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hoto Credit: WWF(CC BY-NC 4.0)Photo Credit: WWF(CC BY-NC 4.0)
環境資訊中心/編譯:姜唯
根據世界自然基金會(World Wide Fund for Nature, WWF)委託編撰的一份報告,雙重堤防的設計能讓潮水停留在兩個堤防間的「緩衝區(Transitional Polder)」,可有效防禦上升的海平面,是永續、自然且經濟的氣候調適方案。
(雙重堤防可以保護海岸免受海平面上升的影響。來源:WWF(CC BY-NC 4.0))
(雙重堤防可以保護海岸免受海平面上升的影響。來源:WWF(CC BY-NC 4.0)

雙重堤防帶來有價值的泥灘地,成本反較傳統堤防低

來自 NIOZ 荷蘭皇家海洋研究所的作者計算出在荷蘭西南三角洲沿海岸部分地區導入這種設計的可能性。目前常見的傳統作法是增加堤防高度,但這會導致內陸的沉降和淤積,相較之下,以緩衝區為基礎的沿海防禦技術成本更低,因為兩個堤防之間的緩衝區有其特殊經濟功能——留下有價值的泥灘腹地。
即使既有的堤防上有了開口,使潮水得以進入,第二道堤防仍然可以阻止海水入侵。這第二道堤防的高度跟成本都可以比原有堤防低,因為海水經過第一道堤防時已經失去大部分力量。
由於每次潮汐會帶來泥沙淤積,這兩個堤防之間的陸地將緩慢上升,在某些地區每年甚至可長高 3 至 5 公分。半個世紀後,兩個堤防之間的土地可高達 3 公尺。這擴張的土地可用於水產養殖和耐鹽作物的種植。之後,肥沃的海泥可再次用於一般農業活動。此外,緩衝區也可以設立自然保留區,供水鳥以及其他依賴潮間帶的動植物棲息。
(雙重堤防增強了抵禦海平面上升的能力,緩衝區也可以設立自然保留區,供水鳥以及其他依賴潮間帶的動植物棲息。 來源:WWF(CC BY-NC 4.0))
(雙重堤防增強了抵禦海平面上升的能力,緩衝區也可以設立自然保留區,供水鳥以及其他依賴潮間帶的動植物棲息。 來源:WWF(CC BY-NC 4.0)

防洪之餘,緩衝區還能促進經濟發展

荷蘭澤蘭省 1953 年曾發生嚴重洪災,將土地變回海域是一個敏感的問題,在進行 Hedwige-Prosperpolder 雙重堤防計畫前經過一番冗長的討論。
「雙重堤防間的緩衝區,最重要的目標是防洪,緩衝區土地只是暫時被水覆蓋。」 該報告的作者之一、生態學家貝爾岑(Jim van Belzen)表示,「在這段期間,緩衝區可以產生大量經濟價值,例如養殖貽貝或海蘆筍,自然景觀也為旅遊業帶來利多。因此,緩衝區的成本效益比增加堤防高度要好得多。」
經濟顧問里恩斯特拉(Gerlof Rienstra)表示:「除了成本效益外,緩衝區還能促進當地的經濟發展。投資緩衝區新型態經濟活動,如耐鹽作物、水產養殖、自然環境娛樂休閒活動和農業等,都能長久增加經濟價值。」
作者認為,由於海平面持續在上升,最重要的是立刻開始導入這類型的防洪,而不是把目標設定在 30 年內完成就好。
全文轉載自環境資訊中心,原文標題:力抗海平面上升 荷蘭科學家提永續「雙重堤防」 防洪又創造經濟價值

文章標籤

  • 環保好點子,創新綠經濟

    環保好點子,創新綠經濟

    「環境資訊中心」由社團法人台灣環境資訊協會成立​,是一個為環境大小事發聲的獨立媒體,不隸屬任何黨派、企業或個人​。我們相信提供真實而全面的資訊、創新且富建設性的行動方案,人們必能運用天賦的理性,展現其具體作為。我們用文字、聲音、影像…等各種媒材和媒介,為環境發聲,只為喚起更多關懷,凝聚更多力量,共同為我們下一代留住這片美麗的風景,與安身立命的家園。網址:http://e-info.org.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