銀浪新創力國際週回顧系列(四):創新模式丹麥篇
作者:陳娟妏(銀享全球客座作者)
(Liisa Bassett現任丹麥哥本哈根職訓中心CBSI專案經理,對於如何培訓多元照護人才經驗豐富。她應邀在銀浪新創力國際論壇與工作坊上擔任主講嘉賓,並帶領工作坊。)
Liisa Bassett是哥本哈根職訓中心CBSI的專案經理,她在工作坊分享了該中心如何訓練新移民成為照護人員,補足了丹麥照護人力的缺口。對照臺灣的訓練多著重老師在台上講,學員在台下聽,丹麥的訓練模式不但顧及了照護專業,更全方面的協助新移民融入丹麥社會。周傳久老師除了翻譯之外,也補充了台灣及其他國家的背景知識,幫助學員理解及進行比較。
(Liisa於「銀浪新創力」優質人才培育工作坊帶著每一組討論。陳娟妏攝)
要成為照護人員,新移民需要接受兩階段的訓練,第一階段為期14個月,從語言、文化著手,藉由許多互動分享練習,一方面得以幫助新移民從多角度理解丹麥社會而能提供更貼切的照護,另一方面使得學員可以了解彼此的文化。講者舉了一個國民美食的例子,丹麥人特別喜歡吃一種稱作smørrebrød的開放式三明治,只有單片麵包,上面放滿了各式各樣的配料。雖然說組合有上百種,許多人還是偏好傳統的配料、組合和口味。中心引導著學員從認識國民美食、到超市購物、到動手準備丹麥三明治,從頭到尾的實際體驗。僅以備餐為例,照護人員不僅是有煮就好,還往往需要事先為被照護者購物,並要考量到營養及口味。藉由準備一份餐點的過程,學員學習到了丹麥的飲食文化、營養知識、料理方法,也認識了丹麥市場擺設及常見的產品,並在購物的過程中增加了和當地人互動的機會。這種動手做的體驗式教學,效果可想比單純聽講來得好上許多。
(Liisa以丹麥開放式三明治為例解釋如何幫助移民融入丹麥文化,同時學習照護的專業知識。陳娟妏攝)
第二階段則是為期8個月的照護專業訓練。藉由練習及發表問題討論和案例,講者和學員也互相介紹了丹麥和台灣的文化。訓練課程中採用「主動傾聽」作為溝通的工具之一。講者先用一個案例,讓大家討論照護員和長者要如何有效地進行溝通:如果今天長者因為太累了而不想洗澡,照護員要如何達成洗澡的任務?學員們除了直接回答討論結果之外,還選擇用角色扮演的方式直接演示他們的答案,盡量以商量、轉移注意力、理解拒絕的原因、尋找激勵行動的動力等方式達成任務。回答之後,更進一步的以臺灣的例子提問;在臺灣,有時候選擇尊重長者的意願卻不會一定能得到家屬的理解,應該如何尋求平衡呢?照護不僅僅是標準化的動作,更是理解、尊重彼此以及協商的過程。專業人才的培育強調除了提供被照護者服務之外,同時也顧及照護員的安全和生活。
(工作坊後Liisa和學員的合照顯露大家可愛的一面。陳娟妏攝)
哥本哈根職訓中心CBSI累積了30多年培育外來移工經驗,目前有200名員工,平均一年有2200人參與中心的課程。當丹麥積極培育外來移工時,台灣對於外籍看護時常需面對語言隔閡及不理解文化差異的溝通障礙,Liisa所分享的優質人才培育經驗極為值得借鏡。畢竟,先照顧好了照護人員,才能夠提供優質的照護服務。
作者簡介:陳娟妏現就讀清華大學人類學研究所碩士班四年級,研究主題為多元文化社會中高齡照護的相關議題,並實際到社會企業銀享全球擔任實習生,協助銀浪新創力國際週的策劃與執行。這篇文章的內容主要來自於她擔任國際論壇和工作坊國際講者接待的文字記錄和個人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