小孩而孤單沮喪。」象哥解釋,當鯨豚感到痛苦壓力,或者對周遭環境不適應,牠們體內會大量分泌皮質醇 (Cortisol);最後可能因精神過於緊迫,引發生理性崩潰、閉氣而亡。
    比如在桃園笨港沙灘擱淺的小抹香鯨 Momo,專員到現場時,牠的孩子已經死去,Momo 則被帶回復健池治療。「牠的身體沒有太大問題,我們本來已經準備隔天早上野放,沒想到當晚牠突然暴衝、陷入過度緊迫的狀態,怎麼樣也救不回來。」小抹香鯨生性膽小,究竟是無法適應環境,或者因失去孩子過度悲傷,誰也沒有答案⋯⋯

    救援現場,攸關生死的兩難掙扎

    對於身在第一線的救援團隊,最困難的一點,莫過於現場的每個決策,都可能攸關生死。而且每個個案狀況不同,幾乎沒有所謂正確的 SOP 可參循。「我們有一套野放的評斷標準,看這隻動物是不是能自行浮起、有沒有覓食意願、在池子裡的活動力如何⋯⋯,但這終究只能顧及生理層面。」象哥說。
    他想起 2023 年 5 月擱淺的另一隻小抹香鯨。牠在復健池裡極度不適應,任何風吹草動都會造成牠精神緊迫、側翻嗆水。問題是,這隻小抹香鯨非常消瘦,野放出去可能也很難存活。「如果留下讓牠痛苦,放回海裡最後也是嗆水至死,或被鯊魚撕成碎片,我們是否該透過人道處置,讓動物能不再痛苦、安穩地走?」
    2022 年初,3 隻糙齒海豚在新北挖仔尾沙灘集體擱淺,經檢查主因為減壓症 (俗稱「潛水夫病」)。由於這種病症會讓動物極度痛苦,若是要忍受長時間的劇痛復健治療,其實對牠們相當殘忍。「一般遇到這種狀況,幾乎都是人道處置。可是當時,有一隻已經懷了寶寶。」曾鉦琮說。
    整個團隊都陷入掙扎。一旦人道處置,等於連同腹中胎兒一併扼殺。可明知道這隻海豚回到海裡,將繼續忍受劇烈疼痛,此時該如何抉擇?「這真的超級困難。可是很多時候,我們就是得去面臨這種問題。」人們不希望動物死去,更不希望牠們在被救援的過程中死去;可既已決定拯救,死亡,便是必然面對的課題。救援現場,有太多令人兩難的無解掙扎。

    接手海龜救援業務,空間需求迫在眉睫

    過往,中華鯨豚協會主要負責北台灣的鯨豚救援工作。直到 2023 年 1 月,原本負責海龜業務的單位退出,團隊臨危受命,成為彰化至宜蘭以北,擱淺鯨豚及海龜的最後支柱。「我們先前就曾參與擱淺海龜的救援工作,也找到國立台灣大學獸醫學院余品奐教授的團隊、還有桃園 Xpark 水族館協助,確認在『收容』、『醫療』、『現場處理』三大面向都能支援,才決定接下海龜救援的任務。」曾鉦琮說。
    鯨豚跟海龜最大的差別,在於鯨豚是恆溫動物,因為體溫高、病程變化快,對症下藥通常也能很快見效。可海龜是變溫動物,正常狀態下體溫約在 20°C 上下,病程相對慢,就連擱淺上岸的第一次血液檢驗,結果都是不準的──身體狀態還停留在幾天前。「這也會影響到牠們醫療復健的時間,鯨豚一般只要 1~9 天,海龜則會長達 2~3 個月。」
    說到收容空間,有天然海水是最好的。不過兩種動物的體型不同,對水池設備的需求也有差異。比如協會的海龜池,最小直徑為 1.3 公尺,需要至少 2 噸的水體;鯨豚池的最小直徑則為 6 公尺,水體至少要有 10 噸。「不只池組本身的體積,包含過濾系統、儲水系統的配置都會有所影響。」
    簡單來說,海龜的復健時間比鯨豚更長,所需水體又相對少;因此海龜雖能直接使用鯨豚池,卻會造成資源上不必要的浪費。2023 年起,協會除了原先主責的鯨豚救援業務,一併擔起救援海龜的重任,可目前他們只有 1 組鯨豚復健池、2 組海龜池有完整救援功能,其他站點則有交通不易、缺乏天然海水、池組損壞等問題,難以給動物良好的復健環境。(同場加映:海龜點點名!公民自發建海洋戶口名簿,建立重要生態資料
    「實際上,我們到現在還沒有一個固定的救援基地,目前的收容點都是臨時站。」曾鉦琮舉例,「基隆海之生」的救援空間是跟基隆市政府共同建立,但這個空間是任務型的,有鯨豚擱淺才會開始運作;桃園 Xpark 水族館的海龜池,也會希望能優先執行桃園的擱淺案例。「我們想透過集資,建立一個長久穩定的鯨豚海龜救援中心。」曾鉦琮說。

    收容救傷,更是海保教育推廣基地

    擱淺上岸的生命經不起等待,目前團隊已經選定在新北市樹林區,設立一間海洋動物綜合救援中心。這個站點主要是為救援海龜而成立,不過,團隊也預計在此放一個可拆卸的鯨豚池,作為受傷鯨豚的備援地。
    「這組鯨豚池閒置時,可以作為海龜野放前復健的空間。」曾鉦琮指出,野生動物被人類收容一段時間,準備野放前,應該讓牠們到與野外相似的環境,觀察牠們能否在空間更大、生態更多樣的環境中生活覓食,而非治療完成就直接野放。「這一塊在台灣的救援行動中長期被忽略。鯨豚很難做到這點,至少從海龜開始,我們想建構一個比較好的復健程序。」
    除了新增收容空間,這個救援中心還有規劃一個醫療檢驗室,讓擱淺動物們能在此得到及時救治。曾鉦琮說明,中華鯨豚協會有專業的獸醫師,其收容站點卻還缺乏專用的醫療檢驗設備。由於鯨豚適用的醫療器材價格高昂,過往如有需要,團隊會向其他醫療或研究單位聯繫借用;當設備來不及到位,便可能耽誤動物的黃金救援時間。之前也曾遇過假日醫療機構沒開,幫動物抽完血卻無法送檢分析的窘境。此次規畫醫療檢驗室,便是希望無論何時,協會都能有固定常駐的血液檢查、X 光、超音波等設備,讓獸醫師能隨時確認動物的身體狀態,為其進行診療。
    「這裡還有一個很重要的使命,就是海洋野生動物的救援教育。」當動物不幸死去,團隊會在此執行病理解剖,並將其製作成標本,放在專門的教育空間對外展示,邀請民眾來到現場,了解動物救援如何執行,以及牠們為何擱淺死亡。「其實很多時候都是人為因素造成。如果越來越多人認識海洋野生動物,開始思考海洋生態保育的重要性,少一點人為破壞,也許不幸擱淺的鯨豚海龜就能少一些。」(同場加映:打開手機,加入保育動物行列——4 項你我可參與的公民科技

