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寒冷的晚上,你享受完溫暖的熱水澡,正打算拿毛巾來把身體擦乾,一個腳軟沒踏穩,膝蓋直接跪到冰冷的磁磚上,劇痛使得你無法將自己的身軀撐起,在空蕩蕩的房內,你知道大聲叫喊也無濟於事,冷空氣漸漸侵噬著你裸露的肌膚,無助嚙咬著你的心靈。該怎麼辦?
這只是一個平凡的例子,此刻在這世界上也有許多正面臨相同情況的獨居長者,他們就跟你我一樣,能打理好生活的一切,只是在非常時刻需要一些特別的幫助,在我們最脆弱時,提供求救的一扇窗,而這也是長者安居協會一直以來在做的事。
在風雨中屹立
1996年,一陣寒流帶走了香港一百五十名獨居長者,這個社會事件促成了長者安居協會的成立。「不能再讓相同的悲劇發生了!」也是一路支持創會總幹事馬錦華的信念。他們推出了現在為人熟知的「平安鐘」,為長者提供24小時的緊急呼救服務,只要按下一個按鈕,就能連線到熱線中心,並通知警方、救護車及緊急聯絡人。獨居不再是無依無靠的生活,平安鐘提供長者安全感,也減輕了子女的擔憂。
平安鐘的發想來自於當時外國的「救命鐘」,按下按鈕後,就可撥打到預設好的四個電話號碼。但他們發現這其中還存有潛在的漏洞,「萬一這四個電話號碼都沒人接怎麼辦?」況且再加上連絡救護車的時間,會大大的影響救援效率。平安鐘將之改良,並以一個月100港幣(約400元新台幣)親民的價格漸漸在大眾普及。
身為現在香港最大的自負盈虧社會企業,長者安居協會也曾遭遇財務困難。當時由於這項服務也還沒有被大眾認識,導致收入來源不穩定,還一度負債近千萬港幣,幸而在2003年,遇到一位好心人士,因為深受平安鐘服務的感動,捐給協會數百萬元,協會將那筆錢用來開發新技術、在各大媒體宣傳他們的產品,終於在最後轉虧為盈。
不只居安,更是心暖
協會自成立以來,已及時將超過四十萬人送入急診,挽回一條條寶貴的生命。值班人員不只接聽緊急電話,還會主動問候長者最近好不好、今天吃藥了沒,長者有時也會打給值班人員聊聊天,排解寂寞,協會也招募許多義工致電問候長者起居,平安鐘的角色從救生員拓展到連接感情的橋樑,這完全是意外的收穫。
他們實行「以企業養福利」的制度,除了外界捐款之外,產品服務收入已經佔總收入的七成,在2012年的產品服務收入已達新台幣近三億元。提供有需求的長者免費服務,至今約有一萬五千名使用者接受這項免費服務。近年來更陸續推出了「隨身寶」、「平安手機」以及「智平安」等服務,期望能藉由科技的研發及應用,讓長者都能享有高品質的晚年。
老年生活一定是孤單、危險的嗎?答案,對於這個世代的人們可能不再相同。有人說,科技的進步拉開了人與人的距離,但也許,這其實也製造了一種新的可能,長者能用更自由的方式享受人生,即使家人、朋友不在身邊,也能用另一種方式連結心與心的距離。
擔任長者安居協會總幹事達17年的馬錦華,將在即將舉行的銀浪新創力國際論壇中,分享他如何以企業方式經營協會,讓協會成為香港第一家自負盈虧社會企業的過程。也會透過帶領工作坊,和台灣的長期照護從業人員交流討論,深入發掘問題並提出解決之道,找出適合台灣的創新長照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