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新起樓也可促進老幼共融
文:魏華星(Francis)
房協綠悠雅苑超超額認購,在五萬多個申請當中,有超過三分二是一人家庭單位,而本身是公屋戶的亦佔不少,估計最普遍的情況就是年青人追求更多獨立空間,預備遷入綠悠雅苑,繼續單身或結婚也好,最重要是有個可負擔而又真正屬於自己的安樂窩。
而不少父母為仔女撲申請表、衝缐交表,也有同樣的心願,只希望仔女將來不會「無處容身」,也不會怕日後兩老漸成獨居,留守公屋單位終老,甚至被不孝順仔女疏於照顧和離棄,這些現實情況也是存在的。
房協主席鄔滿海說,既然一人或小型單位受歡迎,日後在沙田的土地也會多起這些單位,即是說年青人跟父母分開居住的情況只會逐漸擴大。但同時,房協又發展長者屋、甚至被稱為富貴長者屋,有豪華專業的醫療配套,說要為市場提供更多選擇。
筆者認為這些起樓方式表面上是「解決房屋需要」、「適應人口老化」,其實只是守舊因循的思維模式,沒有勇氣和遠見由設計房屋單位開始,已想想如何既可為年青人擴闊獨立空間,亦可最有效和低成本地照顧年老父母的需要。
我們可以有一些創新的樓房,樓上是年青人的安樂窩,較低層則留給長者方便他們出入,樓宇本身就創造出長幼共融的氣氛,亦鼓勵和便利年青人照顧長者的貼身需要,這才是迎戰人口老化最前進的構思。
當然,樓價如何釐定、以租或買的形式等便要慢慢計算,但數字以外,筆者深信兒孫們一個親身問候甚至擁抱,在長者心中,比一個極專業的護理人員也更令人心甜。
筆者觀察所得,現在我們創辦了可24小時服務的無障礙的士,很多可負擔車費的仔女也再沒有交通不便的藉口,而不跟坐輪椅的父母、尤其長期住安老院的長者外出了。
社會創新應該以持續方式創造正面的社會效益,這才是真正的「穩中求變」!
照片授權
本文原刊登於2013年2月5日香港社企驕陽
作者簡介:「香港社會創投基金」創始人兼首席行政總裁 ,也是「三十會」的核心組織者。隨著在市場營銷,廣告和戰略行業積累的經驗,Francis在致力於「香港社會創投基金」前曾擔任電訊盈科策略性發展的助理副總裁,負責在中國的企業發展和戰略信息和通信技術業務。他現在還是香港特區政府中央政策組兼職委員和大學客席講師。他希望能通過「香港社會創投基金」的平台促進年輕專業人士的參與社會企業家精神和社會創新。

文章標籤

  • Sonova社會創新錦囊

    Sonova社會創新錦囊

    Sonova Insitute 附屬香港社會創投基金(SVhk),旨在透過社會創新學院和社會創新工場兩個分支宣傳社會創新的文化,引起大眾對社會創新的認識和興趣, 吸引人才和資金,繼而讓社企界有足夠的創新概念讓它得以維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