    支持集資,讓每隻擱淺的牠活著回家

    2023 年上半年,中華鯨豚協會已救援 2 隻活體擱淺鯨豚、5 隻活體擱淺海龜,並且成功野放 1 隻鯨豚與 2 隻海龜;團隊發起的《搶救海洋保育類動物》集資計畫,也在 5 月正式上線。集資第一階段,希望能募集到每月 42 萬台幣,完成海洋動物綜合救援中心的基礎空間建置;連同原本運作的臨時站點,預計 2023 將收容救援 3 隻鯨豚、13 隻海龜。
    「說實話,救援站具體落成的時間,取決於經費狀況。其實我們的海龜池已經建好,目前也開始運作了,但醫療檢驗室的進度還非常落後。」曾鉦琮無奈苦笑,盤點需固定放在救援中心的醫療設備,每台動輒就要 10 到 20 萬台幣,從診斷、檢驗到解剖,購入一整套就要花費百萬台幣。「協會的資金運作很辛苦,我目前都還不敢買。」
    拓展新的救援空間、購入醫療設備、乃至餵食照護,光是要維持基本的成本支出,一年平均就要花費 350 萬台幣。甚至因應新增的海龜救援業務,團隊也得再補足人力,從目前的 2 名專員配 1 名獸醫師,增加到至少有 3 名專員、2 名獸醫師。可他們沒時間等,那些擱淺受傷的海洋動物,生命正在不斷流逝,每分每秒都可能衰弱死亡。
    象哥想起小抹香鯨 Momo、想起那隻叫愚蘇的幼年瑞氏海豚;還有之前那隻因為失去同伴悶悶不樂,最後死在他們懷裡的瓜頭鯨。一個生命正在消逝,現場所有人努力想做點什麼,最後終究無能為力。整場任務結束,象哥拍拍年輕志工的肩,告訴她不要難過,他們已經盡了最大努力。「我不知道她是否接受,但坦白說,連我都不能接受。」
    那些無可奈何與無能為力,從來無法被調適。但如果這些年的經驗累積,能讓擱淺動物的精神和緩下來,提高一點存活機率;如果多了群眾支持,醫療救援可以更快速精準;如果這個救援站的成立,能讓民眾更愛護海洋,從此少一點海洋動物擱淺上岸⋯⋯,即便是再小的改變,都是能改變海洋動物命運的一線生機。
    全文轉載自群眾觀點,原文標題:【中華鯨豚協會專訪】前進擱淺救援現場──回歸大海前,人與動物各自掙扎
    即刻加入社企流網站贊助會員,擁有屬於你的永續資訊窗!
    閱讀文章
  • 退休主播轉行賣貢丸,助貧困者走完人生最後旅程

    退休主播轉行賣貢丸,助貧困者走完人生最後旅程

    群眾觀點/文:Jie
    氣溫 35 °C 的夏季午後,台北捷運士林站熙來攘往,一顆顆圓潤飽滿的貢丸也不遑多讓,頻頻滾動著吸引眾人目光。映入眼簾的這攤「主播楊中化爆漿大貢丸」,在 2015 年入選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報導推薦「台灣 40 種最佳美食」,參加世貿美食展時每日平均 500 人次排隊購買,還曾在團購網站創下 7 天熱賣 15 萬顆貢丸的銷售成績!賣著「爆漿大貢丸」的楊中化,過往還有一個身份是新聞媒體從業人員。
    離開待了 10 年的新聞媒體業,前電視台主播楊中化經營貢丸事業展開第二人生,更於 2023 年 7 月發起《跟著主播做好事─買貢丸、捐棺木》集資計畫、期望能寫下全台首例「群眾集資捐棺木」的紀錄,號召大家享用美味貢丸也發揮善心,一起幫助無親無依的貧窮弱勢,好好走完人生最後一程。

    離開電視台、走入菜市場,曾窮到「只剩 15 塊錢」

    曾是日夜奔走的新聞記者、也當過西裝筆挺的電視台主播,楊中化累積有長達 10 年的新聞媒體業資歷,卻在 2008 年遭官司纏身,儘管後來獲判無罪,他仍毅然決然離開媒體業、轉行到市場賣起貢丸。
    為什麼是「貢丸」呢?楊中化表示,自己的舅舅王梧清是新竹城隍廟貢丸老師傅,剛退伍那陣子他曾跟著舅舅擺攤叫賣,並從旁觀摩備料、調味、攪打等流程,學習如何一步步做出 Q 彈紮實的貢丸。後來舅舅罹患了肝癌,臨終前在病床上虛弱地問:「中化啊⋯⋯你要不要把這個手藝傳承下來?」,並留下一張手寫字條,上頭寫有製作貢丸會用到的各項材料配方比例。
    下定決心離開電視台後,楊中化努力翻找出那張舅舅留下的字條,無奈紙張早已遭蟲蝕而嚴重破損,關鍵字跡內容剩下一半。舅舅不在了,記憶中的貢丸滋味還回得來嗎?楊中化沒有因而陷入絕望,堅持以檜木桶手打貢丸、鎖住豬肉的香氣與肉汁,「為了要做出舅舅當年的貢丸配方,結果我大概浪費掉 3000 斤的豬肉,就是一直做、一直試,試了不行又一直試、一直改⋯⋯」甚至還找到連續多年向舅舅買貢丸的老顧客,邀請對方幫忙多次品嚐,才漸漸還原記憶中的好滋味。
    在汐止黃昏市場擺攤賣貢丸的第一年,儘管家裡兄弟姊妹、爸爸媽媽都有提供經濟支援,楊中化仍深深體會到創業艱難,「剛開始在菜市場沒有人知道你是誰,客人只會給你一次機會。在我最慘的時候身上只剩 15 塊錢,連吃飯錢都沒有——還好當時太太有一直支持、陪伴著我。」而後,有熟識的記者幫忙寫了一篇報導「電視台主播楊中化改行賣貢丸」,報紙刊出後獲得大量關注,開始有婆婆媽媽會特地前來攤位光顧、成為回頭客,楊中化的貢丸生意也越來越穩定,如今在台北已有 1 間貢丸工廠,4 個實體營業據點。

    親眼見「孤獨死」現場,10 年捐上百具棺木

    站在熱氣騰騰的大鍋前,楊中化神情認真、不怕辛苦也不喊累,拿起毛巾擦擦汗、下一秒繼續煮貢丸,「其實對我來說,我覺得我的麥克風就是在人群之中。因為我以前曾經是跑社會新聞的記者、採訪中心的社會新聞中心主任,我常常在做現場連線報導,習慣了風吹日曬雨淋。」楊中化回憶,他曾在颱風天與棚內連線,也曾經為了跑新聞連續 3 個月睡在派出所,每天回家只簡單梳洗更衣就再度出門,有時甚至還得借用分局的浴室盥洗。
    楊中化透露,這次之所以發起群眾集資、想要集結社會各界愛心來「捐棺木」,提案動機也跟自己的新聞工作經驗有關。多年前他還是一名社會線新聞記者,經常跟搭檔的攝影記者陶沛倫各地奔走、收集報導素材:「有次我們接到獨居老人死亡的消息,派出所警察也跟著一起過去,但門一打開,人在哪裡?找了老半天,後來我們才往後面防火巷抬頭一看,人就倒掛在那裡,可能死亡有一段時間了,都已經發出臭味。」
    楊中化提及此事仍記憶猶新、感慨不已,「原來這位獨居老人他沒有家人了,就是以前人家講的『鰥寡孤獨』、無依無靠,所以那時候連後事都沒有人來處理。」那天他結束工作後回到家裡和爸爸提及此事,楊爸爸一聽就問:「一具棺木需要多少錢?」並主動承諾要捐贈火葬棺木費用,幫助亡者安息。
    爸爸的以身作則,讓楊中化銘記在心——行善助人不是嘴上說說,而是在能力所及範圍內付諸行動。從那次之後,楊中化開始會不時存下手邊零錢、積少成多地捐款到台北市殯葬處;近 10 年來,他已捐出上百具火葬棺木的金額。

