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守台灣協會調查國內近500款清潔用品,發現有近四成含有塑膠柔珠,而這些塑膠柔珠進入海洋後,將被魚類吞食,接著進到我們的肚子當中⋯⋯
新聞整理/魏守芸
根據中央社報導,為了保護海洋環境,環保署於23日公告「限制含塑膠微粒之化粧品及個人清潔用品(含牙膏)製造、輸入及販賣」草案,
預計2018年7月起含有塑膠柔珠的清潔用品,不得進口跟製造,但庫存商品仍可繼續販賣;2020年起則是全面禁售。
綠色和平(Green Peace)統計,目前全球每年有8000 公噸的塑膠柔珠流入海中。這些含在沐浴乳、洗髮乳等的塑膠柔珠往往在沖洗時進入排水管內,因為無法分解,最後通過下水道系統流入海洋,不只汙染生態,還會進入人類食用的海鮮,造成人體危害。
然而綠色和平調查,發現有六成民眾不知道日常保養品中的柔珠,是由會造成環境污染的塑膠製成,但有九成以上民眾在了解後贊成立法禁用。
在草案出來之前,化妝品大廠曾承諾禁用塑膠柔珠,但綠色和平海洋專案主任顏寧在七月中發布的新聞稿時就提到:「當初品牌說要禁用柔珠,卻僅限定部份產品不使用,不包含淘汰所有產品中的柔珠,或所有塑膠材質,明顯是規避責任,有欺騙消費者之嫌。」因此,環保署公布的這項政策,能促使這些品牌淘汰柔珠產品並且研發替代產品。
- 清潔用品含塑膠柔珠 2020起禁售(中央社)
- 美妝保養品牌禁用柔珠不完全(綠色和平)
- 綠色和平的全球立場-拒絕塑膠柔珠(綠色和平)
- 108款柔珠洗浴劑 擬禁用(蘋果日報)
- 後年7月起 柔珠新品禁用塑膠微粒(蘋果日報)
- 亞洲第一!台灣將禁塑膠微粒用於柔珠(自由時報)
延伸閱讀
>> 洗衣也能救地球! 特製洗衣球專門攔截「微纖維」護海洋
>> 塑膠廢料不再萬年不滅,還可回收煉油!國內已有數家廠商投入
>> 八月起,北市校園向瓶裝水說再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