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大校長吳妍華將「社會企業」廣泛定義為運用創新商業模式來解決某一社會問題的組織。此組織具有自主營運能力,將獲得的利潤投入社會公益,形成良性循環且永續經營的公司。他鼓勵莘莘學子以專業投入志業,為台灣開創另類「價值」,例如交大學生與新生命公司合作,提出創新企業雇用模式增加脊髓損傷朋友的就業機會;交大林崇偉老師與學生以創新行銷方式協助庇護工場由身障者手工製作的餅乾咖啡禮盒等,值得參考與關注。
以下全文轉載自中時電子報
無研話-社會企業的另類價值
2013-01-26 吳妍華 中國時報
最近「社會企業」的議題在台灣萌芽,雖然尚未如歐美般蓬勃,實際上台灣已有許多具有社會企業理念的服務方案,默默為台灣社會努力。
「社會企業」廣義來說是用商業模式解決某一個社會或環境問題的組織,以社會公益為出發點,是具有獲利及自主營運能力,然後再將獲利投入社會公益,形成良性循環且能永續經營的公司。
舉最有名的社會企業為例,獲二○○六年諾貝爾和平獎得主Muhammad Yunus所創建的格拉明鄉村銀行(也稱窮人銀行)向貧困者放款,因為僅收取低額利息且不需擔保品抵押,所以還款率高達九八%。窮人銀行不僅幫助當地貧困者創立微型事業、改善生活,同時也因為還款率高、財務自給自足,目前已有二千五百家分行,受惠人數高達四千萬人。
日前交大領袖學程的一群學生,提出全新的企業雇用模式,幫助脊髓損傷傷友增加就業率的服務方案,獲得溫世仁文教基金會舉辦的WISE競賽銀牌。他們將所獲得的十萬元獎金,全數投入由交大校友黃河明創辦的社會企業-新生命公司,並且將報告化為實際行動,身體力行協助將創新模式導入企業,精神令人感佩。
交大傳科系林崇偉老師與學生也用他們的熱情和創意,與政府、企業合作行銷方案,共同協助庇護工場銷售由身障者親手製作的餅乾咖啡禮盒,幫助他們開創市場並自給自足,也是以社會企業為出發點的成功模式。
交大校友施振榮曾說:「我的志業就是我的business!」如有更多的學子願意在年輕時以專業投入志業,長期之後將看到其為台灣開創的另類「價值」!(本文作者為交通大學校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