    全台首例「群眾集資捐棺木」,助艱苦人走完最後一程

    「其實現在棺木都做得非常精緻漂亮,有天主教的、佛教的、道教的形式,各式各樣都有。」楊中化表示,「以前古代就有一種觀念是說,一個人想要累積福報與陰德、想要改變命運,最快速的方法就是捐棺材。」若以道教、佛教信仰視角來看,捐贈棺木的行為背後,蘊含著眾生對於「人人都可以是功德主」、「人人都可以是活菩薩」的想望。
    「我爸爸以前是海軍上校,會幫忙人家造橋鋪路、建設地方,退伍後有時候去登山也會撿一些垃圾下山,有時候去海邊參加淨灘。爸爸在去年過世了,過世之前他也特別叮嚀我說,我們捐棺材這件善事,能夠做就繼續做下去。」聊到這裡,或許是思念起爸爸的聲音,楊中化眼眶微微泛紅,流下眼淚。
    這回發起《跟著主播做好事─買貢丸、捐棺木》集資計畫,楊中化打算每累積 500 包訂單就捐出一具棺木,希望平常前來購買「爆漿大貢丸」的顧客、團爸團媽們,也願意響應支持他繼續幫助貧困亡者。
    「我平常一個月頂多捐一具、兩具,我只是『小我』而已。我想把我的小愛化成大愛,希望能夠把這種公益善舉放大、放到最大。比如說,看這次我們可不可以捐出 100 具棺木?1,000 具棺木?10,000 具棺木?捐到北、中、南的政府單位殯葬處,幫助更多的人、更多的窮困家庭,走完他們人生最後一哩路,也完成我阿爸生前捐棺材的願望。」楊中化強調,台灣至少有 300 萬處於「貧窮線以下」的貧窮人口,或許日子不缺吃穿的人們難以想像,有一些家庭是窮到連人生最後一哩路都為錢所困——如果大家在享用台灣傳統美味的同時,也能一起參與關懷弱勢、擴大助人影響力,何樂而不為呢?
    無論是舅舅美味貢丸的手藝,或者爸爸二話不說捐錢助辦喪事的善舉,兩位長輩生前留下來的珍貴心意,楊中化都想好好傳承下去。
    全文轉載自群眾觀點,原文標題:吃貢丸幫助艱苦人!前主播楊中化號召群眾捐棺木,為貧困往生者辦後事
    即刻加入社企流網站贊助會員,擁有屬於你的永續資訊窗!
    閱讀文章
  • 從創作到陪伴,「多寶藝術學堂」讓藝術成為泛自閉症者與世界溝通的橋樑

    從創作到陪伴,「多寶藝術學堂」讓藝術成為泛自閉症者與世界溝通的橋樑

    群眾觀點/文:郁子
    位於關渡捷運站附近,步行大約 2 分鐘的距離,由林正盛與韓淑華共同成立,為泛自閉症青年打造的「多寶藝術學堂」,隱身於一條不起眼的小巷弄裡。這幢看似平凡樸實的老房子,已經培育超過 200 名泛自閉症孩子,在創作與生活中自在發光。
    訪談那日天空灰濛,眼前半開的門內流瀉暖光,隱約可見倒 V 型的展示架,擺有明信片、杯墊、帆布袋等文創商品。旁邊外牆上裝設方形燈箱,黑底背景亮著冰藍色字樣──「多寶學堂」。順著黑狗「韓寶寶」的叫聲,韓淑華從門後走了出來。

    美術系出身,因緣踏上自閉兒教育之路

    多寶藝術學堂成立於 2016 年,可韓淑華與學堂孩子們的緣分,最早得回溯到 20 多年前。
    因著報紙上的一則徵才廣告,大學美術系畢業的韓淑華,自 1997 年起在台北縣自閉症潛能發展中心,擔任自閉兒的美術老師。一路走來,她驚豔於泛自閉症者直接純粹、充滿生命力的創作風格;同時也看見他們因天生不擅表達、難以理解社會互動的規則,被貼上「怪異」、「沒禮貌」等負面標籤,成長過程中四處碰壁。(同場加映:成為家長的問題解決師——小人小學教學長林靖用藝術轉譯兒童語言,促進親子關係
    「後來孩子們都大了,有的還念到大學。可是下一步呢?這群喜歡畫畫的孩子,未來該怎麼辦?」思考許久,韓淑華決定為幾個從小看到大的泛自閉症孩子,打造一個專門的創作空間,讓他們有地方繼續畫畫。「正好當時我的學弟妹要搬離這裡。我和導演想著,這裡離捷運站很近,路線簡單,孩子自己也能走得到,便決定租了下來。」
    一邊說著,韓淑華邊帶著我們走向隔壁屋子,推開紗門走了進去。先前就不斷留意門口的樹緯率先迎了上來,趴在桌上休息的宏洋抬起頭;有著開朗笑容的怡初、神情靦腆的柏均與我們打招呼,于瑄則有些害羞地探出頭來⋯⋯

    創作,開啟孩子與世界的對話窗

    走過孩子們的座位,韓淑華細細介紹每位學員的創作──希望凡事「簡單就好」的樹緯,用獨特筆法詮釋大自然之美;怡初的畫是有聲音的,自然萬物在她筆下都被擬人化呈現;崇拜藝術家達文西的柏均,則以色鉛筆細膩描繪,寫實重現 20 歲那年,在法國巴黎看見的外國人。
    每一個泛自閉症者的個性與特質不同,有些人好奇,韓淑華是如何與這群專注活在自己世界的孩子溝通,引導他們進行創作?「韓老師在帶這些孩子,有個最大的優點──她從不急著告訴孩子:什麼是對的?什麼是錯的?應該怎麼畫?」林正盛說。即便決定好主題,藝術創作仍是自然隨心;泛自閉症者不擅與人交流,可他們對外在世界的認識,以及內在的想法情感,可以透過藝術媒介來表達。(同場加映:專訪星兒紀錄片導演林正盛:生命有多麼地差異,就有多麼地美麗
    「就算是同樣畫一棵大鐵杉,大家的呈現方式也各不相同。」韓淑華分享,泛自閉症孩子各有其特質喜好,那是她引導創作時最重視的事。「他們看出去的世界相對狹窄,也常有自己堅持的固著行為。但如果能把那個行為,變成創作的一部分,那會是很有力量的。」
    想到小時候痛苦的學習經驗,林正盛感慨表示,其實一般孩子也該這樣帶。「很多時候,你會覺得老師是我們的一道牆,我們要推倒那道牆,才能找到自由。」可教育怎會是如此?學習或許本身就伴隨一點限制,卻不是要讓人反抗扭曲。「讓孩子做喜歡的事,必要時候給一點壓力,幫助他們去學習、長出自己的模樣,這才是多寶藝術學堂想做到的事。」

