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班分享:台灣深度遊-社企考察總結
文:Steven To
自香港政府在幾年的施政報告提及發展「社會企業」,我一直對這議題感到吸引。有別於傳統慈善團體以販賣公益為主,透過募捐去幫人,社會企業以嶄新的商業模式去幫助弱勢社群,賣的主要不是公益,而是商品/服務本身。幾天來聽了很多,對社企概念在腦中整理了個大概,想藉這篇文章總結一下。
這次去台灣考察六天(編按:2011年12月),看了大大小小十餘個社會企業,覆蓋各行各業。有典型由智能障礙人士所經營的餐廳(喜憨兒)、有經營二手衣服買賣的店舖(綠天使)、有以孟加拉獨特布料製作高級包包的日本社企(Motherhouse)、有franchise英國經驗,聘請露宿者販賣雜誌的(The Big Issue)、有製造即食泡飯方便賑災以及回收膠樽再造衣履的佛教組織(慈濟)、有洞察社會上缺乏有效的輪椅運送服務(多扶)、有一站式提供不同就業機會的社企(勝利)。還有很多很多,都是非常出色的台灣社企。
總結出色社企,有幾個共同點:

1. They're very COOL(他們都很酷)

Cool 是一種first impression。就好像你看到一位明星然後大叫「他真帥」一樣,你看到這些社企的產品/聽到他的商業模式後,你會立刻喜歡上這些企業。感覺是不易改變,但又非常重要的,正如你一旦覺得某人很帥,你就自然地想親近他。NGO/社企傳統上給人的印象都是矮了一截,大部份人都帶著同情的眼光低望他們,因此建立一個cool 的形象非常重要。
那他們cool 在哪裏呢?

2. They sell quality, not sympathy(他們賣的是品質,不是公益)

這個包包,覺得怎樣?
孟加拉這個發展中國家,一直給外界印象是落後。有趣的是,外國不少品牌其實都在這裏製造。試想想,同一產品如果由Made In Italy換上Made In Bangladesh,你立即由願意付出一千變成一百。但其實只要動腦想想,落手去做,石頭都可變鑽石。
上面的包包是日本Motherhouse的商品。創辦人在當年只是一名23歲的女子,隻身赴孟加拉讀碩士,受當地的貧窮情況感召,決心要做一點事去幫忙。她注意到孟加拉盛產一種纖維叫黃麻(jute),一般作工業用,例如咖啡袋。她靈機一觸,這材料100% biodegradable,又是孟加拉的特產,何不以此製造潮流產品?於是邀請日本工程師改良稍為粗糙的黃麻,當時擔當總設計師,設計一系列時髦包包。結果非常成功,一方面為孟加拉創造就業機會,提供良好薪金,讓當地不少家庭改善生活,另一方面改變日本人對孟加拉產品的看法:原來孟加拉的產品也可以這麼好的!
Motherhouse 現時在日本已是著名企業,但他們出名不是因為他們是社企,剛剛相反的是,他們並不沒有特別向外宣稱其身份,顧客可能根本不知他是社企。逛他的商店,買他的包包,主因是高品質。

3. Ideas are not disruptive; they're just around(小機會,大發現)

有一位伯伯,自從在幾年前跌倒後,終日與輪輢為伴。他家住唐樓,沒有電梯,上落靠樓梯。結果是3年來,他從來沒有踏出家門。要揹一個受傷的人下樓不是不行,只要沒有幾人能夠承受那顛簸的痛楚。伯伯嘴裏說沒所謂,在家看電視就好了,但家人均知他是渴望外出,只是怕成為負擔。
也許你和我都聽過類似故事,但我們都沒有如多扶事業的創辦人一樣,take action去幫他們。原來二三十年前已有可攜式的上落樓梯機(類似地鐵站裏固定在牆上的),可是從來沒有人將他引入台灣。可能是成本效益的問題,但其實妥善經營,收取合理費用,不少家庭是有能力又非常願意付費使用的。

4. Fast respond to market(快速響應市場需求)

賽德克巴萊熱爆全城,於是多扶趁勢規劃了「賽德克巴萊‧無障礙旅行團」,早上為輪椅人士安排看戲,下午隨即利用特製的輪椅的士/旅遊巴載大家到現場景點。相信未必所有旅行社都如此懂得洞悉市場需要啊!

5. Start with a sound business, then add "social" elements(在可行的商業概念中,加入公益元素)

正如The Big Issues。這本雜誌在英國首發,特色是僱用露宿者去銷售。他們讓他以低價購入,然後以零售價在地鐵站附近向途人兜售。當中加了一些規則防此捲雜誌潛逃/銷售時太骯髒。台灣有位藝術家引進了這個brand,發行十餘期後,現在每月能賣出15,000本,那是十分了不起的成績(在香港>1,000已是不錯)。
我買了今期,封面是五月天,本以為他們會特別選取露宿者/弱勢社群相關的文章,原來主要是做文化路線,搜羅社會上各好玩有趣的人文時事,編輯選材得宜,文字可口。想了一想,將一本好賣的誌誌批給露宿者去銷售,若果改回由傳統報攤去賣,每月是否可以賣出更多?
不一定。那是因為雜誌附帶的公益元素有一定價值。而且公益元素亦有助他們尋找訪問對象,that's why他們可以找到五月天/桂綸鎂等做封面故事。
所以說,最理想的社企是以品質取勝,再搭上公益元素,雙劍合壁,天下無敵!
總結而言,社企的生產通常能夠巧妙地利用弱勢社群的能力,所作出的management decision也是以社區/幫助弱勢社群為重要考量,使得他們可以breakeven、或有合理盈餘去繼續營運。而最終所賺取的利潤又投入於建設社區。引用Parco Lo的講法,他們最終的目的不是make a profit,而是make an impact。
看了這麼多案例,對自己的前路選擇也有幫助。我更加知道自己喜歡做甚麼,不想做甚麼。例如轉廢為用的環保概念,就是我那杯茶。看著台灣大愛感恩科技,廣收膠樽,利用科技將14個膠樽製作環保衣服。厲害的地方是,他的衣服100%材料來自PET膠料,而且做出來的質感不是傳統的膠質,而是可以偏向於羊毛/線衫的質地。香港,是否有人在做?能否做到這樣?
希望日後我能用自己力量在此界別做出些事情來!
作者簡介:從小喜歡幫人,身體力行驗證「助人為快樂之本」的精神,一直思索自己可以為世界做些甚麼。畢業於香港中文大學商科,現任職跨國諮詢公司策略顧問,並將於美國西北大學修業一年。將來希望投身社企,結合幫人的心和商業知識,為世界出一點力。
 

文章標籤

  • 編輯室報告

    編輯室報告

    由社企流編輯搜羅整理台灣社會創新、永續相關的即時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