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hoto Credit:Kenny Eliaso on UnsplashPhoto Credit:Kenny Eliaso on Unsplash
台灣以 108 課綱為重心的教育體制中,與氣候變遷相關的資訊散落在國小到高中各學年的學科,並沒有以氣候變遷和永續發展為軸心,系統性安排與各學科整合,可見尚待時間發展。而在等待的同時,體制外已有一些教學方法或資源,可以支援現場教育。
低碳生活部落格/文:張寒瑋
隨著全球溫室氣體排放持續上升,伴隨而來的極端天氣事件頻率和強度也一直增加,面對氣候變遷所帶來的全球性挑戰,有品質的氣候溝通和氣候教育是幫助人們了解和面對氣候變遷影響的重要工具。

2025 氣候教育成必修,義大利這樣做

氣候變遷影響所及中,兒童與少年是最脆弱,衝擊時間也最久的族群,美國智庫布魯金斯學會(The Brookings Institution)的研究報告指出,若能在學校提升更多對環境的意識,越能在消費行為、能源消耗和廢棄物的減少上看到改變。因此,孩童在課堂上學習氣候變遷,從小具備因應氣候變遷的知識和行動能力,是建構淨零與氣候韌性社會的必要條件,這也是聯合國呼籲從 2025 年起,氣候教育必須成為所有學校必修課的原因。
儘管如此,目前實際在政府體制推動氣候教育的國家並不多。歐洲國家當中,義大利首先將氣候變遷與永續納入課綱。
義大利政府於 2019 年 8 月 20 日宣佈氣候緊急狀態,同時,為了履行國會通過的第 29 條法案,時任義大利教育部長菲奧拉蒙蒂(Lorenzo Fioramonti)宣布氣候變遷與永續和學校核心課程進行整合,作為公民教育的基本準則。
(氣候異常下,威尼斯因乾旱而使河運受阻。來源:Franco Scarsella 推特)
(氣候異常下,威尼斯因乾旱而使河運受阻。來源:Franco Scarsella 推特
義大利從 2020/2021 學年開始,依循課程綱要將環境主題導入小學、國中、高中和成人教育的必修公民課程,甚至連幼保課程也有相關教學導入。舉例來說,地理課程不再只是學習地名和地理位置,人類社會如何受到影響也成為授課內容。針對學齡較小的學生,義大利考慮使用童話故事模式,以不同文化的民間故事描述人類與環境的連結,中學生則會有包含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的實作課程。

柬埔寨高一到高三生,學氣候變遷也學解決方案

在亞洲,柬埔寨作為經濟快速成長,氣候脆弱度也高的國家,將氣候和環境教育當作推廣科學和科技的延伸軸線。在歐盟、瑞典和聯合國開發計劃署(UNDP)的支持下,柬埔寨於 2020 年將氣候變遷議題整合至新改訂的高中地球科學課程中,超過 50 萬名學生需要研修此課程。
除了學習影響氣候變遷的因素以及國家的脆弱度資料,高一到高三的學生也將學習關鍵的解決途徑和技術,以因應氣候變遷並減少溫室氣體排放。柬埔寨的教育部和環境部更聯手導入「生態學校」概念,作為一種讓青年和教育工作者更貼近環境和氣候變遷議題的手法。
(柬埔寨於 2020 年將氣候變遷議題整合至新改訂的高中地球科學課程中,超過 50萬 名學生需要研修此課程,圖為氣候教育課本照片。來源:UNDP Cambodia臉書)
(柬埔寨於 2020 年將氣候變遷議題整合至新改訂的高中地球科學課程中,超過 50萬 名學生需要研修此課程,圖為氣候教育課本照片。來源:UNDP Cambodia臉書
另外,柬埔寨氣候變遷聯盟(The Cambodia Climate Change Alliance, CCCA)在其支持的 15 個前導學校,額外提供進階版氣候課程,讓學生與教師一同實作,發展如植樹或是氣候智慧農業等氣候韌性專案。這種結合課堂教學和青年參與技術實作的氣候教育,不只有效因應氣候變遷,也是柬埔寨氣候教育的重要特色。
當然,不是所有的國家都能順利推動氣候教育,聯合國教科文組織(UNESCO)分析 50 個國家發現,只有 39% 的國家具備專注於氣候教育的國家層級法律、政策和策略,各國也只有 27% 的國家有規劃氣候教育相關預算。

