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社會企業聯盟執行長:慈善機構擁抱商業經營模式
英國整個慈善行業的收入來源正在產生巨大變革:其中一半收入需得由機構自行賺得,總額高達214億英鎊。英國社會企業聯盟(Social Enterprise UK)的首席執行長Peter Holbrook日前撰文表示,慈善機構雖然對於如何描述自己給機構定性並沒做出相應的改變,但是如果想渡過難關,轉型擁抱社會企業則變得至關重要。
目前,英國整個慈善部門超過一半的收入並非來自各方捐贈、補助或撥款,而是源於機構自身售賣與其公益性相關的產品、服務以及完成公共採購服務合同等的商業活動所得。這一事實可能出乎大多數人的意料,但最近的研究數據顯示,2010-2011年度慈善機構收入中前者(免費提供)所得的收入總額約為147億,而通過商業模式賺取的收入總和達到214億英鎊。
不知以上兩個數據的對比是否足以讓傳統的慈善機構對自己性質的描述產生改變,Peter Holbrook認為事實上很多志願部門都已改頭換面,具有了可行且成熟的商業模式,並為提供就業機會、促進經濟增長做出了巨大的貢獻。儘管人們的固有觀念依舊認為這些志願機構憑藉著良好的意願和捐贈者維持運行,但實際上其商業所得的收入已在若干年前超過贈予,成為了慈善機構的主要收入來源。
在其文章中列出瞭如下調查數據,足以顯示出慈善機構對社會企業和以解決社會問題為目的的營利活動持樂觀態度:
  • 當被問及他們聽到「社會企業」作何反應時,52%聽到後覺得「興奮」,29%表示「有興趣,想了解更多」,只有7%「感到緊張」;
  • 絕大多數(92%)表示他們希望在未來三年中通過以公益為目的的商業活動和政府採購服務增加收入;
  • 74%的回覆者認為目前還沒有足夠的支持幫助慈善機構從完全志願轉型到賺取營利收入;
  • 三分之二(63%)的調查者希望得到更多政府支持。
Peter Holbrook提到,英國已有一些慈善機構先行做出了改變,譬如倫敦少年基金。這是由一家慘淡經營、完全依賴於捐贈的慈善機構轉變為積極進取、可持續發展的社會企業,並在去年年底舉辦的全國商業大獎中得到認可。 2005年,為了維持機構生存,新晉升為CEO的瓊•奧沙利文決定將這家始於1903年的百年慈善機構轉變為社會企業,但希望在轉型過程中確保機構的堅定、良好的精神風貌。機構的管理層和每一個員工都參與到了這一漫長的轉型過程中,並共同創造出了新的管理結構和企業文化。至2009年,倫敦少年基金已在倫敦威斯敏斯特區已有9家托兒所,並在此基礎上繼續拓展業務,在其他區域開設分所,擴大活動範圍,複製成功模式。
此外,「一些更大型的慈善機構也已建立了他們的營利工具,並將利潤用於再投資到機構的主營業務中。Age UK 在這方面已取得了一定進展(2011年Age Concern Enterprise 將2100萬英鎊用於再投資),而其他知名的慈善組織才剛剛起步。比如Auto22同樣是一家社會企業,是英國慈善組織Catch 22的分支機構,主營汽車售後服務和維修業務,並幫助初出茅廬的年輕人在專業的工作環境中獲得實際工作經驗。這些都是鼓舞人心的例子,但真要將建立社會企業變為現實,確是一個艱鉅的任務,也絕非一蹴而就。成為一家社會企業是一個戰略性的決定,且並不是用於每一個慈善組織」。
上述調查中還揭示了阻礙慈善組織轉型為社會企業的兩大壁壘,即:缺乏商業技能和經驗(49%),以及缺少獲得投資/貸款的渠道(45%)。不出意料的是,五分之一的受訪者對受託方持懷疑態度18%。作為慈善組織,受託人有相關的法律義務將機構風險降到最低,但若過渡到社會企業,他們就需要承擔金融風險。這一過渡表明整個組織都要採取更具有「社會企業家精神」的企業文化和心態他可以授權一個員工團隊,將員工的商業創意和技能發揮更好更大的作用(或意味著注入新的人才和技能)但這同時也能為機構帶來更多自由,在設計服務和實施過程中釋放出更多創意。
Peter Holbrook認為,「面對英國公共財政支出的削減、捐贈力度降低、傳統資金鏈不斷枯竭等多重嚴酷現實,慈善機構或許並不想聽到「轉型為社會企業並非一蹴而就」這樣的說法,但令人鼓舞的是調查對未來抱有積極態度,並且像英國社會企業聯盟、英格蘭志願組織理事會(NCVO)這樣的機構將做更多工作,為要走在這條看似漫長而曲折的道路上的慈善組織導航,提供更多支持和幫助」。如果機構選擇以更具創業性的開放姿態來應對生存和目前的資金困境,它們就有可能變得比以往更加可持續,並帶來更大的影響和改變。
資料來源:Charities are trading

文章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