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合晚報/記者陳宛茜(2015年6月21日)
(獨立樂團「台北公案」舉辦的「客廳演唱會」,邀請居民釋出家中客廳辦演唱會。)
日本「第四消費時代」的「分享比占有幸福」觀念在台灣默默發酵,往「分享社會」邁進。
由台北都更處支持、經典工程顧問公司創設的「空間資源分享平台」,兩年接近百個「分享」案子。經典專案設計師施佩吟表示,有人提供社區中心屋頂給社會企業當菜園、有大樓居民願提供地下室供文創團體無償使用,條件是「對這個城市好」。
另有王姓女投資客當多年「包租婆」,將房屋提供給「空間資源分享平台」媒合運用,希望「為這城市創造更多價值」。施佩吟指出,上一波都更失敗收場後,許多投資客對都更失望,意識到城市發展不能只靠房地產,房屋可以創造「價格」以外的價值,樂意釋出閒置空屋。
都更熱中,許多老屋改成豪宅、公共空間遭到剝奪。施佩吟觀察,這讓許多年輕人警覺,促使他們釋出有限空間共享;如「混公社」經營「共同工作空間」。
獨立樂團「台北公案」三年前發想「客廳演唱會」,上網徵求住戶提供自家客廳辦演唱會,樂團先採訪屋主談社區故事,帶歌迷前往途中進行社區導覽,「客廳演唱會是一場社會實驗」,主唱Funck表示,他希望證明透過分享,住宅也可創造文創價值。
華山文創園區邀請日本建築師藤森照信打造的空中茶屋「望北茶亭」,今年起開放給一般民眾免費申請使用,使用者紛紛在臉書分享在茶屋進行的各種創意活動,茶屋成為華山的當紅景點與觀光資源,證明「分享」不是犧牲,反而創造更多價值。
全文轉載自聯合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