    回應生活創作需求,兩度擴展新空間

    2016 年初成立,多寶藝術學堂只有小小的 20 坪空間。後來為了給學員們更安穩獨立的創作環境,加上持續有家長希望將泛自閉症孩子送來上繪畫課;團隊在眾人協助下,陸續於 2018、2020 年擴展了另外兩個營運空間。
    「最一開始 5 個孩子是面對牆壁,大家就坐在各自的桌子前畫畫。」回想起過往情景,韓淑華笑嘆,當時想辦個小活動,都要動桌搬椅地移空間。重點是,不只泛自閉症孩子在此創作,團隊成員也會在此辦公開會、接待外部訪客,聲音上難免相互干擾。
    「泛自閉者面臨的困難,還有家長的擔憂情緒,這些事情聽多了,其實會引起孩子不必要的擔心,混淆他們很單純的心靈。」韓淑華頓了頓,「我還是希望他們單純做自己就好。」
    空間擴建之後,原先的 20 坪小屋被稱為「多寶 1」,除了對外展示泛自閉症孩子設計的文創商品,也是團隊成員主要的行政辦公區。位於對街二樓的「多寶 2」,是一個小而美的展覽與活動空間;孩子們若有單獨會談的需求,這裡也有個小隔間可使用。至於「多寶 3」,目前則是多寶學員們主要的創作空間。
    每天早晨,柏均會先為大夥兒打開多寶 3 的鐵門,再到多寶 2 抱抱學堂裡的兩隻貓咪,幫忙清理貓砂、替花草澆水。怡初充滿元氣地和大家說早安,與宏洋分工掃拖地;樹緯將資源回收分門別類,博為則用撢子拂去環境灰塵。完成各自負責的整潔工作,大家就回到座位上開始創作。

    多一點練習,生活中也有小小成就感

    「來多寶畫圖對孩子而言是開心的,那是他們熟悉的日常工作。相較之下,他們在生活上累積的成就感卻非常薄弱。」韓淑華舉例,比如澆花、掃地、洗杯子⋯⋯這類看似基本簡單的工作,泛自閉症者都需要長時間學習,慢慢累積經驗。因此,多寶藝術學堂開始教孩子們如何做家事,逐步建構生活能力。
    「其實這樣也比較得人疼啦。」林正盛感嘆。想起以前,柏均總是吃飽飯就把碗放在桌上,人就離開去做自己的事。後來發現他不會洗碗,林正盛便花了一個多禮拜教學示範。在多寶,孩子們嘗試自己沖咖啡、幫忙澆花、一起組裝家具、採摘院子裡的香蕉⋯⋯,從生活中的大小事親自動手、培力訓練。
    「一件很簡單的小事,他們可能都要學習很多次。對父母而言,有時候其實自己做更快。問題是沒有人教,他們就不會照顧自己,那身邊的人壓力也會很沉重。」林正盛說。
    多寶學員于瑄的媽媽補充,泛自閉症者不擅「能力類化」,同樣的事情可能在家會做,出去外面卻不見得也會去做。「也有可能是一開始他們把自己當客人啦!」她頓了頓,「當孩子把多寶當成自己家,他就會知道自己應該要幫忙。我覺得這是他們很大的優點,養成習慣後,該做的事都會固定去做。」

    世界如此美麗:我來,我見,我畫下

    細心打掃後獲得滿足成就感,趁著倒垃圾時享受獨處時光;從生活家事乃至瑜伽、烹飪、沖煮咖啡等多元課程,多寶藝術學堂不僅想給泛自閉症青年安穩創作、生活學習的空間,更想帶這群孩子「走出去」。
    每年七月第一個禮拜,多寶孩子們會迎來他們最期待的活動——「寫生旅行」。2022 年,大夥兒一塊到嘉義阿里山看雲海,走進森林裡擁抱神木,欣賞達娜伊谷湛藍溪流之美;再往前還曾走訪蘭嶼、馬祖、澎湖等地,到苗栗看油桐花、旅宿花東收藏太魯閣的壯闊山景⋯⋯
    「出去玩一個禮拜,其實沒有大家想像中輕鬆。每天早出晚歸,還要揹著重重的畫架跟畫具。」話鋒一轉,于瑄媽媽神色溫柔,「可是于瑄每年都很期待。她很喜歡跟大家一起,就像畢業旅行一樣。今年她也一直在問韓老師,想知道寫生旅行會去哪。」
    所謂旅行,並非過眼即忘地走馬看花。旅途中新奇的所見所聞,透過寫生,將看進眼裡的景色印在心底,拿起畫筆勾勒描繪;或寫實或抽象,這群「目中無人也無景」的孩子,都會對走過之處留下印象。「羅馬凱撒大帝曾說過一句話:『我來,我見,我征服』;我們不是征服,是透過畫畫把風景收藏起來。」林正盛說。
    不只寫生旅行,包含後來推出的《關渡地圖計畫》、《獨立咖啡店探訪計畫》,都是想透過外在環境的轉換刺激,輕輕推動孩子向外走去──山川海洋、城市街景,每一次心有所感,眼前所見便有了抽象的心境感受,都是生命底蘊的持續累積。

    永遠的學校,不是要孩子遠離社會

    透過繪畫、音樂、舞蹈、文學等藝術媒介,多寶藝術學堂持續引導泛自閉症孩子發揮潛能,透過創作表達心中所想。其中有 5 位學員,目前已發展為多寶的「專職藝術家」,以他們喜歡且擅長的藝術創作,踏出自立生活的第一步──作為孩子們「永遠的學校」,團隊並非是想將孩子納入羽翼、嚴實保護。反之,他們更想成為孩子與社會之間的橋樑。
    林正盛舉例,每回多寶到外面辦畫展,韓淑華都會邀請孩子們上台,透過問答的方式,讓他們介紹自己的畫。「樹緯爸爸不只一次跟我講:『樹緯就不會說,不要讓他說』。他總覺得不體面,講得零零落落,別人也未必想聽。」林正盛說。
    可講得好不好是其次,對泛自閉症者來說,對外展覽便代表自己的作品「有人欣賞」;至於上台發言,更能讓他們意識到「有人在聽自己說話」,從而建立起自我與他者之間的連結。「這個社會當然還是有很多的不友善。」林正盛想起先前的新聞,一位母親帶著自閉症孩子出門,卻被路人大罵沒教養,說孩子有自閉症就不要帶出來。「其實泛自閉症孩子才更需要帶出門!他有接觸這個世界,才能一點一點與我們增加溝通。」
    韓淑華表示,這也是為何此次選擇群眾集資──泛自閉症孩子的外貌與他人無異,他們內在的困境卻難以被人直觀理解;民眾想幫忙,可能也不知該如何是好。募集空間營運經費之餘,他們更希望大家能經由多寶藝術學堂,對泛自閉症者產生好奇;有了更多的認識理解,這個社會或許就能少一點誤會歧視。
    「泛自閉症是一輩子的事,或許能慢慢被調整,卻不會有所謂的『治療好』或『痊癒』。」林正盛說。「可是你說他們特殊,我們每個人生來也都是獨一無二的個體呀。比起疾病,我個人將它看作生命的差異──就是跟我們不一樣的人嘛!」

