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企趨勢/打造平等夥伴關係
經濟日報/楊珮玲(2015年2月26日)

營利企業攜手社企 創雙贏

什麼是牽引良好的夥伴關係的動力?是平等、尊重、專長互補、還是目標一致?來自不同天地和背景的人,要如何跨越彼此的相異才能走到相同目的地?
隨著想做公益的營利企業增加,營利企業和非營利組織(NPO)或新型態社會企業合作的機會也愈來愈多,不同企業採取的方式也常迥異。有些採取單向的物質、金錢或人力支援,有些則進行合作或共同計畫。
但雙方來自不同背景,擁有不同思考模式,要如何才能達到平等夥伴關係來創造雙贏局面,正考驗著許多組織經營者的智慧。

從採購變共同開發

日本化纖大廠帝人公司(TEIJIN)與致力難民災民救援的NPO「和平風日本」(Peace Winds Japan,PWJ)過去建立的合作模式,可說充分活用雙方專業與創新力,成為開創跨業界對等合作模式的雙贏案例之一。
一個日本新幹線內的車廂廣告,是開啟雙方並肩奮鬥故事的開端。
PWJ成立於1996年,致力於戰爭或災難以及之後的緊急救援與復興支援,也幫助建立災民難民能夠自立的相關事業。
2000年時,它一直在尋找材質輕、運送時體積小、但整體強度高的難民帳篷,卻一直苦於找不到合適的產品。
在一個偶然的機會裡,PWJ的人員看到了帝人在日本新幹線車廂中刊出的輕材質大型帳篷廣告,立刻覺得有合作的可能。
當時帝人的產品主要是針對大型活動而設計,與天然或周遭環境通常相當艱險的災害或戰爭附近現場需求有相當差異,如要符合PWJ的想法,需做許多研發和改變。
PWJ主動和帝人方面聯絡,先詢問相關可能性。經過商談後,帝人也顯示出高度興趣,雙方開始進一步討論合作的方式,同意以商業模式進行共同開發。
雖然形式上是商業合作,但進行方式又不純粹是顧客對企業,而更接近對等合作夥伴方式。
帝人了解對方NPO在經費上的處境,同時也認為未來開發出的產品有潛力應用到其他防災或工業用途上,因此最後決定新產品的研發經費由帝人負擔,PWJ則負責現場活動使用情形的實際測試與改善意見回饋,從使用者觀點的第一手資料提供帝人改進意見。

研發測試各司其職

由於雙方的目標極為明確,各自又擁有互補的專業知識和經驗(帝人了解材質特性和擁有高度客製化設計能力;PWJ則極為熟悉現場和使用者具體需求),透過密集的會議與反覆修正測試,最後研發出來的新式帳篷不僅強度更高,質材更輕,設計上也更方便運輸,在之後的許多國外救災和救難支援上發揮極大功用。
對帝人來說,開發產品過程中反覆實驗,讓其對材質運用、強度、不同設計產生的實際影響等有更深和更廣的了解,增強其研發速度和能力。同時產品能運用在比一般情形更嚴酷的災難地區,加上許多媒體的相關報導,在客戶心中,更進一步強化產品堅固的形象。
產品後來也擴大使用範圍以及客戶層,為日本國內許多防災單位、地方政府或企業採用。

擴大多樣協作範圍

對PWJ來說,由於其最了解研發出來的產品在實際使用時的注意事項和使用方法,之後帝人也委託PWJ做為這個產品擴大銷售時的主要銷售管道和負責產品說明,不僅增加PWJ的收入,對客戶來說也提供最佳的服務。
從這個第一號的大型合作計畫成功開始, PWJ更提升了其主動提案力和創新力,累積許多與企業合作時的經驗與知識,持續積極與各式企業合作,開拓更多樣化的合作模式,增加收益力和收入來源,活動範圍進一步擴展到全球26個國家和地區。
營利組織和非營利或社企組織之間的橋樑,是單向好還是雙向適合,要視組織的特性和目標。但如果決定採取合作方式,平等互惠是讓雙方合作能發揮最大效能的基本條件。
不過正如所有的商場合作一般,要能以平等關係合作,各自擁有的實力與專業知識是否能互補和加成是關鍵。
面臨愈來愈多元化的社會公益參與型態,不論是營利組織或是NPO,都值得投注更多心力強化自己的創新能力,以更靈活的策略考慮跨業界的新合縱連橫可能。
(作者是專欄作家,曾任美日國際金融機構專事行銷與國際事業企畫。長期旅日,現居美國。)
全文轉載自經濟日報

文章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