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輯隨筆:當窮人銀行被拿來當金雞母時….
文:陳玟成
今年2012哈佛社會企業研討會中,最受關注的話題就是印度微型貸款銀行SKS Microfinance創辦者維克蘭‧亞古拉(Vikran Akula)公開承認將私有資金引進微型貸款是錯誤的決策,此話一出引起眾人喧然。SKS Microfinance在2010年公開上市時就受到許多批評,例如被微型貸款始祖、格拉明銀行(Grameen Bank)創辦人穆罕默德‧尤努斯(Muhammad Yunus)就批評此作為是在賺窮人的錢,而亞古拉也成為尤努斯眼中的微型貸款「叛徒」、師徒情誼為之破裂。
儘管如此,亞古拉當時認為將私有基金引入微型貸款機構,能擴大其經濟規模、服務更多窮人。他與花旗集團(Citigroup)、瑞士信貸(Credit Suisse)和印度當地銀行Kotak Mahindra合作上市,成功吸引美國對沖基金Sandstone Capital和紅杉資本(Sequoia Capital)的投資,總共籌到3.5億美元的資金,而上市之後股價高漲,創辦人和投資人也大賺一筆。
微型貸款指提供貸款服務給低收入者,希望幫助其籌資創業、增加財務自主性、進而脫離貧窮。低收入者因無法向一般金融機構借貸,微型貸款機構就成為他們最好的財務幫手,即使借款年利息高達25%-100%,仍是低於民間高利貸機構的利率(約150%-200%)。
不過這項被視為可以降低貧窮問題的創新模式,卻似乎成了商人眼中的生財工具。全球每日所得不到2美元的人口仍高達10億,而全球微型貸款所需資金為250億美元。面對這樣龐大的市場,不僅是社會企業,連一般銀行和私人金融集團都想要來投資。而私有資金的入場,也增加了微型貸款的運作複雜度。
首先是過多的微型貸款機構加入市場,鼓勵客戶借貸高於其所需的金額,造成還款率下降。還款率過低、客戶負債太多的情況,也可能導致微型貸款機構的資金損失、倒閉、甚至引發發展中國家的次貸危機。2010年,印度亦發生幾十起低收入者因無力償還微型貸款而自殺的事件,引發地方政治人物鼓譟人民拒絕償還貸款。亞古拉在歷經這些經驗後,才承認將私有基金引入微型貸款的模式是錯誤的決策。
此外,各國政治因素也會影響到微型貸款還款運作。有些政府領導人鼓勵借款人停止償還貸款,理由是利率過高。有些地方政府為了獲得人民支持,以低於市場的優惠利率對借款人進行補貼,或者發放貸款時不審查借款人是否有能力償還貸款。這些問題都需要明確的法律規章、及確實的執行機制來加以避免。
許多微型貸款機構仍努力在「脫貧」的核心價值與「營利」的運作手段中取得平衡,此創新商業模式仍在不斷演化和調整中。如何讓社會企業本身的社會影響性可以持續與擴大,而不會因其營利考量而被犧牲,是值得我們關心和討論的。
參考資料: 申請上市 印度微型貸款銀行SKS被批 http://www.libertytimes.com.tw/2010/new/may/24/today-e22.htm
小額信貸的最新挑戰:削減最貧窮客戶的過度負債 http://www.knowledgeatwharton.com.cn/index.cfm?fa=printArticle&articleID=2501&languageid=5
印度小額貸款出現大危機 http://chinese.wsj.com/big5/20101103/bas081149.asp?source=whatnews2

文章標籤

  • 編輯室報告

    編輯室報告

    由社企流編輯搜羅整理台灣社會創新、永續相關的即時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