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hoto Credit: 厚熊笑狗粉絲專頁Photo Credit: 厚熊笑狗粉絲專頁
文:朱俊彥
星期二晚間 5 點半,埔里下了一整天的雨,仍然沒停。下班時段,樹人三街的巷弄裡隱約有飯菜的炊煮味。隱身在埔里鎮中心的「厚熊笑狗咖啡舘」,開始有退休者和銀髮族客人上門,準備上團體活動課。這一天的活動,邀請了過去帶領團康活動的講師,從身體接觸和歌唱開始,帶著與會的長者和社區爸爸媽媽一同進行課程。出乎意料的是,人並不算少。
「不要因為這裡是鎮中心文教區,所以覺得老人家的狀況沒問題,其實問題很多」,催生「厚熊咖啡」的梁鎧麟老師,開始細數他在社區經營厚熊咖啡的過程中,所看見的社區長者生活狀況:「像是對面的老夫婦兩個人都 83、84 歲,騎車自己摔倒。厚熊咖啡裡頭愚人之友的夥伴有護理背景,就立刻衝出門去協助,實在是怕出意外。」
所謂鄉下,已經早就不是以前台灣人想像的模樣。少子化的浪潮襲捲了整個台灣,早年鄰居街坊還可以看見小孩子與老人互動的場景,甚至有一些共同托幼的味道,如今則只剩長者。鄰近都市所造成的磁吸效應,讓南投的年輕人紛紛往台中市求職住居,能夠留在埔里的年輕人,實質上並不是多數。
「他們的子女都不在埔里,而是在台北工作。在這裡真正會幫忙顧家的是鄰居。」愚人之友的督導,同時也是厚熊店長的江雪茹小姐一邊招呼著來客,一邊擔心的說。「不是後來送醫事情就結束了,從醫院回來之後,我們去探視,結果他們的換藥也有問題。說要消毒,但拿出來的是雙氧水。我們只能去協助,將正確的衛教知識逐一教給長者們。」
少子化的年代,老人必須學會自我照顧,這樣的困境除了有其結構性、背景性的因素,也是現今長照體系面臨的挑戰。如何回應長照的侷限,事實上是梁老師、江店長、以及厚熊工作夥伴們的一場濤濤雄辯。這場雄辯並不只是社區行動,也關係到台灣人未來面對老化,會是什麼樣的處境。
「應該是說從現行的長照服務看見侷限,才有厚熊咖啡,這是我的博士論文中想要做的事情。」梁老師說起他將博士論文實踐在社區之中的過程,滿腹辛苦,卻也帶著驕傲。
(「厚熊咖啡」賣的東西,遠比咖啡本身還多。來源:新作坊)
(「厚熊咖啡」賣的東西,遠比咖啡本身還多。來源:新作坊
「目前政府的長照服務是以都市為本位設計,在鄉村或非都會區,模式不能一體適用。」他急切的說。「我一開始的想法是讓人有空間,可以一起來想想可以做些什麼事,原先思考的是長照,但是後來定調要在長照的概念上,做創新服務。畢竟這裡離社區另個 C 級據點也很近,厚熊咖啡可以做更多更不同的事。」
梁老師說的「不能一體適用」,是長照政策目前遭受的最大挑戰。衛服部推動的社區整體照顧服務體系中,C 級的巷弄長照站,在都市裡可以就近提供照顧跟喘息服務,但是若到了家戶間距離更遠,或者鄰里關係較過去更為解離的社區,則未必能夠順利運作。
除了突破長照政策的限制和不足處,也許我們還得問:像厚熊咖啡這樣的場所,如何利用空間的可能性去訴說不同的故事和理念?
空間的多樣性和功能交織,一直是社區工作者的重大課題。以東京的喫茶ランドリー(喫茶洗衣)為例,店主將喫茶洗衣的店家空間向社區居民更積極地開放,社區民眾開始前來店家空間做各式各樣的事。從熨燙衣物、聚會到寫功課,甚至是烤肉,種種的想法因為空間開放,激發出不同的點子。如果說東京的喫茶洗衣的路徑是公共參與發想,厚熊咖啡則選擇了另一種可能的路徑,也就是透過不同的課程,描繪一個由幼至老,人人皆可參與的社區生活願景。
厚熊咖啡為社區民眾開設的課程非常多元,除了團體活動的研習,近期之內也舉辦了彩妝課程、安寧療護、噶哈巫族說故事、一人一菜共餐等活動。有興趣的人只需要上門報名,繳交保證金即可參加課程,出席達到一定次數後,保證金即可退回。「我們每天早上 10 點開門,晚上 7 點打烊,如果有活動,就會配合活動到結束為止,常常也是晚上 9 點多的事了。也多虧有大家的努力,才能維持下去。」江店長一邊收著東西,一邊向店內志工和實習店長確認工作進度。
訪問下來,種種行動聽起來似乎和「咖啡」這個名詞有點遙遠。但是厚熊咖啡在現階段賣的並不是咖啡,而是更進一步的議題推動和活動空間營造。或者更簡單的說,是在賣一個可能的社區長照理念和社區營造理想。星期二晚間,遂成為厚熊以多元多采的活動型態,凝聚社區中不同年齡層居民的重要時段。
(厚熊活動的參與者從中壯年到幼童皆有,對於空間屬性的定義和想像,多於長照據點。來源:新作坊)
(厚熊活動的參與者從中壯年到幼童皆有,對於空間屬性的定義和想像,多於長照據點。來源:新作坊
這個時段可以讓大學生進行直播,介紹各式各樣的繪本;也可以很符合小鎮生活的步調,邀請暨南大學觀餐系的老師,帶著社區長者們手做烏龍麵。以不同的主題活動將大學、年輕人、長者與在地生活彼此串接起來的策略,在社區和大學之中各自開始發酵,社區居民會習慣性的知道週二晚間有著和自己或周遭生活相關的課程,向點亮暖黃燈光的厚熊咖啡而來;於我看來,也可以說某種「深夜食堂式的認同感和歸屬感」建立,一切是自然而然,卻又溫暖地堅持著牽起在地連結的重要理念。
當然,像厚熊這樣的社區活動空間儘管讓人聚會,辦理課程,又如何達到「互相照顧」的目的?仍然是許多人好奇的部份。
我認為,厚熊咖啡對於社區生活的想像,是試圖回應現代生活的斷裂,以及人際關係的種種解離。個體化的生活之中,許多人選擇了將自身的生活和其他人切割開來,成為孤立的個體。然而,是否有可能透過活動的設計與號召連接起社群,使得被解構的社會網絡重新被連結起來,重塑人們對於「互相」這件事的概念,並進一步及於「照顧」,或許是許多工作者在社區長照工作過程中隱而未宣,但持續在試圖進行論述的課題。
像是孤獨和失去連結這類的事,無論在遲暮或年少,都是最深刻的折磨。與其將厚熊咖啡的種種行動視為緬懷美好過往(good old days)或是重建舊有生活,還不如說是對於這個斷裂的世界的某種異議,某種基於可能性和在地生活的、堅定又溫柔的抵抗。
全文轉載自新作坊,原文標題:厚熊笑狗.互相照顧

文章標籤

  • 人文創新 X 社會實踐

    人文創新 X 社會實踐

    「新作坊」是推廣國內外人文創新與社會實踐的資訊交流平台。期待以我們所在的土地、記憶、文史作為底蘊,連結至當代的社會脈絡,與在地居民一起發現議題,尋求解決方案,一同挽起袖子共學、共作、共享!
    「新作坊」將與大家分享社會創新相關的案例與研究,以及全台各地行動盟友們的第一手實踐前線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