    延伸未來想像,一起把路走得更長

    訪談進入尾聲,外頭開始飄起細雨。門口燈箱上「多寶學堂」的字樣,在漸暗的天色中安靜發亮──那是多寶學員于瑄,一筆一畫寫出來的字。
    「假如當年沒有遇見韓老師,于瑄畢業後大概就是到『小作所』之類的機構,每天做著她沒興趣、可能也做不來的工作吧。」于瑄媽媽有感而發。關於孩子的未來,以前她其實不大敢細想。可看著于瑄在多寶學習成長,其他年齡更大的學員,也在這裡好好地工作生活,她的心情也逐漸踏實。「現在好像,敢對往後的日子多一點想像。大家一起走,也許就能走到更遠的地方。」
    道阻且長,行則將至。林正盛想起某天下午,多寶孩子們對他說的話。「宏洋向來話少,但他看著我翻土種菜,坐在小板凳休息,忽然間對我說:『林正盛老了』、『林正盛老了』。」更令他意外的是,屋裡幾個孩子聽到動靜,彼此討論了一陣,最後柏均走了出來對他說:「林大哥,你跟韓老師都要 80 歲才能退休喔!」
    林正盛當下愣住。原來,孩子們也擔心,哪天多寶會就此不見。人生邁入 65 歲,林正盛確實在考慮找人接手,持續經營多寶藝術學堂。他分享心中願景──想找塊地,蓋一間永久的多寶學堂;一個能支持泛自閉症者生活創作、功能更完善的家。「我們且戰且走吧!」韓淑華說,「多寶一直以來都不是很有錢,但每一步好像都剛好有個因緣,幫助我們做到很多事。」
    全文轉載自群眾觀點,原文標題:泛自閉症是一輩子的事──從創作到生活陪伴,「多寶藝術學堂」想作孩子永遠的學校
    當 ESG 成為企業顯學,企業倫理課如今是許多大學必修學分,更是進入職場的必備關鍵力。即刻閱讀專題,一起發揮社會影響力!
    閱讀文章
  • 「父母年老離世,身心障孩子怎麼辦?」專訪育成社福基金會

    「父母年老離世,身心障孩子怎麼辦?」專訪育成社福基金會


    邀請你成為社企流網站贊助會員,共創你想看見的社會改變!
    群眾觀點/文:郁子
    女人生產宛如走鬼門關,忍受劇痛以命相搏,只求孩子生下來能健康平安。可接下來大半輩子的養育之路,更需投入大量金錢、時間、精神體力;尤其家中孩子若有身心障礙病症,家長將背負更沉重的照顧壓力。
    根據我國內政部與衛福部統計,2022 年台灣總人口數為 23,264,640 人,身心障礙者的人數則超過 119 萬,相當於每 20 人中就有 1 人患有身心障礙病症。其中有部分家庭經濟條件不佳,或者連父母本身都是身心障礙者,想要撐起家計、給孩子完整照顧,一切都變得加倍困難。
    秉持著「父母深情.永不放棄」的精神,由一群障礙者家長共同成立的「財團法人育成社會福利基金會」,發展至今近 30 年,平均每年服務超過 3 萬 5 千名身心障礙者及其家庭。2023 年團隊新推出《身心障礙者終身照顧計畫》──不僅著眼於餐食溫飽、行動照顧,更要助身心障礙者好好生活、工作就業,從 0 歲到終老,給予愛的無悔守護。

    整合跨領域專業,提供全齡、全方位照顧

    育成社會福利基金會最初是由台北市智障者家長協會及社會大眾,於 1994 年共同籌募基金成立。其董事長為前立法委員陳節如,一位腦傷孩子的母親;因為在照顧過程中,發現台灣特殊教育與身心障礙者服務的種種困境,她找來境遇相同的障礙者家長,共同籌組智障者家長協會,全力為身心障礙者爭取權益。(同場加映:3 部 Netflix 影集推薦!一同感受身心障礙演員的魅力
    一路發展至今,育成社福共有超過 900 位教保員、生活服務員、社工、護理師、心理諮商師⋯⋯等專業人士加入,為身心障礙者提供「早期療育」、「機構式服務」、「社區式服務」、「身心障礙就業」等服務;依據個案障別、障礙程度不同,每種服務還有細分不同的照顧模式。
    育成社福基金會事業部總經理吳幸芳指出,團隊最早是專為那些生活無法自理、家人也無力照顧的中、重度身心障礙者提供服務。日間照顧之外,若家屬需要進一步支援,團隊也有提供「全天候住宿」、「老憨兒終老照顧」等服務。光是 2022 年,這項服務的累積個案就超過 3 千 5 百件。「成人照顧的機構式服務,一直都是我們投入資源最多、照顧負擔也最大的項目。」
    「後來我們發現,很多身心障或發展遲緩的幼兒,可能在 0 歲時就有相關症狀。這些其實可以透過身體復建、語言學習、視覺矯正等訓練及早改善。」吳幸芳分享,育成社福的早療服務是針對 0 至 6 歲的身心障礙或遲緩兒;除了在機構復健訓練,必要時,教保員與社工也會到幼兒園入班觀察,或到府提供早療服務。
    無論是以哪種模式進行,育成社福的跨領域專業團隊將評估孩子的基本認知、現有能力,以及家長平時與孩子的相處狀況,個別規劃照顧及訓練方式。「孩子幾點該起床睡覺、何時得吃飯,我們會以家庭作息為本位擬定策略,盡可能讓照顧者容易執行。」育成社福基金會社工組組長李亭誼補充。(同場加映:如何理解不一樣的孩子?羊羊老師設計手遊,號召千人體驗特殊生世界

    打造友善職場,助身心障礙者找回自信

    隨著照顧對象逐漸成長,身心障人士的就業困境也隨之浮現。為此,育成社福承辦政府職業重建服務──工作能力較佳者,在評估核可後,會被轉介到一般職場;其他工作能力不足但有就業意願者,可以到育成社福經營的「庇護工場」,像一般上班族工作領時薪,維持生活基本開銷。
    「我們洗車中心就是育成社福的其中一個庇護工場,目前共有 28 名身心障礙員工、8 名一般幹部。」育成社福洗車中心站長鄭育明介紹,「之前有個 30 幾歲、輕度智能不足的員工小任,剛來的時候學習意願薄弱,判斷能力也非常差,連父母都不太能認得。3 個月後,這孩子已經能與客人正常交談,甚至主動推銷商品。」
    之所以能有此成效,一來是因為正式上工前,團隊會依照每位身心障礙員工的能力、興趣、障礙特質,量身打造專屬的職前訓練,盡可能降低他們對陌生環境的恐慌;二來是因為小任的母親用愛陪伴,知道孩子認不得人,便每天陪小任到洗車中心上班。工作內容是什麼,她自己學會了,再一點一點教兒子。
    「父母對子女的感情之深厚,真的令人動容。」鄭育明感慨。身心障礙者在學習記憶上,比起一般人更需投入時間與心力看顧訓練,照顧人員也得持續調整教學方式。然而,即便進度緩慢,這些不厭其煩的叮嚀教導,點滴累積都不是徒勞。「像之前小任媽媽心疼孩子,勸他休息幾天,結果反而是小任不願請假。」
    「說是要過年了,來洗車的人多,現場人手會不足;他想跟同事一起上班,幫客人服務。」鄭育明感動地說。對一般人而言簡單尋常的小事,身心障礙者可能花上數個月都學不會,甚至得搭配輔具才能做到。但他們,還是在充滿挫折的工作中,努力找到生活重心與自我認同。知道自己也能被讚賞、被肯定,無論上下班都是滿臉的笑容。

