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日報/楊珮玲(2014年10月09日)
家是什麼?一個擋風遮雨的棲身處?一個夜晚可避免露天就寢的場所?還是更多?
對全球超過16億居住在貧窮破落住所的人來說,恐怕沒人比他們更能體會「安身」而後「立命」的迫切性。不需奢華,不要贅飾,他們只想要比安「身」更多一點的安「心」:一個樸實且能負擔起的家。
對從事改善全球貧窮者住屋的非營利組織「「HABITAT FOR HUMANITY(仁人家園)」來說,他們深信家不只是一個關鍵硬體,更是一個幫助貧困家庭打破貧窮循環最重要道路之一。有了安心安全的家,孩子才能好好學習、有心裡的安定感、減少疾病威脅,也才有一個新希望的開始。
受益者是合作夥伴
從美國喬治亞洲一個小小的基督教社區住房計畫開始,將近40年來,「仁人家園」抱著「受益者是合作夥伴」的信念,不分種族宗教背景,已推展到全世界至少100個國家,建造了80萬戶以上的房屋,提供超過400萬人新的居住希望,可說是國際上致力解決貧窮住屋問題最成功的跨國純民間組織之一。
而讓他們能夠超越許多同類型的非營利組織、在國際間穩定擴大規模的關鍵之一,在於他們充分融入社企特質的創新性與永續性事業計畫與信念。從「仁人家園」創設的傳奇過程到它之後的紮實發展,「仁人家園」可以說是NPO中最早成功融合社企信念的組織之一。
「仁人家園」是由米勒‧富勒(Millard Fuller)和他的太太琳達‧富勒(Linda Fuller)在1976年設立。富勒原是極為成功的生意人和律師,白手起家,29歲就賺到他人生的第一個百萬美金。但成天忙於事業讓他無空顧及家庭,一度婚姻和家庭都面臨破滅危機。
因緣際會下他突然領悟到,擁有愈多物質上的東西讓他愈失去自己和忘記自己人生中最重要的事。他做了個大決定,毅然放棄財富,和家人從頭開始。
採用循環基金運作
後來他碰到了他的精神導師、基督教學者克拉倫斯‧約旦(Clarence Jordan),決定移居到克拉倫斯設立的克伊能尼亞農場(Koinonia Farm),與有需要建立家園者共同建屋,之後正式成立仁人家園,事業並從美國國內推展到國外。
面對貧窮者住房問題,全球各國的公部門和非營利部門都有不同的對策。由於低收入者常無法獲得一般的銀行貸款,傳統的非營利部門可能會走接受社會各界捐款、再用於救濟相關貧困受益者的「由施至受」路線。但對「仁人家園」來說,他們始終深信,「貧窮人士需要的是資金,不是施捨;不是社工,而是合作夥伴。」
從針對有需求者的無息貸款來新建或修繕房屋、貸款償還金額回歸到「循環基金」供未來有需求者持續使用,或是「共同存款共同建造」的集體存款能更快速建屋模式、及受益者自助助人的「出力奉獻」等各式運作方式,無不與他們的中心信念環環相扣。
以無息貸款來說,他們將受益者視為平等夥伴,而非施與受關係。他們提供非營利性的無息貸款給收入較低(約為當地平均值的25%到50%之間)、有住房需求但無法獲得銀行貸款的家庭。「夥伴」家庭則靠自己的能力少額但定期地償還貸款。
受惠家庭自助助人
這些受惠夥伴家庭償還的貸款、加上外界捐款、支持者提供的免息借款、和政府的相關住房計畫補助金等,購成了他們整體活動經費來源「循環基金」(Revolving Fund)中的主要項目。夥伴家庭的償款努力不只讓夥伴們增加自信,由於償還款項能用來幫助更多其他有需要的家庭,更讓這些家庭有自助助人的成就感。
仁人家園計畫的成功中有來自許多贊助者捐贈土地、建材、經費或參與建造過程的努力,但同時每個夥伴家庭需貢獻的勞力時間(Sweat Equity,在美國約為350小時)來幫助自己或是其他夥伴建造房屋也是成功關鍵。這不只讓計畫有效降低成本,減輕屋主負擔,更讓屋主有參與感和對社區的貢獻感,也從建造或修繕的過程中了解更多維護房子的專門知識。
受益者也是參與者和貢獻者。每一個夥伴家庭從建房修房中獲得的自信和感動,讓他們不只成就了一個新的住房,更成為改變他們人生想法的一個新起點。仁人家園,提供了這個起點最美的入口。
全文轉載自經濟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