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hoto Credit: 印花樂粉絲專頁Photo Credit: 印花樂粉絲專頁
社企流/文:李沂霖
身穿一襲印有八哥圖樣的綠色洋裝、耳上垂掛著一副花朵耳環,印花樂共同創辦人暨創意總監沈奕妤(Ama)緩緩地走來。穿著自家品牌服飾,有鳥、有花、色彩繽紛和諧,就如印花樂給人一貫愉悅、溫暖、親切的印象。
席間,Ama 不只一次談到宮崎駿的電影,她說:「再大的環境議題,在宮崎駿電影中都是以魔法、森林、飛行船等元素去講故事。」的確,在《魔法公主》中,可以看到大自然與人類文明之間的衝突;在《神隱少女》裡的千尋和白龍身上,則能看出人類與自然間持有共同記憶、共存共榮的樣貌。
讓重要的議題以軟性、輕鬆的方式向大眾溝通、讓多數人產生共鳴,這就是藝術的力量,是印花樂身為設計品牌的欲實踐的使命。
看似是藝術家的浪漫宣言,然而,印花樂自 2008 年創辦至今,已穩健地成長為員工數超過 30 人、旗下分店遍佈台北及台中共 7 間的規模。更於 2019 年成為首度獲得創投挹注的設計品牌,前景看好。
(印花樂在 2008 年於大稻埕開設第一間創始店。來源:印花樂)
(印花樂在 2008 年於大稻埕開設第一間創始店。來源:印花樂
回到創業的起點,Ama 分享,2008 年在金融海嘯、景氣不佳的背景下,「畢業即失業」的低迷就業氛圍籠罩台灣社會,當時,政府以創業計畫突圍,透過建置育成中心、推出創業補助等方式,鼓勵青年創業。
於是,Ama 與其他兩名同樣一路從美術班唸到美術系的朋友邱瓊玉與蔡玟卉,便搭上這波創業熱潮,拿著教育部「U-start 創新創業計畫」補助,走上她們過去從未想像過的創業之路。
10 年過去,當初由 3 位社會新鮮人所創立的企業仍穩固地立足於台灣市場中,你或許曾看過印著八哥圖樣的布包、或是畫上珍奶、剉冰、小籠包等台灣美食的餐袋,這些揉合在地環境、台灣文化等元素的印花設計是這個品牌獨有的特色,他們就是印花樂——致力要讓藝術平易近人、創造美感與共好生活的台灣設計品牌。
(印花樂 3 位共同創辦人,人資長蔡玟卉(左起)、執行長邱瓊玉以及創意總監沈奕妤。來源:印花樂)
(印花樂 3 位共同創辦人,人資長蔡玟卉(左起)、執行長邱瓊玉以及創意總監沈奕妤。來源:印花樂

台灣瀕危動物、老式建築花磚都成創作元素,讓設計與大眾產生共鳴

自台灣這塊土地上長出的設計品牌,印花樂將屬於本土的風情、景物、自然都化為設計的養分。為何選擇以台灣文化元素設計印花布料商品作為創業起點?Ama 表示,身為創作者,從自身的成長背景與生活環境去激盪創作靈感,是一件自然而然會發生的事情。
印花樂第一個、也是最具代表性的圖案「八哥」便是出自 Ama 對於動物的喜愛,她在創作的過程中得知台灣原生種八哥因競爭力不敵外來種八哥面臨著族群數銳減的困境,便以八哥的身影創作,盼讓大眾認識這個瀕臨滅絕的物種、進而關注保育的議題。
(印花樂第一個、也是最具代表性的花樣,是以台灣原生種「八哥」為靈感。來源: 印花樂)
(印花樂第一個、也是最具代表性的花樣,是以台灣原生種「八哥」為靈感。來源: 印花樂
「身為設計師,詮釋台灣文化不是一件困難的事,而該如何把自己的生命經驗,精煉成一個真正能夠讓大眾產生共鳴的設計,這才是作為設計品牌的挑戰。」
緊扣「共鳴」的關鍵點,印花樂初期的品牌策略是建立台灣市場的認同,於是便汲取台灣人共有的成長記憶,創作出瀕臨絕種的台灣八哥、舊建築中的花磚、鐵花窗、玻璃海棠花紋等設計圖樣,以布包、襪子、玻璃杯等用品,進入人們的日常生活中。
在取得台灣市場一定的認同度之後,印花樂接著尋找與國際市場的共鳴,如何讓本土的設計有文化辨識度並吸引外國消費者?印花樂在台灣小吃中找到了答案。「多次問及國外觀光客對於台灣印象最深刻的是什麼,10 個人有 9 個人會說是食物。」Ama 笑著說,他們以此為設計靈感,讓外國人帶不走的台灣美食化為圖樣、製成美味台灣系列商品,成了印花樂經典代表作之一。
(印花樂將台灣美食化為圖樣、製成美味台灣系列商品,成為經典之作。來源:印花樂粉絲專頁)
(印花樂將台灣美食化為圖樣、製成美味台灣系列商品,成為經典之作。來源:印花樂粉絲專頁