    養育深情如父母!用愛守護成長、照顧終老

    除了機構照顧及就職訓練,育成社福也在近 10 年開始發展「社區式服務」,協助身心障礙者在社區內獨立生活。比如住家附近該去哪裡買菜,怎麼坐公車、搭捷運,如何繳電話費等等;白天也可以到團隊經營的 7 間社區「小作所」,練習試做簡單代工,或者接受生活獨立的相關訓練。
    「我們最想解決的,還是這些家庭的照顧負擔。」總經理吳幸芳說。父母會老去,兄弟姊妹可能各自成家;那些能力不足以在外就業的身心障礙者,至少能透過相關訓練,學會如何照顧自己。而隨著時間前行,服務對象與其照顧家屬都步入老年,育成社福仍舊會是他們的安穩依靠。
    比如中度智能障礙的梅枝,在育成社福接受服務長達 19 年。當年父親過世,家中頓時失去依靠;梅枝的母親本身也是重度智能障礙患者,無法負擔家計,母女倆差點就要流落街頭。「後來她們被轉介到育成社福,母親得到了完善照顧,梅枝則到洗車中心工作,後來還進階到一般職場。」社工組組長李亭誼回憶,「當時還有教她如何管理金錢,幫她安排適合的休閒活動。」
    由於年紀漸長,身體機能退化,梅枝後來轉而到育成社福的小作所做代工。然而,考量到其健康狀況,目前團隊已將其轉至日間照顧機構,讓她接受專業的安養照顧。「假日時,梅枝還是會參與我們安排的休閒活動,也時常到南港養護中心探望媽媽。」
    隨著每位服務對象的階段狀態、工作能力、生活需求不同,育成社福結合跨領域專業,開展超過 10 種服務型態,說到底只為了一項使命──從 0 歲到終老,在生命不同階段,給身心障礙者當下最需要的照顧和支援。

    集資支撐營運,盼助身心障礙者安穩前行

    育成社福基金會成立至今,服務過上萬個身心障家庭。舉凡唐氏症、自閉症、多重極重度障礙⋯⋯,社會中最沉重、最難照顧的一群人,在此重新找回安穩生活。超過 230 個服務個案,在此接受服務長達 10 多年;其中有 50 位更是待了 20 年之久。梅枝母女並非特例,即便是弱勢中的最弱勢,團隊仍會盡可能伸出援手。
    「我們的社工會先幫他們申請政府補助。如果照顧費用還是不足⋯⋯」吳幸芳苦笑,「坦白說大部分都不足啦!這個成本向來就是由我們來承擔。」
    過往由於社會大眾善心支持,在資源量能與床位充足的情況下,他們總是能幫則幫。可近幾年 COVID-19 疫情衝擊,詐騙橫行也影響民眾捐款意願。最關鍵的是,身心障礙者正持續老化──這意味著,他們的經濟狀況會越來越差,也需要更多人力、輔具照顧支援。從營養補給品到拋棄式紙尿褲,各項成本持續上升,育成社福正面臨近 5 年來最嚴峻的營運困境。
    「本次發起《身心障礙者終身照顧計畫》,主要是希望透過群眾集資,找到更多新朋友認識我們、支持我們。」吳幸芳補充,集資所得將投入到現有的 7 間照顧機構,第一階段盼募集 300 萬台幣,用於廚房器具、食物處理機、電動移位機、洗澡床、輪椅等多項設備,助身心障礙者能維持基本生活、持續接受照顧。
    如果有選擇,沒有人會希望自己的孩子有身心障礙。可有時造化弄人,家長再悲傷也得堅強,陪孩子好好走下去。延續「父母深情,永不放棄」的精神,邀請讀到這裡的你,共同支持集資,為更多身心障孩子種下生命轉機,也助照顧家屬卸下肩上重擔。
    全文轉載自群眾觀點,原文標題:「父母年老離世,身心障孩子怎麼辦?」血緣之外深情守護,專訪育成社福基金會
    即刻加入社企流網站贊助會員,擁有屬於你的永續資訊窗!
    閱讀文章
  • 月經的不同想像,台灣女性的生理用品革命進化史

    月經的不同想像,台灣女性的生理用品革命進化史

    群眾觀點/文:郁子
    近年來,各國政府逐漸重視「月經平權」議題;在肯亞之後,加拿大、印度、馬來西亞、哥倫比亞、澳洲等國,紛紛取消女性生理用品的相關稅賦;蘇格蘭《生理用品免費法案》更在 2022 年 8 月正式上路,成為全世界第一個全境免費提供女性生理用品的國家。
    無獨有偶,台灣月經平權發展也於 2022 年迎來全新里程碑──亞洲史上第一場「月經狂歡節」,5 月在台灣熱鬧登場;以月經為主題的實體博物館「小紅厝 The Red House」亦在 6 月正式開幕。台灣第一款月經碟片產品「月釀碟片」,更於 8 月上旬集資超過 2 千萬台幣,在近萬人的熱烈支持下成功問世。
    一路走來,無論是開拓女性生理用品的多元選擇,或是推廣月經教育的活動計畫,我們都能看見來自群眾集資的能量流動,逐步推進月經平權向前發展。以下就跟著《群眾觀點》回顧過往,細數那些由台灣人共同走出的「經事紀錄」!

    月經並非女性原罪!早在月亮杯之前⋯⋯

    談論月經平權之前,讓我們先回到最源頭,了解「月經不平等」的兩大討論面向:
    • 月經汙名化:係指傳統社會迷思或宗教習俗,常將女性「生理期」、「經血」、「生理用品」等相關事物,視為汙穢、不祥、羞恥的存在,導致女性在社會中遭受不平等地壓迫或對待。比如傳統習俗規定女性月經期間不能進廟、拿香拜拜;早期在尼泊爾、印度、日本甚至還有「月經小屋」,要求女性經期間應自我隔離,不得將「厄運」帶進家門。
    • 月經貧窮:部分弱勢女性受限於經濟條件,或者缺乏可穩定取得生理用品的管道,月經期間只能減少生理用品的更換頻率,或者以衛生紙、抹布、毛巾、樹葉等其他物品代替;不僅身心健康受影響,嚴重者甚至無法正常上學工作。此外,許多女性對於性、月經、身體、生理用品等相關資訊,缺乏正確而完整的理解,在知識層面呈現貧窮狀態,亦為該項議題之討論範疇。
    除了社會環境不友善,早期台灣也不比現在,市面上有衛生棉、棉條、布衛生棉、月經內褲、月亮杯⋯⋯等多種品項與品牌可選。自 1960 年代引入衛生棉後,台灣生理用品市場過了 50 年,才有本土棉條品牌問世──2010 年,有「月經一姐」之稱的凡妮莎,在台成立第一個塑膠導管式的衛生棉條品牌「凱娜」。
    在此之前,一般藥妝店除了拋棄式衛生棉,僅有一兩款指入式棉條可選。礙於法規限制,用不慣這兩類產品的使用者,當時僅能改用布衛生棉,或私下找國外代購棉條,違法請人寄送來台。

