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SRone 永續觀點

CSRone 永續觀點

2007 年頤德國際集團率先成立 CSR 部門提供顧問服務,並於 2013 年啟動臺灣第一家 CSRone 永續報告平臺。CSRone 團隊每年定期發布臺灣 CSR 發展現況分析報告,期許與臺灣企業攜手接軌國際 CSR 前沿議題與趨勢,共創永續美好未來。網址:https://www.csronereporting.com/

專欄文章

19篇)
  • 從氣候變遷到社會不平等:專訪台大社會系劉仲恩老師

    從氣候變遷到社會不平等:專訪台大社會系劉仲恩老師

    CSRone/文: 李宜蓁
    早晨 9 點的台大校園裡,行滿前往課堂的同學,CSRone 永續智庫團隊也隨著同學的腳步踏入台大社會系,拜訪社會學系、氣候變遷與永續發展國際碩博士學位學程的合聘教師劉仲恩老師。期盼從學術的視角思考永續,帶給實務發展及政策制訂上新的觀點及啟發。
    劉仲恩老師專長為經濟社會學、環境社會學及氣候變遷政策,學術經歷豐富,主修化學工程,後來前往耶魯大學研究國際與發展經濟,最後在威斯康辛大學取得社會學博士。這一路的選擇看似跳躍,但老師在訪談之初即表示「環境議題本是高度複雜的議題」。

    跨越學科的界線:解鎖多維度、多層面的永續議題

    如同環境議題,永續議題亦牽涉廣泛,從氣候變遷到生物多樣性的喪失、從社會正義到公正轉型,每個面向都相互交織、影響。然而傳統的單一學科、單一出發點的思考模式已經無法有效解決這種多維度、多層面的問題結構,需要跨領域的學習與合作方能找到出路。這也反映在如今企業永續從業人員的學科訓練背景上,從環境工程到社會學、企業管理均有,並非侷限在單一的學科上。
    跨領域的訓練也展現在劉仲恩老師身上,化工與經濟學的專業訓練,讓他了解技術的原理與最新趨勢進展。但「困難的不是技術」,劉仲恩老師表示,以風力發電而言,從選址、與當地居民的溝通、到對當地經濟的衝擊等,需要環境專業的評估、需要傳媒背景的溝通合作等等,都不是單技術或單一學科可以解決的問題。也因此讓他往經濟學、社會學探索,因為技術無論多麼先進,終究只是一個工具、一個手段,不能單獨解決生態危機,不能獨立回答人類社會錯綜複雜的問題
    為了解決、回應這樣複雜的問題,劉仲恩老師引用「系統理論(systems theory)」來說明未來的思考方向。系統理論研究和理解不同組件互相影響的物體或現象(即「系統」),它關注的是整體,而不僅僅是個別部分,並且這個系統是開放且與環境互動的。因此各學科、專業都可以參與解決系統問題,也可說「必須」各學科、專業參與其中。

    重塑氣候責任:對高碳排放國家和產業的必要監督

    「氣候變遷本質就是一個『社會不平等』的議題」,劉仲恩老師表示。這樣的不平等呈現在兩個方面:一是衝擊不平等,即氣候變遷帶來的災害和衝擊在不同的地區和群體間程度不同,尤其弱勢國家/群體承受了更多的衝擊。二是責任不平等,即對氣候變遷負有責任的國家和群體高低不一,換句話說,在全球尺度下,已開發國家/高經濟群體產生大部分碳排,卻要求第三世界/個人承擔相同的責任(或支出)。
    且當一般大眾談論永續發展時,總是過多地關注技術的突破和創新,而對於轉型過程中出現的不平等問題卻很少被討論。這種不平等不僅存在於國與國之間,也存在於社會內部的不同群體之間。以國家而言,根據統計,2021 年各國人均碳排量中,美、中、英都超過世界平均的 4.7 噸,而非洲、印度這些開發中國家人均碳排量都僅有 1-2 公噸。然而面對極端天氣事件所造成的災害損失,最脆弱地區卻是非洲地區、南亞和海島國家等。
    面對上述情況,我們可以不只在日常生活上,鼓勵個人的環保行動,而非譴責的態度,且更應該積極將監督的目光放在高碳排國家/產業上,使其為對氣候變遷造成的衝擊負上相應的責任。

