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hoto Credit: CraigPhoto Credit: Craig
馬來西亞當地每年約有 2500 萬噸的長纖油棕空果串,過往都是燒掉處理,但全宇生技董事長彭士豪卻看見商機,把油棕廢料變成生物複合肥料,更與工研院技術合作,產出具有高附加價值的醣類。
數位時代/陳映璇
攻循環經濟商機,全世界 98% 油棕生產來自馬來西亞、印尼,全宇生技董事長彭士豪 20 年前遠赴馬來西亞創業,發展農業科技,將當地大量的油棕廢料變成有生物複合肥料、植物疫苗,未來還要生產木糖、葡萄糖等高端應用產品,銷往全世界。
馬來西亞當地每年約有 2,500 萬噸的長纖油棕空果串,過往都是燒掉處理,但彭士豪反而看見機會,他與當地油棕園合作,把這些農林廢棄物變成有機肥料,還研發出植物疫苗,解決土壤病蟲害問題。
(全宇與工研院技術合作,在馬來西亞建立產醣先導廠,預計明年底完工。攝影:陳映璇)
(全宇與工研院技術合作,在馬來西亞建立產醣先導廠,預計明年底完工。攝影:陳映璇

油棕廢料變成肥料,下一步還要賣醣

全宇賣肥料給業者,又幫油棕園業者解決廢棄物問題,讓公司提前掌握未來的原物料(油棕廢料),形成一種「不與人爭糧、不與糧爭地」的模式。
彭士豪說,相較大豆一公頃生產 400 公斤,油棕則是單位面積產量最高、成本最低的油,一公頃可生產 4 千到 8 千公斤。
但過往歐美對棕櫚油有負面印象,像是砍伐森林、反式脂肪等錯誤印象,因此透過把廢料變成高附加價值的醣類,對於印尼、馬來西亞的經濟命脈有「正名」效果,也幫助台商在東南亞提早卡位原物料資源。
目前全宇的肥料,在馬來西亞市占率超過 80%,已有 3 間肥料廠、一間疫苗廠,並宣布今年將在馬來西亞建立噸級產醣先導廠,製成木糖、葡萄糖等,可帶動下游像是食品、生技行業等等,目標是銷往全世界;今年也將拓點到印尼,在蘇門答臘設立肥料廠,先與當地油棕園業者維持良好關係,掌握原物料的長期合約。

缺乏原物料,台灣發展循環經濟有困難

反觀台灣,會有機會發展循環經濟嗎?彭士豪提到,台灣的稻稈生產範圍太散,運輸費用高,再加上水稻一年僅兩季,還要有空間存放,覓地不易,要複製馬來西亞的模式有困難。不過他認為,台灣的技術可以跟海外資源整合,像台灣具有高端製藥技術的優勢。
全宇的產醣先導廠是透過工研院的木質纖維素解聚產醣技術,將農林資材轉化成醣類,像木糖、葡萄糖等重要原料,以及乙醇、丁醇,應用在塑膠製品,工研院估計到了 2022 年可以創造 33.8 億元的綠色經濟產值。
工研院綠能所新能源技術組長萬皓鵬看好,這類生質塑膠未來可變成「綠色石油」,一旦石油缺乏時,可作為能源替代品,不過現階段台灣生質塑膠還不具規模,仍有成本高問題。工研院會先朝具有利基的國家發展,待未來商業模式驗證成功後,台灣也能掌握 IP 財。
全文轉載自數位時代,原文標題:把馬來西亞油棕廢物變肥料救星,台廠全宇下一步賣醣銷往全球

保德信人壽與社企流攜手合作,透過專題、論壇與工作坊,線上線下帶領大家一同認識何謂「財務健全」,更盼望助大家一起當自己人生的財務長,掌握人生大小事! 如何做你人生的財務長?>>>專題文章這邊請 如何編織財務安全網?>>>趨勢論壇開放免費報名中 如何在生活與職場中落實財務健全?>>>工作坊免費報名中

文章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