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完善的社會福利制度,總是會有遺漏的角落。在台灣,許多生活在貧窮線邊緣的家庭,就與政府的補助資格擦身而過。好在有「物資銀行」的出現,聚集了社會上的善心物資以及捐款,並由社工走訪調查各家庭的實際需求,確實改善弱勢家庭的生活,也讓善心捐助的效用得以極大化。
已下全文轉載自自由時報
高市物資銀行 弱勢家庭的靠山
〔記者朱有鈴/高雄報導〕不是這座城市裡最耀眼的建築,但坐落僻靜小巷的「物資銀行」,卻是許多人眼中最美的地方。分散各區、沒花政府經費一毛錢,「物資銀行」靠著募集與媒合物資當五百個弱勢家庭的靠山,有些從出生就開始用物資銀行尿布、喝物資銀行奶粉的小朋友,現在都已經上小學了。
M型社會裡,有些家庭的食物多到常丟掉、捐出去的衣服連吊牌都還沒拆;但有些家庭食物餿了捨不得扔,衣服褪色、起毛球也捨不得換。
在多餘和不足間,九十八年開辦的「物資銀行」成了重要媒合平台,目前全市已擴增至十五處。在鳳山曹公路小巷內的鳳山中心是總站,有農糧署固定捐贈的白米、普立爾文教基金會和佛陀文教基金會固定捐贈的尿布和嬰兒奶粉、善心民眾每月捐贈固定金額的食品,還有附近商家不時捐贈便當,逐步建立起安全網。
物資銀行授權社工,經評估有實際需求、即使不符政府補助條件,仍可在這裡拿到民生必需品。
擔任「物資銀行」總窗口的社工鍾享卿表示,分散各區的中心沒有固定運作模式,而是因應個案的需求進行媒合。他談到印象最深刻的個案,一名越南籍配偶在遭家暴十年後終於帶著孩子逃出來。寒冷冬天在臨時住所裡,母子倆連被子也沒有、相擁瑟縮在角落,看到送去的棉被時,一直很堅強的媽媽嚎啕大哭,直說沒想到台灣還是有溫暖的。
鍾享卿說,各區物資幫助的多數是不符補助資格的邊緣戶,有些孩子從出生就喝物資銀行的奶粉、包物資銀行的尿布,現在也都上小學了,看到個案一步步走過人生最低潮,是最大的安慰。
你也有改善社會的好點子嗎?
憑著信念,不用是超人,也可以拯救世界;不用有翅膀,也能逆風飛翔
From idea to action,你也可以是改變世界的夢想家!
2月3日,社企流號召500個夢想家,一起讓想像的種子萌芽茁壯!
按此進活動網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