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hoto Credit: 台大森林環境暨資源系Photo Credit: 台大森林環境暨資源系
這段宅在家的日子,生活彷彿被按下暫停鍵,人類足不出戶,自然景點少了洶湧人潮。我們不禁好奇,沒有人類的打擾,野生動植物目前過得如何?7 月專題,社企流回應「SDG 15 陸域生命」,邀請大家一同探訪山林裡的豐富生命。 樹豆是繼大豆之後,第二個完成基因組定序的食用豆類。國際半乾旱熱帶研究所將其資料建立於基因資料庫中,以便各界善用樹豆營養價值高、耐乾旱等特性,開發不同的食品及補品。

台灣全民食物銀行/文:喻薇雅
進入台大新生南路側門的農業陳列館裡,販售著琳琅滿目的樹豆產品,性狀有醬、粉、茶、蜜漬罐頭等,包括:鹹豬肉勇士豆鹹醬、菇筍勇士豆鹹醬、望鄉蜜樹豆、勇士豆茶、柚香金萱樹豆抹醬、金桔樹豆抹醬、海鹽馬告樹豆能量棒、馬告鳳梨樹豆能量棒、望鄉養生穀粉樹豆漿等,都是台大實驗林與林務局合作的成果,3 年來積極開發以現在人習慣食用的品項性狀,讓樹豆深入每樣產品中。
走在全台部落,都見得到樹豆這種約一公尺到兩公尺高的小灌木,零星種在田邊或聚落與森林交界的淺山間,葉子毛茸茸、長橢圓形茂茂密密滿樹,鮮黃色小花成對生長,團團錦簇,大約就在初冬時,鎌刀型的莢果飽滿後逐漸枯萎,正是部落人忙著採收樹豆的時刻。
原住民部落幾乎都視樹豆為日常飲食的一環,布農族、阿美族、卑南族、排灣族等都有歷代傳承的樹豆食譜,但多數平地人並不知道樹豆,就算看到豆子也以為是破布子,或是也不知如何煮食,不敢下手採買。
正因為平地人對這種有「原住民威爾鋼」之譽的豆類相當陌生,讓原本專研森林分子遺傳學的台大森林環境暨資源系系主任曲芳華教授決定積極開發樹豆的相關產品,一方面,打開樹豆的知名度,一方面,則履踐大學的社會責任(University Social responsibility,USR)。
任台大實驗林管理處副處長期間,曲芳華教授承接林務局的農業再生計畫,她開始常跑望鄉部落(南投縣)。與部落的布農族人接觸愈久,不時聽聞布農勇士的種種英勇事蹟,這些故事裡,一定有個必要角色——樹豆,這是部落族人出征途中必要補充能量的食材,既被奉為「勇士豆」,也是婦人做月子的聖品,樹豆與原住民部落關係數百年來綿長緊密,每家每戶都會食用。
(樹豆是部落族人出征途中必要補充能量的食材,被奉為「勇士豆」。來源:台大森林環境暨資源系)
(樹豆是部落族人出征途中必要補充能量的食材,被奉為「勇士豆」。來源:台大森林環境暨資源系)
曲芳華教授了解樹豆在部落的意義後,與團隊更進一步翻閱近年來諸多生物活性試驗文獻,得知樹豆不僅是傳統中藥材,其種種功效已被證實,甚至還查到樹豆是「全球繼大豆後第二個完成基因組定序的食用豆類,國際半乾旱熱帶研究所建立樹豆的基因資料庫,並選育一批新品種的樹豆在許多國家推廣應用。」
她也獲悉台東區農業改良場已於 2011 年公告成功選育出具高產、抗病、顏色豔麗與高抗氧化力等特性的 3 個樹豆新品種,非常適合做為麵包、糕餅或保健食品等。
更因樹豆營養價值高與耐旱的特性,在亞洲、非洲、拉丁美洲等發展中國家的乾旱及半乾旱地區的土地上住了超過 20 億的人口,其中 6 億 4 千餘萬人為極度貧窮,樹豆的粗蛋白質含量高達 20%,並富有多種維生素、礦物質等,耐旱可以長久保存,成為這些人重要的蛋白質來源與糧食作物。排名為全球乾豆產量第六位,可取代傳統麥類澱粉原料,開發成不同用途的食品;此外,全株都可利用,既能做為畜牧的飼料,也是能增加地力的綠肥,只是在台灣仍未展開市場。
「希望藉由現代化的食用習慣,推廣樹豆這種原住民作物,也讓大家有機會了解背後的文化意涵,並讓國人有機會吃到這健康的食材。」懷抱著這樣的初衷,曲芳華教授展開與望鄉部落望美社區合作社的合作,也在林務局以及台大實驗林管理處的挹注支持下,由望鄉部落供應樹豆原材料,戮力開發各種樹豆相關產品。
不過,著手樹豆產品開發之初,並不如想像中的順利;曲芳華教授發現,樹豆多半只在各原住民家的空地或田邊零星種植,一開始若要產業化,食材供應量勢必不足,加以市場上毫無知名度,壓根不會有農民敢貿然大面積種植,更沒有食品工廠會逕行投入資源研究開發生產;再者,若全面交給部落原住民負責所有事項,也會造成他們過大的負擔終致停滯。
(樹豆產業化不易,曲芳華教授計劃先打開樹豆知名度,創造市場需求後帶動部落經濟。來源:台大森林環境暨資源系)
(樹豆產業化不易,曲芳華教授計劃先打開樹豆知名度,創造市場需求後帶動部落經濟。來源:台大森林環境暨資源系)
曲芳華教授表示,「本計畫採取的方式,一方面用全新現代化的食用習慣,讓一般人很容易吃到樹豆,先打開樹豆的知名度,市場上有了知名度後,自然就會引起部落的種植意願和生產需求。」這計畫安排了從開發產品的製程到行銷管道,一而再地測試研發調整,當成熟產品上市,也能讓原住民省卻其中的負擔,輕鬆上手,並且切身參與其中,發揮農再的精神。
而這些樹豆甜鹹各種性狀的產品一一問世,於 2019 台灣醫療科技展上,所獲得的佳評讓參與案子的成員頗感欣慰,其中蜜樹豆做成冰淇淋,或加入麵包裡,人人吃得直豎大拇指;勇士豆茶香氣清揚,很討喜;至於鹹豬肉勇士豆醬、菇筍勇士豆鹹醬在 2018 年年底的展場曝光,佐以原住民的香料刺蔥、紅藜等,適口性與風味兼具,拌麵配飯拌菜甚至可作成飯糰,根本是讓繁忙的現代人快速能理出參時的福利品,購買意願極高。
而樹豆的蛋白質與澱粉含量,以及養分,製作成能量棒,運動後吃一片就飽足,減少大吃大喝白費運動的機會。至於甜抹醬的柚香金萱樹豆抹醬、金桔樹豆抹醬不僅是麵包、饅頭等麵食的良伴,微帶酸的金桔樹豆醬能解肉品的油膩,增鮮提味,拌在原味優格裡也十分爽口。
透過這些現代化的飲食產品,也符合 2016 年聯合國世界糧農組織(FAO)「國際豆類年」時所發表的「from butter beans to pigeaon peas」新聞稿,當時一再呼籲全球要重視多種食用豆的價值及功能,樹豆的未來潛力也深受重視。
這個計畫讓樹豆這種適應氣候異變、耐旱度和固氮性極高的「未來作物」走出原住民部落,也提升部落種植的意願,具備了「共好」的社會意義,曲芳華教授期待後續有心人接棒,繼續開發樹豆的可能性,讓這種一身是寶的豆類普及於部落以外的日常生活中。
本文為台灣全民食物銀行協會合作專欄,如欲轉載全文至其他介面,請來信洽詢社企流。