    減碳的先後順序:先追求內部減排,再考慮購買碳權

    劉仲恩老師過去曾出席政府碳權公聽會,提供專業意見,是目前在台灣學術界研究碳權的重要專家。碳權作為一種企業達成淨零的手段,近年來受到廣泛的關注,但此商品的不確定性也造成不少議論,如:如何計算碳匯實際減排多少?如何將碳權轉換成具有流動性的金融商品?碳權的交易機制該如何被建置?
    一如減重過程,當每家企業碳排逐漸減少到低點,其可減少的空間就會越來越小這也意味著碳權市場的規模可能會逐步縮小。另一方面,碳權過度商品化可能會導致過度的炒作,以及成為有心人是操作的標的,更可能使企業內部的減排目標失焦。若將碳權交易純粹視為金融操作,而非真正針對其根源進行減排,實則是治標不治本。企業的目標應該是如何減少碳排放,而減到最低後,再思考向外購買吸碳/負碳的技術或商品,以達成淨零排放目標。也因此,對企業而言,內部先減碳才是首要思考的任務,而不僅是單靠購買碳權抵消碳排放量。

    學術界無界:培養多元看世界的角度

    訪談尾聲,劉仲恩老師也回扣開始的系統性思考主題,不僅在企業中需各部門、各職能協作以解決問題、執行永續專案,在校園中亦是。他鼓勵學生不須將自己框定在某一特定領域內,對於不同領域的知識與學問產生恐懼與疑惑,甚或不必要的文理對立。其實跨領域的學問並不像想像中得高不可攀,老師即舉例多數人認為屬於理組的碳盤查技術並非艱澀難入門,「其實連微積分都沒有用到啊!」老師打趣地說。
    科系與職業之間的關聯也並不像大多數人想像的那樣緊密,許多人深信所學的專業會直接決定未來的職業道路,但在這個快速變化的社會中,最重要的是掌握能夠跨領域應用的核心能力,例如:批判性思考、解決問題的能力、溝通協作能力等,這些能力將成為未來職場中最有價值的資產。
    而核心能力的培養更是塑造一種看待世界的方式,它超越了學科的範疇,使我們能夠用更寬廣的視野、更多元的思維來感知與解讀世界,也讓 CSRone 永續智庫團隊在這個盈滿陽光的辦公室中,調整心態,繼續前行。
    全文轉載自 CSRone,原文標題:【CSRone 永續智庫專訪】從氣候變遷到社會不平等:專訪台大社會系劉仲恩老師
    沒有心理健康,就沒有真正的健康——迎接新年,社企流舉辦讀者小聚,以心理健康為主題,邀請大家一起來與我們聊療癒!>> 即刻報名
    閱讀文章
  • GreenBiz 報告:2023全球綠色發展 10 大趨勢出爐!

    GreenBiz 報告:2023全球綠色發展 10 大趨勢出爐!

    CSRone/文: Dominica
    本份報告匯總標普 Trucost 數據庫,以及標普全球 1200 指數中組織的環境績效數據,整理出在經濟衰退、政治動盪、疫情紛擾下的 10 大關鍵永續趨勢,包含運輸轉型、碳移除、自然資本、替代性肉製品、ESG 數據管理、強制碳揭露、循環經濟、水資源管理等。本文摘錄 10 項全文主題,提供讀者參考。

    趨勢一、 微型交通(Micromobility)和公共運輸:實現零碳排放的關鍵

    Our World in Data 網站指出交通運輸部門佔了全球 20% 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在歐盟運輸部門更是佔了其整體碳排的四分之一。為此,C40 城市氣候領導聯盟(C40 Cities Climate Leadership Group)呼籲,為了達成《巴黎協定》的目標,搭乘公眾運輸工具的比例必須在這 10 年內成長 2 倍,才能有效減少全球溫室氣體的排放。
    家具龍頭宜家(IKEA)受到如巴黎和倫敦等氣候領先城市對企業送貨服務加速脫碳的要求,在 2022 年於荷蘭試行了整年的「太陽能貨物自行車」來載送客戶們的家具,結果相當樂觀。除了本身可以載運 90% 的宜家產品系列,產生的碳排更是比現代柴油貨車減少高達 98%。共享交通公司 Lyft 和 Lime 則是表示分別有 36% 和 27% 的用戶,藉由它們提供的不同交通選項,從汽車轉移到如電動腳踏車、電動滑板車等微型交通。
    除了公眾運輸工具,微型交通(Micromobility)及迷你車(Minimobility)也在近年開始受到關注。微型交通是指車輛總重少於 500 公斤、時速低於 25 公里的交通工具,一般常見如電動滑板車、電動腳踏車等代步工具;迷你車則是指可以容納一到兩名乘客的三或四輪小型電動汽車,它們相較一般汽車而言,更具有移動方便、能耗少、原物料需求少、價格更便宜的優勢。根據國際顧問公司麥肯錫(McKinsey)2022 年調查,有 30% 的受訪者表示考慮在未來駕乘迷你車出遊。
    不過報告也表示,微型交通及迷你車希望取代的是燃油汽車,而非排擠公共運輸或走路。此外,要改變民眾既有的習慣絕非易事,政府在政策和法規方面的支持顯得尤為重要,除了重新思考城市規劃,例如建設新的自行車道並加強與車道的區隔以提高用路安全外,還要投入大量資源來擴大、電氣化和改善公共運輸交通以服務更多人。

