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合報/張瓊齡(2014年4月15日)
我在戒毒中心工作過幾年,曾經每周都要進監獄服務,相較於一般人,算是比較靠近過所謂的社會邊緣人。
總覺得讓更生人「回歸社會」這種說法不夠準確,據我了解,即使脫離原來的關係網絡,更生人也不是真的活在一般人的社會網絡裡。只要不作姦犯科,就讓他們活在一個有同路人相互關照的網絡,不用太強調「回歸社會」。
去年九月,從黑道退役轉入殯葬業的「冬瓜」大哥過世了,從業二十年來安葬過兩千具無人認領的屍體,長期在這個行業裡展現專業與敬業,讓他自人生退場時有個完美的句點,滿載著許多人的感念。
殯葬業是個處在社會邊緣的行業,黑白兩道都有需求,有黑道背景的「冬瓜」扮演好自己的角色,讓黑白兩相安,自己有成就感。於他,這是一個好歸宿。
某些具有黑道背景或影響力的人,到某階段,會以從政為目標,往往透過選舉擔任民意代表,儘管不是基於「學而優則仕」的思維,但想要透過政治力來達到人生某種高峰,可想而知。然而這種高峰,卻未必像「冬瓜」大哥那樣,最終能贏得黑白兩道的肯定。
這幾年我關注「社會企業」的發展,簡單來說,社會企業是透過商業運營的機制達到公益使命的一種事業體。有個發源自德國的「黑暗體驗館」就是知名的成功案例,主要是在全黑的環境裡,讓健視人透過視障者的引領,以觸摸、說話和聽覺來進行溝通,親身感受視障者的世界,付費體驗的健視者從75分鐘的黑暗旅程中獲取平日得不到的學習與感悟,由衷肯定視障者對社會也有貢獻。
與其從事未必得到好評的政治活動,黑道人物何不考慮基於專長,設立一個「黑道體驗館」呢?想到日本黑道在阪神大地震、311海嘯都透過組織力量,到災區發送救災物資,國難當前他們也想為社會做些事(藉機觀察災後有無包工程機會的心思也是有的)。未必趁火打劫,「盜亦有道」呢!
至於「黑道體驗館」的公益性何在?一些不能再上「戰場」的老、殘黑道,可以當耆老說說當年勇,賺點零花錢或養老金;部分營業所得用來支付械鬥身亡者的家屬撫恤金或子女教養費,也可以吧!
資深的黑道梟雄們想為一生留下典範,可以更有創意些,趕快搶頭香當個全世界絕無僅有的「黑道體驗館」館長吧!
全文轉載自聯合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