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日報╱楊珮玲(2014年5月22日)
一個老師為他打開了一扇新的門,讓他首次看到一個完全不同人生的可能。他將這個可能性繼續延伸,給成千上萬的孩子、成人和他們的家人們新的人生和希望。深信人們的潛能無限和將這個信念傳遞的過程,正是社會企業最大的使命之一。
1968年,美國賓州匹茲堡市的曼徹斯特地區。黑人精神領袖金恩牧師被暗殺後,眾多黑人居住的此區暴動不斷,放火、槍擊層出不窮,原本經濟和教育環境就處於極為劣勢的當地公立高中學生們在外圍動盪下,更顯得前途茫茫,無所適從。
遇到好老師激發潛能
當時高二的比爾.史屈克蘭(Bill Strickland, Jr.),也是這些不知自己該何去何從的年輕人之一。但一個偶然的機會,他經過了學校陶藝教室,陶藝老師法蘭克‧羅斯(FRANK ROSS)叫住了他,要他進來教室看看。
他鼓起勇氣跨進教室,第一次在他的人生中有機會看到美麗的陶器磁器和碰觸製陶的泥土,從此深深被吸引。這一步,大大改變了他的人生。
羅斯老師不只傾注他所能,教導史屈克蘭有關陶藝和藝術之事,他還邀請史屈克蘭到自己家中,並帶學生們去看美國建築大師法蘭克‧羅伊‧萊特(FRANK LLOYD WRIGHT)位於賓州的著名建築,希望讓學生們有機會接觸和了解創造力和藝術的美好。
首次跨進老師家裡,在那兒感受到食物的香味、美麗的花朵、醉人的爵士樂、滿室的明亮溫暖陽光,成為他一生的精神糧食和信念──深信藝術可以改變一個人的未來,只要有人給他們機會,正如羅斯老師給他的機會和愛一樣。
之後羅斯老師還大力支持他到當地著名的匹茲堡大學就讀。雖然他由於沈浸陶藝,其他學科表現不理想,但在羅斯老師的極力推薦下,他成為當年他的高中唯一一個進入該大學就讀的學生。
他專攻美國史,四年之後以優異成績畢業。期間他活用老師教給他的藝術創作理論,將住家改造成為畫室、製陶室和寫真教室,教導附近孩子,畢業後更一步步擴大營運。做出口碑後接到希望他能接下附近職訓中心的要求。當時那個職訓中心破破爛爛,是許多毒品犯出入的場所,但史屈克蘭深信人的潛能無窮,決定接下中心。
他將原來他營運的藝術中心和職訓中心結合,並致力建造一個一流的環境,給沒有機會接受藝術洗禮或好的職訓環境者最好的軟硬體設備與師資。要有一流環境,需要財力支援,當時剛好美國政府大力倡導給黑人平等雇用機會,當地的美國著名食品企業「海茲」(HEINZ)主動表示希望和史屈克蘭的中心合作,養成食品專家,有了海茲的大力財力支援後,又陸續獲得當地許多企業和財團的支持。
1999年,充滿花香藝術和音樂、又有萊特式美感的新亮麗建築落成,「曼徹斯特‧彼得威爾公司」(Manchester Bidwell Corporation─MBC)正式成立,一方面提供當地貧困孩童接受第一流藝術教育,相信創意會帶給孩子啟發與希望;一方面與許多企業合作成人職訓,配合需求涵蓋食品、醫藥、音樂、蘭業栽培等不同領域。
用創意帶給孩童希望
成立15年來,參加他們藝術計畫的孩子從高中畢業的比率升高到九成八,是當地平均的兩倍。從他們職訓中心畢業者八成在短期內就能找到工作。他們音樂廳獲得著名音樂家的贊助,多張在那兒錄音灌製的CD獲葛萊美獎。
不管孩子們來自什麼背景或外面環境如何不理想,史屈克蘭相信給孩子們機會他們會自重也尊人,MBC成立以來沒有任何犯罪或毀壞建築物等負面事件發生,也是明證。
MBC的三個成功要素包括:
- 史屈克蘭的信念、使命與行動力一致,並將這些信念和熱情具體且確實地傳達給員工與受訓者。
- 擁有堅定信念的企業家的共襄盛舉和雙贏效果。許多企業贊同他的理念,主動並持續提供支持與合作計畫。除了海茲之外,拜爾藥廠、索尼公司(SONY)、惠普(HP)、前eBay執行長成立的著名SKOLL基金會等都是中心的大力贊助者。
- 沒有過度擴張。MBC先在區域內立足並有實際成果後,才慢慢擴張,不貪快。目前全美有八個中心並逐步增加中,與海外的數個國家也正在討論中。
(作者是專欄作家,曾長期旅日,現居美國。本專欄隔周四刊登)
全文轉載自經濟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