    趨勢二、企業開始將永續、ESG 相關內容加入員工教育訓練

    為了鼓勵員工從自身實踐永續,並在工作中融入永續思維,企業開始透過教育訓練讓員工了解企業的營運活動與永續、ESG 的關聯性,以幫助企業達到永續目標。
    事實上,市面上已有許多成熟的相關線上課程,例如 Linkedln Learning、 Trailhead、terra.do 等線上學習平台,部分課程完課後會提供證書,讓學員能夠在越來越重視永續人才的職場上更有競爭力。然而,由於看不到自己與這些議題的連結以及永續、ESG 作為較難在短時內看到成效,員工往往會忽略其重要性,參與意願不高,進一步降低了訓練的成效。GreenBiz 的報告指出,成功的關鍵在於利用公司的業務舉出具體案例,並提供因人而異的課程及學習支持。
    全球房地產服務及投資企業仲量聯行(Jones Lang LaSalle, JLL)即提供全球各地的員工一系列影片說明永續及 ESG 的基本概念,再連結公司採取的措施,以及說明其作為對於公司、客戶的重要性。而電子元件製造商安富利(Avnet)更獎勵員工透過社群平台,分享自己在工作及生活中如何實踐永續,來促進同儕間的學習效益。
    企業透過推出影片、線上工具箱、遊戲、互動式模擬等方式,跳脫過往對教育訓練「開班授課」的形象,來吸引員工參與和行動。當企業訂定永續目標逐漸成為主流趨勢,如何讓員工成為其中的助力會是一大關鍵。

    趨勢三、量化數據以驅動永續管理

    當企業永續逐漸從「承諾」轉換成「實際行動」時,評估營運活動對環境的影響並設定具體目標成為關鍵。然而,並非所有會造成氣候危機的因素都能輕易量化,進而評估和管理,例如生物多樣性。不過在 2022 年年底聯合國召開的《生物多樣性公約》第 15 次締約方大會(COP15)通過了歷史性的《昆明-蒙特婁全球生物多樣性框架》( The Kunming-Montreal Global Biodiversity Framework, GBF ) ,此框架將保護生物多樣性目標具體化,即為著名的「30X30 目標」:「2030 年將高生物多樣性重要性區域的損失減少到接近零,以及到 2030 年保護或恢復 30% 的陸地。」
    而致力於推動有科學依據的目標來應對氣候變遷的「科學基礎目標聯盟」(Science Based Targets Network),預計在 2023 年上半年推出為土地資源及水資源保護設立量化目標的指南,作為衡量企業在自然損失績效的重要標準。這些目標立基 5 個主要造成自然損失的因素:土地利用變化、氣候變遷、汙染、自然資源利用及開發、外來入侵物種,幫助企業了解其營運活動與自然環境間的關係,並採取相應的措施來改善其環境績效。法國奢侈品集團開雲集團(Kering)有感於產品原料供應與保護生物多樣性間的緊密關係,承諾在 2050 年前集團全品牌達到「自然正值(Nature positive)」,並計畫在 2025 年前將供應鏈地區 100 萬公頃的農田和牧場轉為再生農業。
    GreenBiz 報告也指出預計不久之後,ESG 中的社會(S)面向將會躍上檯面成為下一個量化數據的重要議題。ESG 的數據量化除了可以幫助企業和投資者更好地衡量和監測企業的 ESG 治理績效,更能幫助公司做出正確的決策及管理風險。