成為「不只是設計的設計品牌」,串連價值鏈擴大社會影響力

期許自我作為一個「不只是設計的設計品牌」,印花樂除了以產品設計傳遞理念,更將其對於社會與環境的省思及關懷化為實際行動、甚至融入商業模式之中。
「我們平時是以商品來說話、傳遞理念,而我們更希望能進一步了解品牌的受眾,是否真的願意採取實際行動,來回應印花樂的價值觀。」Ama 說道。於是在 2017 年,印花樂發起第一屆「淨灘藝術節」,以比較平易近人的環保行動——淨灘開始,揉合本業的藝術、設計專業,集結了其他環保團體、藝術家、企業等 47 個跨界夥伴,帶領 300 名參與者在撿拾海灘垃圾之餘,也能欣賞音樂舞蹈表演、參與市集和手作工作坊。
「很多人都會覺得,環保行為好像意味著要減少個人生活的品質和樂趣,然而並非如此,我們希望能以行動去展現,享受美好生活並與自然和諧共存,是能同時存在而不互相矛盾的。」
(繼 2017 年舉辦第一屆「淨灘藝術節」之後,印花樂於 2019 年再次串連其他企業,舉辦第二屆活動。來源:Wave Wave 快樂浪花粉絲專頁)
(繼 2017 年舉辦第一屆「淨灘藝術節」之後,印花樂於 2019 年再次串連其他企業,舉辦第二屆活動。來源:Wave Wave 快樂浪花粉絲專頁
除了對外以品牌影響力號召群眾採取環保行動;對內印花樂則聚焦於本身的產品供應鏈優化,從生產端原料的選擇、人力的配置著手,將品牌對於永續生活的期許內化至日常的生產流程中。
對此,Ama 坦言:「我們還有很多努力的空間。」目前,印花樂著手於商品材質改善以及生產者培力兩個方向。在商品材質的部分,印花樂是以環保永續精神為核心,逐步地以綠色材質取代現有原料製作商品,預計於 2022 年將環保材質比例提升至一半。
而在生產者培力面向,則是印花樂有感於車縫勞動力老化、產能斷層的現況,因而投身於「社區生產培力計畫」,培訓偏鄉弱勢者成為具產能的車縫人力。
印花樂目前與兩個社區單位合作,一個是高雄杉林鄉的「大愛縫紉工作室」、另一個則是嘉義「媽媽樂縫紉工作室」。這些工作室初期是由非政府組織進入社區、建立基礎工作,以縫紉技術培力在地居民。印花樂的角色,則是擔任生產者培力與企業串連的角色,協力範疇包含技能訓練、導入市場需求以及串連實際的訂單,建立如「契作」一般的協力模式。
(與印花樂協力的大愛縫紉工作室。來源:印花樂)
(與印花樂協力的大愛縫紉工作室。來源:印花樂
印花樂串連企業與社區單位的合作模式是這樣的:當一間企業向印花樂訂購大量的禮贈品,印花樂將產出符合企業需求的設計,而與印花樂協力的社區培力單位,則負責後續的產品製作。在此模式之下,對於具備縫製技能、卻非活躍於市場的弱勢生產者而言,便能獲得工作的保障。
對企業而言,採取此模式與印花樂合作,一方面能獲得高質感的設計產品,另一方面則能協助弱勢生產者,是實踐企業社會責任(CSR)最具體而實際的行動。如前陣子麥當勞與印花樂合作推出的布包即是案例之一。
Ama 提及,印花樂有大約 40% 的營收來自企業客製訂單,而一張 100 萬元的訂單,便能幫助 6 個家庭維持一個月的生計。
(印花樂與麥當勞合作推出的布包。來源:印花樂)
(印花樂與麥當勞合作推出的布包。來源:印花樂

