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不是社會企業,有那麼重要嗎?
文:金靖恩
你聽過「社會企業」嗎?
經過這幾年的獨立媒體洗禮,社會企業這個名詞對許多人而言應該並不陌生,政府還將今年定調為「社企元年」,積極催生各樣社企行動計畫,甚至在前陣子提出一項新政策──想要在國家公園內開民宿、闢魚塭,並將之稱為社會企業。這項政策引發的爭議在此不多做討論,但它的確帶出許多人共同的疑問:究竟要符合什麼樣的標準,才算社會企業?
每當在分享社會企業的過程中,我經常被問及社企的定義,也常常聽見大家對於社會企業的各種疑問與質疑。
舉個例子,當我談到Motherhouse在孟加拉建立溫暖的微笑工廠,提供兩至三倍的薪資與健全福利制度,讓他們能愉快、有尊嚴地生產高品質皮件時,便有人追問Motherhouse身為社會企業,究竟有多少比例的盈餘用於回饋當地?或是應該回饋多少比例,才能稱作社會企業?
當我分享World Bicycle Relief(WBR)非營利組織如何在第三世界國家建立自行車品牌,同時結合捐助與銷售模式,幫助當地人民取得耐用的代步工具,使偏遠地區的醫療、教育與經濟能夠得到適切發展時,便有人不解若還需要接受捐款,怎麼能稱作社會企業?
類似這樣的疑問其實列舉不完,舉凡盈餘捐贈的比例、社會企業能否接受捐款、能否分紅、能否以非營利組織的形式存在…等,每個人都有一長串用來檢核社企定義的清單。
然而,社會企業的定義並沒有標準答案,找一百個人來問,可能還會得到一百種回答。因為社會企業並不是一個專有名詞,也不是什麼新的組織形態,而是一種精神與態度;社會企業最重要的核心精神,就是「不以追求私利為最終目標」,除了賺取利潤,更努力達到社會與環境三方面的平衡。
因此任何一個組織,若致力於追求三重基線—Triple Bottom Line,達到企業在財務、環境與社會使命三要素的永續發展,那麼管他是否符合任一媒體或學者的社會企業定義,都是一間具有「社企精神」的企業。
全美最大戶外運動服飾品牌之一的Patagonia,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
這間年營業額高達兩億六千萬美元的企業,除了破天荒的自我課徵「地球稅」,捐出1%的營業額支持環保團體之外,更自發性地做起內部環評調查,在消費者尚未察覺工業棉花對環境造成重大污染的年代,便果斷地全面改用100%的有機棉,不僅促使Nike、Levi’s等產業大頭跟進綠化,更帶動整體有機棉產業的發展。
在社會議題層面,Patagonia也特別關注其生產線工人的權益,並將於今年秋天推出公平貿易認證的服飾,每售出一件便提撥一筆金額作為工人福利金,由製衣工人們共同決定要如何使用,可以作為獎學金、急難救助金與交通費補助,當然也可以分紅。
像Patagonia這種追求財務、社會及環境一同永續發展的公司,不論其是否接受捐款、有無分紅給股東、或提撥多少比例的盈餘作為環保與工人福利金,它都是一間不折不扣、符合社企精神的社會企業。
不過,如果不特別加以定義,要如何避免這些名詞被濫用,或是被人濫以社會企業的名義申請補助?的確,若要推動社會企業的相關法規,或是訂定申請補助之門檻,還是有建立審核標準的必要,才能避免有心人士魚目混珠。
然而對一般人而言,我們不需要拿著放大鏡和一長串的問題清單仔細檢查,因為這不僅無助於社企的發展,還有可能模糊焦點,讓人忘記社會企業的精神並不在於能否分紅、或是應回饋多少盈餘等企業的「運作形式」,而是其兼顧社會、環境、與財務永續發展的「三贏」思維。
因此,回到一開始的問題—─是不是社會企業、如何定義社會企業,對於想讓世界變得更好的我們來說,真的一點都不重要。
photo credit:klara.kristina  (CC BY 2.0)
全文轉載自天下獨立評論專欄

文章標籤

  • 編輯室報告

    編輯室報告

    由社企流編輯搜羅整理台灣社會創新、永續相關的即時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