    趨勢四、替代蛋白備受關注,瞄準主流市場

    推廣動物產品替代品的非營利組織「優質食品協會」(Good Food Institute, GFI)指出,全球替代蛋白公司在 2021 年共獲得了 50 億美元的投資,比 2020 年增加了 60%。管理顧問公司麥肯錫(McKinsey)則是發現,在替代性蛋白的消費客群中,「維根主義」(Vegan) 佔最多數且增加的速度最快。這樣的趨勢顯示出基於健康、環境或是動物權益等多元因素,替代性蛋白的消費市場正逐漸擴大。
    除了專注於替代肉的公司如 Beyond Meat、Impossible Foods 外,也有越來越多如 Nestlé、Unilever、Tyson、Cargill 等老牌跨國食品公司開始進入這塊新興市場。不過在 Greenbiz 的報告中也提示,若替代肉僅是提供給素食或蔬食消費者更多選擇,而無法擴及主流的肉食消費者,可能無益於降低食品產業的溫室氣體排放,市場的發展也容易受到限制。
    為了吸引更多不同類型的消費者,替代肉業者首要突破的三大難題分別是味道、消費者對產品的認知、價格:
    味道:許多業者正在開發口感和味道更接近於真實肉品的替代肉產品。Mission Barns 就在其生產的植物性香腸中添加培育的動物脂肪,使口感更接近真實肉品。此外,替代肉也出現更創新的做法,包括利用精密發酵的乳製品和蘑菇製成以及由動物細胞培養而成的替代肉。
    消費者對產品的認知:提升替代蛋白產品的市場接受度和消費者採用率,幫助消費者對產品形成正面的看法,並促使他們購買和使用替代蛋白產品。
    價格:解決價格挑戰是替代性蛋白產品成功的關鍵因素。透過政府、大規模投資者和大型食品公司的支持以達到規模經濟,讓替代肉對消費者來說更可負擔和可得。

    趨勢五、從「自願」到「強制」:碳揭露在企業永續發展中面臨轉變

    企業的強制性碳揭露義務日益增加,企業透明揭露自身碳足跡的壓力也不斷增加,全球最大的資產管理公司之一 BlackRock 便一度表態認為「自願性、沒有管制的碳揭露時代即將結束」。且越來越多的國家已將企業需參照國際「氣候相關財務揭露」(TCFD)的揭露義務納入國內法規。
    此趨勢下,美國國會也通過了由證券交易委員會(Securities and Exchange Commission, SEC)所提的《投資人氣候相關揭露增強及標準化》(The Enhancement and Standardization of Climate-Related Disclosures for Investors)規定,要求企業揭露可能對其業務、經營績效或財務狀況產生重大影響的氣候相關風險以保障市場投資人。
    報告中接著提出了 3 個強制性碳揭露帶動的趨勢。首先,最直觀的便是所謂的「MRV 人員」需求的上升 — 碳盤查(Measuring)、報告(Reporting)和認證(Verification)的專業人員。由於這是相對新興的技能,各國政府也紛紛開始積極、加速培訓相關人才。 
    其次,GreenBiz 報告提到將會有愈趨嚴格的標準化措施,以確保企業揭露的數據是可比較且有助於決策的,其中 TCFD 和「溫室氣體盤查議定書」(GHG Protocol)將提供未來報告揭露的基本原則。而國際永續標準委員會(International Sustainability Standards Board,ISSB)將會透過不斷的審核和檢討,確保這類的標準能夠發揮其效用。
    接著,強制性碳揭露的範圍將會逐漸擴及「範疇三」,即為企業營運過程中,產生自其他非企業所擁有或控制的排放源,最常見的例子便是來自供應鏈的碳排放及產品使用時所產生的碳排放,雖然追查並蒐集各供應商的數據在碳盤查上相當困難且耗時,但範疇三的碳排放往往才是一個企業碳排放最大的來源。目前已有多國政府已開始研擬相關法規,很多大型企業也已經開始為範疇三的碳盤查展開布局。