文章標籤

  • 食物不只是食物

    食物不只是食物

    「台灣全民食物銀行協會」是全台灣唯一被國際承認的食物銀行,透過剩食的整合與供給,確保可食用的食物能不被浪費,且有效分配給有需要的人,希望實現「資源不浪費、台灣無飢餓」的願景。同時,協會亦關注各種食物正義議題的實踐,推廣結合飲食與公益的思維,欲瞭解更多請見:「台灣全民食物銀行協會」官方網站。
    本專欄旨在提供公益飲食的專業觀點,報導國際剩食趨勢、弱勢者營養補給工作、原住民飲食公共行動等議題。期許以社企流為平台,呼籲更正義的食農循環與行動方案,回應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第二項(SDG 2)「終結飢餓」、第十二項(SDG 12)「負責任的生產與消費」。
  • 揮別鼠年,牛轉乾坤!2020 社企流年度總回顧

    揮別鼠年,牛轉乾坤!2020 社企流年度總回顧

    終於,我們來到 2021 年。回首去年,全球籠罩在新冠肺炎疫情之中,時代雜誌評為「最糟糕的一年」,相信大家都相當有感。疫情蔓延下,亦有不少社會創新解方因而誕生,更促使各界對永續發展高度重視。新的一年,社企流彙整 2020 年社會創新大小事、並精選 10 大熱門文章,讓我們一起揮別鼠年,牛轉乾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