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杯馬拉威咖啡 種下希望種子
生命力新聞/記者鍾佾錚、陳俊元(2015年5月5日)
咖啡是世界第八窮國馬拉威重要的經濟收入,然而當地的咖啡小農卻往往因為中間收購商的剝削,與國際市場價格的波動影響,導致家中經濟陷入危機。畢嘉士基金會於二O一四年開始引進馬拉威咖啡,以合理的價格向當地小農收購咖啡豆,透過協助包裝設計與行銷,將咖啡販賣的利潤投入馬拉威當地的教育設備、醫療系統與社區開發。畢嘉士基金會更預計於二O一五年販售通過國際公平貿易認證的馬拉威咖啡豆,邀請大家一起喝咖啡、做好事。 牽手馬拉威 畢嘉士基金會由屏東基督教醫院於二O一三年支持成立,基金會名稱取自於屏東基督教醫院其中一位創辦人、曾經到台灣行醫的挪威籍醫師畢嘉士。談起畢嘉士基金會與馬拉威的連結,畢嘉士基金會專員林茵慈說,屏東基金會於二OO二年接受外交部委託辦理駐馬拉威醫療團的業務,除了在馬拉威北部當地的姆祖祖(Mzuzu)醫院執行一般門診以及定期赴偏遠地區之巡迴診療工作之外,更致力於訓練當地醫療人員及推動提升醫療水準等各項計畫,包括開辦助產士訓練、成立居家關懷巡迴小組計劃、婦女保健診療計劃、流動手術小組遠距服務計劃等。 然而,不幸的是,二OO八年馬拉威宣布與中華民國斷交,屏東基督教醫院駐馬拉威醫療團的相關服務被迫中斷,緊急撤回台灣。時任醫療團長、屏東基督教醫院長余廣亮卻認為在當地建立醫療系統已逐漸嶄露成果,不該放棄,便另尋求了來自挪威的資源,以國際非營利組織的身分,與當地的合作,帶著團隊返回馬拉威。自此開始,便替屏東基督教醫院在馬拉威的長期服務,紮下了深根。
購買咖啡 愛不設限 由於花費在馬拉威當地醫療服務的資金龐大,再加上屏東基督教醫院本身所得獲利無法支持馬拉威醫療團的全數支出,畢嘉士基金會便於屏東基督教醫院成立六十周年(二O一三年)誕生,負責接手屏東基督教醫院在海外服務相關業務。在畢嘉士基金會與路加服務團密切的聯繫之下,得知當地眾多的咖啡小農在市集賣咖啡豆,卻鮮少人會主動購買,因為當地並沒有喝咖啡的習慣。林茵慈說,咖啡飲料主要的消費客群集中在已開發國家內,若沒有國際收購商作為中間買賣仲介,咖啡小農很難透過自行種植與買賣生存下去。 為了不讓眾多的咖啡小農因為相同的困境,導致一整年的成本投入,換來得卻是血本無歸,「那就聚集起來吧!」林茵慈笑著說。就在思考基金會下一步該如何前進之時,當地原有的咖啡合作社,以當地地名為名的姆祖祖咖啡(Mzuzu Coffee)便成了合作的最佳候選對象。Mzuzu Coffee是由一群咖啡小農所組成的互助社團,成員皆對咖啡的種植擁有一定程度的知識和技術。畢嘉士基金會在與Mzuzu Coffee多次溝通後,便於二O一四年開始在台灣販賣由馬拉威北部當地小農種植的咖啡豆。 以合理穩定的價格,向咖啡小農收購咖啡豆,不僅可以解決沒有賣家的問題,更可以迴避國際咖啡價格的波動間接地影響咖啡小農的收入。以協助包裝設計和販賣的方式,畢嘉士基金會如今已累積了一年的成果,二O一四年的所有利潤全數回歸當地,投入於當地教育設備,協助建蓋學校。
公益永續 資源持續挹注 「我們希望一切的流程都能步上軌道。」林茵慈開心地分享喜悅。目前,不僅能在畢嘉士基金會官網上購入咖啡豆和濾掛式咖啡,更可以在全家便利商店的Famiport預購(三月份)、奇摩超級商城與在博客來書局書店等網路商場線上購買。值得高興的是,二O一五年Mzuzu Coffee獲得國際公平貿易咖啡的認證,這項認證代表著Mzuzu Coffee所販售的咖啡豆符合:保障咖啡小農的「保證收購價格」,且這些咖啡豆有百分之八十五是有機咖啡豆,公平貿易透明的管理模式更讓消費者明瞭清楚的產品來源。 咖啡豆的販賣成果成功地回饋當地,為當地注入了教育資源。林茵慈說,接下來的盈餘仍會回到當地,提供合作社一筆社區發展金,讓當地居民以民主的方式參與討論,決定這筆資金的用途。畢嘉士基金會亦會持續將咖啡豆獲得的收入,協助當地醫療團隊與教育基金的小額貸款之上,除了穩定他們的現金收入,更延續屏東基督教醫院深耕當地的精神,改善當地農民的生活環境。
全文轉載自《生命力新聞
延伸閱讀

文章標籤

  • 生命力新聞:觸發社會創新

    生命力新聞:觸發社會創新

    《生命力新聞》創刊於1997年,是輔仁大學新聞傳播學系的教學實驗媒體,致力於報導社會創新故事,也就是用新觀念、新策略、新組織、新科技來解決社會問題的實踐範例。新聞網站:http://www.vita.tw。粉絲專頁:http://goo.gl/st2ww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