    凝群眾之力,台灣生理用品持續革新

    隨著 2014 年,衛生棉條產品可合法在網路、郵購通路販售;2015 年,凱娜棉條創辦人凡妮莎發起《台灣月亮杯》募資連署計畫,自行開發台灣第一個月亮杯。由於「月亮杯」屬於二級醫療器材,當時台灣也沒有廠商自行生產或從國外引進販售;凡妮莎歷經重重挑戰,耗時 20 個月終於在 2017 年完成出貨、讓月亮杯在台合法上市。
    作為台灣群眾集資史上第一個女性生理用品,這場集資的重要性,絕不僅僅是讓台灣女性多一種生理用品可買。因為有凡妮莎與支持集資的 7437 名贊助者共同開路,從此往後,國內外月亮杯產品,無須再通過漫長的臨床實驗、挑戰衝撞法規,在台合法上市的門檻大幅降低。更是這場集資,凝眾人之力連署修法,2017 年 3 月成功推動月亮杯網購合法化。
    2018 年,台灣生理用品團隊「望月女子谷慕慕」(團隊名稱現已改為「谷慕慕 GoMoond」)推出預購活動,為台灣帶來第一件月經內褲──「吸血月亮褲」,為不敢嘗試置入式生理用品的族群,帶來不同的生理期新選擇。此後,台灣群眾集資產業也出現「運動月亮褲」、「紅紅褲」、「加拿大 Aisle 吸血內褲」、「安月褲」、「月動褲」、「蜜秘褲」等多款月經內褲產品;就連過往鎖定拋棄式衛生棉、衛生棉條市場的靠得住 Kotex,以及日本服飾品牌 UNIQLO,2022 年亦各自在台灣推出品牌首款主打「吸血功能」的月經內褲,市場樣貌漸趨多元。
    與此同時,「布衛生棉」、「拋棄式衛生棉」的愛用者,也透過群眾集資擁有更多樣的產品選擇──其中,由台灣研發生產,主打零著感、零車縫、好清洗的「好好棉」布衛生棉,2021 年共獲得 7290 人次支持,累積金額破千萬台幣。台灣團隊 SHES、悄悄話 Dialogue 也透過集資開發,提供市場更友善環境與身體的拋棄式衛生棉產品。
    2022 年,凡妮莎再度啟動集資,為台灣帶來第一款月經碟片產品──「月釀碟片」。該集資計畫上線第 10 天,累積金額即突破千萬台幣,不僅是全台最快集資破千萬台幣的生理用品;最後也以 9697 人次支持、累積 20,453,939 台幣的好成績,刷新台灣生理用品集資之贊助人次、集資金額最高紀錄。

    不只公開談,月經也能成為熱血狂歡

    除了新式生理用品的變革進化,許多團隊也嘗試透過不同方式,集資推廣月經教育。比如 2019 年,由月亮杯集資團隊推動的《女子選手應援包》校園生理期教育計畫,將內含多種生理用品教具的「女子選手應援包」,送進全台體育院校,盼為更多女學生選手建立正確月經知識。
    在紙本出版領域,近幾年台灣群眾集資曾出現不少性教育教材,其中像《阿光小芸日常的嘰哩呱啦》、《西斯的 101 號房間》,皆有特定章節介紹「月經」,後者還會從文化故事、社會迷思等面向進行延伸討論。2022 年,谷慕慕團隊也集資出版《從零開始打造月經平權》生理專書、《來去子宮!》月經教育漫畫書,結合公益贈書活動,將月經知識送進校園。
    2022 年 5 月,由谷慕慕 GoMoond 集資籌辦的「月經狂歡節」,入口處有設置一座大型的陰部裝置藝術;邀請觀展者實際走入女性體內,身歷其境感受月經的生理奧妙。同年 6 月,小紅帽亦在台北開設實體月經博物館「小紅厝 The Red House」,以身體為題、月經為名,結合各種藝術展品、個案故事分享,開放大眾免費入場參觀。

    資金挹注之餘,與社會展開月經對話

    回望過去,自 2015 年以來,台灣群眾集資產業共有 19 個月經相關集資計畫,其中有超過 7 成為生理用品。其中像台灣月亮杯 (後更名為「月釀杯」)、月釀碟片,都是透過群眾集資,為台灣生理用品市場開拓全新選擇。這樣做的好處有二:
    其一,確保資金到位,市場反應達預期標準。直至今日,台灣絕大多數女性,主要還是習慣使用拋棄式衛生棉。而以凡妮莎推出的「月釀杯」、「月釀碟片」來看,這兩種置入型產品,當時都是台灣市場未曾出現過的新品項,無法確認是否有「足夠少數」的群眾支持,投入風險極高。
    此外,凡妮莎曾在 facebook 提及,由於凱娜主力販售的商品是拋棄式棉條,當年公司內部並不贊成她做月亮杯──同為置入型生理用品,月亮杯的潛在客群,絕大部分都是棉條使用者。一只月亮杯可重複使用 10 年,等於在此期間,使用者無須持續回購棉條,自家公司的獲利空間將大幅縮減。「無論月釀杯或月釀碟片,我都沒辦法貿然用公司資金來投入;這時候,群眾集資就是很好的做法。」凡妮莎過去接受《群眾觀點》訪問時表示。
    其二,藉由集資溝通,推廣月經平權。群眾集資本身便是一種倡議行銷的管道,過往無論凱娜或谷慕慕團隊,均曾在發起生理用品集資時,多次推廣「生理用品選擇權」的概念,希望整個社會能「重新看待生理期」。雖然月經教育需要長期耕耘,難以在短時間內看出具體成效;但藉由集資頁面顯示的「累積金額」、「贊助人次」、「集資進度條」,群眾匯流的力量得以具象,凝聚更多支持議題的人看見彼此,也有機會帶動同溫層以外的族群關注此事。另外,像《月釀碟片》集資計畫還有額外推出公益方案,期待集眾人之力,投入更多女孩賦權相關的倡議推廣。
    透過集資多管齊下,當越來越多女生能跨過尷尬恐懼,了解身體內部構造與生理現象、意識到原來生理期不只有單一選擇與體驗、甚至能與他人自然大方地討論月經;整個社會將更加理解「月經」的本質,自然有助於去除其過往污名與負面標籤。