參與社企流 iLab 加速器,錨定下一個 10 年的發展方向

2019 年,印花樂成立 10 年之際,Ama 在品牌書寫下:「藝術家開公司,開門的每天都要視為奇蹟。」
Ama 不諱言地指出,開公司的學問是創業家十年如一日的必修課題,而對於毫無相關背景、初期連財務報表都不會看得印花樂 3 名創辦人而言,經營管理更是充滿挑戰。
從建立團隊、營造組織文化、到拓展市場等,面對經營公司不同的難題,經歷了一陣子撞牆期之後,印花樂決定加入社企流 iLab 加速器計畫,藉以找尋破口。Ama 分享,iLab 就像一個嚴格而稱職的陪伴者,替創業家串連業界經驗豐富的前輩們擔任導師,傳授關於經營管理更清晰、實際的觀點及方法。
對印花樂而言,最大的收穫便是在導師的指點下,為組織點出許多過去不曾思考過的盲點,更全面而精準地替組織做一次整骨及體質調整,有助於印花樂更加聚焦於組織使命願景、調整下一個 10 年的發展方向。

從產品設計到成為串連平台,盼為創作者打開設計產業的未來

回顧印花樂的第一個 10 年,最關鍵的里程碑,是在 2019 年 4 月獲得電商平台 Pinkoi 和心元資本共同投資、成為台灣第一個獲得創投青睞的設計品牌。
Ama 提及,一直以來,科技創業總是備受市場期待以及投資人關注,在此領域的創業風氣相當蓬勃、創業者向來擁有進軍國際、影響世界這般遠大的願景;然而,在設計、藝術領域,大家卻受限於既定規模的想像、而不敢有過高的期盼。「我認為能獲得投資,代表這個市場開始有人很明確地相信創意、設計產業是有未來的。」Ama 說道。
打開設計產業的未來,是印花樂下一個 10 年的目標之一。他們希望印花樂成為一個串連設計師、藝術家的「平台」角色,輸出創業歷程中累績的經驗與技能,為其他同在設計領域的創業者提供讓創意、設計成功商品化的 know-how。「我們希望可以幫助草創時期的創業者少走一點冤枉路。」
「不只是一個設計品牌、更要成為永續共好價值鏈的串連者。」Ama 堅定地描繪印花樂未來的願景,從產品設計、社會議題連結、到設計產業生態圈共好,誠如品牌名稱「印花樂」的拆解——印花帶來快樂,不只是繽紛如繁花盛開的意象,更是萬物欣欣向榮、共好共生的想望。

文章標籤

  • 社創團隊專訪報導

    社創團隊專訪報導

    帶你第一線認識社企流 iLab 育成計畫內的創業團隊,深入探索每個團隊動人的創業故事。自 2014 年起,社企流啟動 iLab 育成計畫,致力於成為社會創新創業者的成長引擎,至今已支持逾 100 位創業者以商業啟動更多、更深遠的社會影響力,計畫期間已創造超過 18 萬位受益者、合作團隊總募集資金也超過 1 億台幣。
  • 社會創業趨勢新知

    社會創業趨勢新知

    此專欄收錄 iLab 執行團隊每月精選的社會創業相關文章與 iLab 最新動態,帶領大家一同關注國內外最新趨勢與洞察。自 2014 年起,社企流啟動 iLab 育成計畫,致力於成為社會創新創業者的成長引擎,至今已支持逾 100 位創業者以商業啟動更多、更深遠的社會影響力,計畫期間已創造超過 18 萬位受益者、合作團隊總募集資金也超過 1 億台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