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自台灣的果醬女孩—她19歲就休學創業、在圖書館自學,用一手好廚藝傳遞小農的幸福滋味
文:葉靜   甜甜微笑、誠懇的雙眼,伸出雙手遞上名片說:「你好,我是果醬女孩。」很難想像眼前這位20歲女孩,是一位果醬品牌創辦者,等會更將前往政府補助計畫說明會,和育成中心的教授一同提案。  
(照片:葉靜拍攝)  今年才20歲的陳沛蓉,是位旅行愛好者,也是位對於烹飪有著無比熱情的廚師。
回想創業的起點,陳沛蓉表示大學念的是餐旅,原本就十分喜愛烹飪,有次拿家裡快熟透的水果,嘗試做了果醬。發現「天啊,這麼會這麼好吃!」,她吐了吐舌頭,笑著說最初的出發點就是如此簡單。
抱持著想把幸福滋味和更多人分享的心,從一開始在個人臉書上銷售,到現在成立「果醬女孩」品牌,透過官方粉絲頁和網站進行販售,更於去年(2014)註冊成立公司。這一路上她為了弄懂品牌行銷、銷售管理,除了一開始勤跑圖書館做功課,更積極參與各種論壇講座,透過與各方的對話和人脈網絡,補足各種養分及開拓資源。這位年僅20歲的創業家毅然決然休學全心投入工作室,卻從不間斷汲取知識及找門路,藉由大學育成中心的諮詢及訓練,更將工作室的品牌定位、網路銷售做得有聲有色。
(照片:果醬女孩X Hahow好學校提供)
果醬女孩網站上介紹材料來源時,這樣寫道:「我們選擇把前置處理的工作留在部落、原產地,保留工作機會,並用高於市價3%~5%的價格來收購,讓農友們有更好的交易條件,保障權益。」究竟一個20歲的大女孩,是抱持著什麼想法,訂下這些經營理念?
一切都是旅行的緣故,陳沛蓉說。一開始在工作室每個月一萬五租金的壓力下,不斷地生產果醬為能繼續做喜歡的事情。回想最初採購只從成本低的角度出發,到市場挑選物美價廉的材料。直到去年感覺需要充電,釐清究竟工作室該如何發展,愛好旅行的她又背上了行囊深入花東一帶生活,在思考下一步的同時,也踏上開發產地和合作果農的新旅途。
知道自己年紀較輕,於是「一開始打去產銷班問有沒有很年輕、很認真在種的農民」,選擇從年齡相差不大的果農開始談合作,並從「交朋友」出發,這一路上陳沛蓉挖掘了更多關於無毒栽種水果的知識和農友故事,始終認為和這些長期合作果農「不只是買賣的關係,要去了解他們的需求」。
陳沛蓉提到小農遇到的挑戰和困難,像是收購價格不合理、有機栽作還未被大眾認識的辛苦,例如:可能因賣相不佳而遭市場淘汰、相較傳統栽作方式耗時等,都是無毒栽種小農面臨的挑戰。沛蓉認為,「每個農民所遇到的問題都不太一樣,我們不能只用一種方式去解決所有問題」。
在認真了解每個合作果農的需求和供貨困難點後,果醬女孩工作室的產品決定選用當季的水果,每季推出4~6種口味,和不同的供應者配合、調整果醬販售量。迄今,已有十多位合作的無毒小農,累計產地直買的水果原料至少有五~六百公斤。
「工作最高的境界是別人以為我在工作,其實我在玩;別人以為我在玩,其實我在工作。」以這句話為依歸的熱情和工作態度,對陳沛蓉來說,無論是創新產品,或是穿梭在台灣各地尋找原料,都是生活中珍貴的過程。
對於果醬女孩工作室下一步的期許是什麼?陳沛蓉說,創立品牌就是希望能發揮影響力,「影響大家選擇好的東西,不要光看外表,與土地更親近一點,知道自己吃的是什麼」。號召更多年輕人為台灣土地站出來,也是她走上這條路的初衷。
歷經這段創業歷程後,會給同輩的年輕人什麼建議?
她毫不猶豫地回答:「不要為創業而創業」,熱情和專業是最重要的兩項要素。帶著一貫的甜美微笑,陳沛蓉進一步闡述,會強調這兩點是因為「如果沒有足夠的熱情,絕對沒有辦法應付接下來一連串的挑戰和變化;如果沒有一個專業,沒有人有義務去包容自己的理想跟夢想,除非你有足夠的專業和非常正確的態度。」
有著對產品的創意想法、對土地和農友的熱情,果醬女孩對於下一步的發展已有計畫中的藍圖。陳沛蓉渾身散發出做喜歡的事情的自信光芒與快樂。
一路上的際遇和學習,在這個年僅20歲的青年創業家身上,也能看到謀定而後動的商業智慧。
延伸閱讀

文章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