    消弭月經貧窮!全台校園提供免費生理用品

    由於許多團隊在前方開路,加上社會大眾共同參與,近幾年,我們看見這股能量如滾雪球般持續壯大,吸引企業、學校,甚至政府加入,共同推進月經平權:
    比方說,2021 年以來,靠得住 Kotex、愛康、康那香等衛生棉品牌,皆曾攜手地方政府投入公益,協助免費提供生理用品、推動月經平權計畫。同年 9 月,國立台灣大學攜手非營利組織小紅帽,開設全台首堂月經通識課《月經:理論、思潮與行動》;12 月,新北市政府與凱娜、不會教小孩行動聯盟合作,在板橋裝設兩台「多元生理用品放送機」,讓有需要的女生們能免費領取生理用品,應付突如其來的月經需求。
    在法規政策面向,我國立法院已於 2020 年一讀通過《加值型及非加值型營業稅法》第 8 條修正草案,開展對「月經稅減免」的議題討論。2021 年,台南市政府推動《登月計畫》,為弱勢家庭女性、偏鄉女學生提供免費生理用品。台北市政府同年也在 5 所國中試辦《生理用品供應計畫》,2022 年更與超商合作,提供北市國中女學生每月 200 元台幣的生理用品補助金。
    在劉世芳、范雲、賴品妤、林宜瑾、陳秀寶、何欣純、王婉諭、張廖萬堅等立法委員的推動下,2022 年 11 月,教育部承諾自 112 學年度起,全國各級學校及教育部所屬場館,皆需提供免費多元生理用品──意即未來,不只拋棄式衛生棉,全台校園還有機會免費供應衛生棉條、布護墊、布衛生棉、月經內褲、月亮杯、月經碟片等多元生理用品。
    遙望地球另一端的蘇格蘭,也是 2018 年先從學校端切入,推動免費提供多元生理用品,後續才進一步擴大施行場域至蘇格蘭全境。台灣已經踏出關鍵第一步,但若要效仿蘇格蘭,將目前政策由學校推展至全國,必然需要多方縝密地考量,並制定完整的配套措施。這不單單是政府能努力的事。集群眾之力,你我都有機會加入支援、共同推進,讓台灣走向月經平權的腳步更快、更穩健。
    全文轉載至群眾觀點,原文標題:【2022 年報】第一個月亮杯之後,群眾集資如何推動台灣月經平權?
    2023 社區一家【全民社造行動計畫】徵件中,有機會獲得最高 50 萬獎金,即刻投件

    閱讀文章
  • 傳統台味全新感受!5 個提案,讓學台語更好玩

    傳統台味全新感受!5 個提案,讓學台語更好玩

    群眾觀點/文:郁子
    有人說,想學好某種語言,最快的方式就是到該語言環境生活一段時間。也就是說,想更了解日語,你可以直接到日本住一段時間,或者試著將手機、電腦的顯示語言調成日文,看動漫、追日劇、聽日文歌,從日常生活自然學習吸收。
    可台語呢?當我們已身在台灣,卻對本土的語言逐漸陌生;如何才能讓新世代認識、學習、感受台語文的獨特魅力,講出道地流暢的鄉土話?
    根據《國家語言發展法》,2022 年 8 月起,「本土語言」將列入全台國高中的必修課程,讓孩子有更多時間接觸母語。而近幾年,不少民間團體也嘗試透過群眾集資,邀請更多人共同推廣台語學習,傳承珍貴的土地文化。
    神霄 Sîn-siau」是一個以台灣文化為創作背景、以台語進行直播的 Vtuber 團體,2021 年在群眾集資的支持下正式出道。其成員包含黃虎將軍、石頭公、天上聖母、月下老人等 4 位神明的代理人,以及傳說中的枉死烈婦陳守孃;藉由數位媒體的行銷包裝,讓全球觀眾更認識台灣本土的語言文化。
    不過 2022 年 4 月,神霄團隊發布「初代活動休止公告」,宣布由於人事異動問題,第一代神明代理人目前已終止出道。「這絕非神霄宮及台語文化創造的終點。」團隊強調,他們仍會持續推出台語相關創作,也計劃藉由免費手遊、app 的形式,呈現 5 位神明代理人的故事;期望將來,能再推出全新的神明代理人角色。
    以台灣鄉民常說的「工三小」(註:正確寫法為「講啥潲」)為名,2019 年成功吸引 600 多人支持的《Kóng Sánn Siâu》桌遊,是一款全程需以台語進行的陣營對抗遊戲,適合 4-8 人遊玩同樂。
    根據集資頁面資訊,玩家在遊玩過程中,需不斷以台語進行提問。每張牌卡都有附上台語羅馬拼音,實在念不出來,也可以用掃描說明手冊中的 QR Code,讓手機教你正確讀法;主打「不會說台語也能玩」、「邊玩邊笑台語也會越講越順」,集資結束後團隊有開放蝦皮賣場進行限量販售。
    《虎爺總鋪師》以「台語學習」為核心設計,適合 6-12 歲的國小生遊玩。遊戲內容從 108 課綱出發,跳脫單一科目知識,以生活化的詞彙結合在地文化設計。考量學習程度差異,遊戲卡牌還有 3 種難度,為低、中、高年級學生提供適當的娛樂性及挑戰性。
    歷經一年半開發設計,《虎爺總鋪師》於 2022 年 1 月成功集資,達標遊戲製作門檻。為推廣母語學習,團隊也在集資結束後,宣布捐贈 117 包《虎爺總鋪師》給全台國小台語教師。根據官方公告,集資訂單已於 2022 年 5 月全數出貨完畢,產品目前尚無公開後續販售管道。
    《奇幻!真台灣》台語兒童有聲繪本收錄了 3 個與台灣土地相關的兒童奇幻故事,全書內容皆附台語漢字及羅馬拼音;影音版本則由台灣聲優林芳雪主講,並邀請長期關心本土文化的作家黃越綏、台語歌手謝銘祐、立法委員林昶佐共同獻聲。
    集資頁面提及,「不想孩子忘記爸爸的語言」是作者章世和創作此讀本的初衷;期望讓即將失傳的古早謎語、在地故事,伴著台語成為下一代的成長記憶。此集資計畫已於 2021 年 10 月結束,目前在博客來、誠品、momo 購物網等線上通路均有販售。
    奇異果版高中台語課本是由 6 位深耕台語文的教師攜手打造,由於 2022 年 8 月起,本土語言將納入高中必修課程;奇異果文創盼為孩子打造一套全新教材,幫助他們「從思辨中學台語,從台語認識台灣文化」,重新認識台語及台灣文化之美。
    與一般教科書相比,此套教材揉合台灣文化的不同面向,選文也相對現代化。比起過往的台語教育,這本教材將帶孩子面向未來──透過文學文化、課文朗讀、句型練習、寫作練習等不同面向,搭配數位影音教材,讓台語再次進入青年世代的生活。
    《奇異果版高中台語課本》集資計畫預計持續到 2022 年 6 月中,除了自用收藏,贊助者也可將此套教材捐回到高中母校,讓學弟妹們擁有更紮實、有趣的台語學習體驗。

    ​傳統台味全新感受,群眾集資玩出新創意

    當青世代的使用比例越來越低,台語的生命也正逐漸凋零;「語言傳承」、「文化延續」無疑是重要議題,但改變的關鍵仍是:如何讓年輕人有機會接觸、認識、甚至愛上一個過去不熟悉的語言?
    觀察上述提案,除了強調「台語推廣」,或多或少都結合了在地文化風俗、傳奇故事、民間信仰⋯⋯等「台」味十足的內容元素,以舊時語言詮釋傳統經典。可在此之外,我們也看見許多團隊嘗試創新,除了透過群眾集資跳脫框架,更以有趣新潮的媒材包裝,讓母語學習不落窠臼。
    隨著 2022 年 8 月新制正式上路,教育現場必然迎來新的轉機與困境;作為體制外的後援,群眾集資產業未來又會出現哪些有趣提案,持續為台語、客語、原住民語等本土語言創造生命傳承的全新可能?《群眾觀點》將與你一同持續關注。
    全文轉載自群眾觀點,原文標題:台語不能亡!群眾之力來相挺,這 5 個提案讓台語學習更有趣

    每個在地行動,都能為永續發展盡一份力。社企流攜信義房屋推出最新專題《社區永續家 2.0》,帶你看台灣各地的社造者,如何接軌國際、實踐永續目標! 
    閱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