台灣的氣候教育,尚需時間來發展

在台灣,體制內教育目前以 108 課綱為重心,氣候變遷相關教學散落在國小、國中、高中各學年的學科,並沒有以氣候變遷和永續發展為軸心,系統性地安排與各學科整合。
另外,雖然 108 課綱列出 19 項重大議題,然而氣候變遷教育通常僅被認為是環境教育議題下的一項子議題,並未受到應有的重視,課程內容也因師資對氣候變遷的知能落差造成備課困難,無法在教育現場普及。
(針對12年國教的學校環境教育推動基礎,教育部於民國110年提出「新世代環境教育發展」中長期計畫。圖為「新世代環境教育發展」策略地圖摺頁。來源:教育部)
(針對12年國教的學校環境教育推動基礎,教育部於民國110年提出「新世代環境教育發展」中長期計畫。圖為「新世代環境教育發展」策略地圖摺頁。來源:教育部
針對 12 年國教的學校環境教育推動基礎,教育部於民國 110 年提出「新世代環境教育發展」中長期計畫,氣候行動與淨零排放成為「國際趨勢下的永續發展教育」子主題。該計畫預計於 111 年至 114 年實施,但實際狀況有待觀察。
台灣的大學在「氣候」及「環境」課程中,「理工」類別佔課程總數逾 4 成,往往是教授技術、工程面的知識,並非以「氣候變遷」或「永續發展」作為框架,並全面性地在各科系規劃課程,是台灣氣候教育有待強化的部分,也關係到台灣是否能夠及時培養出淨零與氣候韌性人才,投入永續轉型工作。

體制外氣候教育參一腳,補足教育體系的空白與慢步調

體制內教育尚需時間完備氣候教育系統,在等待的同時,體制外已有一些教學方法或資源可以支援現場教育。除了公民團體辦理的教師培訓以外,也有一些非傳統的氣候教育模式,可以提供給希望及早開始行動的個人和團隊參考。
國際氣候教育組織「Climate Fresk」開發出的「氣候桌遊」,起因於發現聯合國政府間氣候變遷專門委員會(IPCC)報告不易大眾閱讀,而採用有趣的方式帶領不同年齡層的參與者了解國際氣候政策,目前已有台灣團隊開發中文版本;在地青年新創團隊「玩霸教育」,則是用遊戲為議題發聲,設計出全台第一款氣候變遷教育桌遊,遊戲化教學讓氣候知識跟好玩兼顧;台灣綠色和平組織則建立了氣候變遷與環境教育平台,在線上提供各式氣候變遷主題影片資源,為師生提供中文化的線上學習資源,解決現行體制的教材和資源不足。
(「台灣青年氣候聯盟」開發單堂的廣度課程和4堂課的深度氣候教育主題課程,訓練青年成為氣候講師,與學校和師長合作,實際入班上課。來源:台灣青年氣候聯盟TWYCC(Taiwan Youth Climate Coalition) 臉書粉專)
(「台灣青年氣候聯盟」開發單堂的廣度課程和4堂課的深度氣候教育主題課程,訓練青年成為氣候講師,與學校和師長合作,實際入班上課。來源:台灣青年氣候聯盟TWYCC(Taiwan Youth Climate Coalition) 臉書粉專
「台灣青年氣候聯盟」則開發單堂的廣度課程和 4 堂課的深度氣候教育主題課程,訓練青年成為氣候講師,與學校和師長合作,實際入班上課,也與企業合作,提供學生整合性的氣候變遷課程。以「遠傳氣候變遷與節能減碳課程」為例,台灣青年氣候聯盟前進新北市新店區中正國小、深坑區深坑國小,引導五、六年級學生進行參與式討論,以自身的生活場域為背景,讓學生自己制定教室的冷氣公約,或是計算個人碳足跡,將氣候變遷與日常減碳的觀念,以生動有趣的方式傳遞給近百位學童。
參考資料
全文轉載至低碳生活部落格,原文標題:氣候教育必修成國際趨勢 台灣可以怎麼做?
想讓社區變好、讓台灣更好嗎?參加社區一家提案,讓不分年齡、不限主題、不限國籍的你,實現夢想 >> 立即提案

文章標籤

  • 低碳生活部落格

    低碳生活部落格

    「低碳生活部落格」是由台達電子文教基金會所編輯,內容除了提供讀者生活上可行的減碳方案之外,也累積了多年的聯合國氣候變遷大會(COP)第一手資料,以及整理國際最新減碳趨勢報告。盡力做到深入淺出,兼具深度及廣度,希望成為台灣的低碳環境智庫之一,為氣候變遷議題貢獻一份心力。
    台達電子文教基金會:www.delta-foundation.org.tw/ 低碳生活部落格:http://www.delta-foundation.org.tw/blog 低碳生活部落格 Facebook:https://www.facebook.com/DeltaElectronicsFu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