    趨勢六、水科技(Water Tech)迎接新浪潮

    水資源與氣候變遷的關係密不可分。氣候變遷會導致水循環紊亂,並進一步造成水資源的供需失衡,隨著氣候變遷成為各國首要面對的課題,亦帶動新創企業投入水科技的研發。
    水科技在過去獲得的關注遠不及氣候科技,然而,現在科技龍頭如亞馬遜(Amazon)、谷歌(Google)、元宇宙(Meta)等開始重視「水資源正值」(Water Positive),透過水資源再生補充來源,並投資水科技公司以減少其資料中心的用水量。電動車公司特斯拉(Tesla)也因為擔憂長期水資源供應,而推遲啟動在德國的製造廠。當「水」這個要素開始被企業視為重要的營運風險,投入水科技的資金和新創公司的數量也跟著急速上升。
    根據水資源研究公司 Bluefield Research 研究預測,全球產業 2030 年應用科技技術和解決方案來改進水資源管理的支出,將從 2021 年的 259 億美元躍升到 552 億美元。波士頓的新創公司 ZwitterCo 專注於為含有油脂、脂肪、蛋白質等特殊污染物的廢水提供「膜」技術解決方案,為企業免去了昂貴的廢水運輸成本。該公司於 2022 年 9 月公布了一筆高達 3300 萬美元的 A 輪融資,是迄今在水科技領域中最大的早期融資之一,顯示出該公司的潛力和價值受到市場和投資人的認可與青睞。
    此外,水科技的創新應用也在各個領域湧現。如新加坡水資源解方公司 Pure Active Water 致力於提供無化學物質的水處理技術;印度的廢水處理公司 Indra Systems 則致力於開發和製造移動式的污水處理設備,並且被應用於當地的紡織製造和生物煉製等行業中。

    趨勢七、自然資本受到投資者的關注

    自然資本投資一直具有環境保護的道德意義,但近期的趨勢顯示其也同樣兼具經濟意義,世界經濟論壇(World Economic Forum)估計,保護自然和增加生物多樣性每年可以創造價值 10 兆美元的商機以及將近 4 億個新工作。問題在於,投資者要怎麼抓住這樣的商機?
    國際金融公司(International Finance Corporation, IFC)2022 年推出了《生物多樣性金融參考指南》(Biodiversity Finance Reference Guide),旨在提供投資人一個支持自然資本的投資清單。此外,自然相關財務風險小組則是預計在 2023 年 9 月完成揭露框架(Taskforce on Nature-related Financial Disclosures, TNFD),提供企業揭露生物多樣性資訊的依循,進而幫助投資人衡量企業自然相關財務風險,彌平金融機構和企業間的資訊落差。
    經濟合作暨發展組織(Organization for Economic Cooperation and Development, OECD )在 2020 年時推估,各種來源的生物多樣性融資總額在每年 780 億美元至 910 億美元之間。而隨著幾個投資企業如 Aviva、Schroders 和專門從事永續投資的 RobecoSAM 開始對生物多樣性在其投資策略的重要性表態,可以預期這筆金額將會持續擴大。

    趨勢八、「碳時代來臨!」碳技術吸引數十億美元資金

    碳技術(Carbon Tech),廣義來說包括捕捉、儲存、使用,以及減少和管理碳的技術。雖然碳技術對減緩氣候變遷是否有效仍有爭議,其需要投入的昂貴成本始終限制了它的發展。
    然而,在 2022 年間,有關碳技術的風險投資交易數量突然增加,根據提供風險投資資料的 Pitchbook 公司數據顯示,碳技術的投資在 2019 年只有 32 億美元,而在 2022 年前 3 個季度交易上升到高達 170 億美元,成長相當可觀。這樣的成長不僅拜賜於碳密集產業對於投資減碳技術的承諾、新興碳市場不斷擴大的發展潛力,更拜賜於鼓勵碳技術發展法案陸續通過。如 Greenbiz 指出,美國《降低通膨法案》(Inflation Reduction Act)的通過將鼓勵投資者增加碳捕捉技術的投資並促進未來資金的挹注。該法案透過修訂《45Q 稅負抵減條款》(45Q tax credit),將原本碳技術公司每儲存或捕捉一噸二氧化碳能獲得的 50 美元補貼提高至每噸 180 美元,且在提高獎勵機制的同時降低補貼門檻,吸引更多資金進入該市場。
    此外,一些石油和天然氣業者也紛紛投資碳技術的開發,儘管這樣的投資本身帶有爭議。例如全球石油巨頭之一的艾克森美孚公司(ExxonMobil),便在 2022 年與印尼的一家國有能源公司簽署了一份價值 25 億美元的協議,旨在於印尼開發碳捕獲和封存中心,以支持印尼實現 2060 年凈零排放的目標。另一方面反對者則認為,此做法實質是鼓勵化石燃料業者利用碳抵消的方式來代替實際減少碳排放,且這些業者極可能利用捕獲到的二氧化碳加壓注入地底以沖出原油,如此不僅無益於全球碳排放的減少,更延長了化石燃料的壽命。不過即使存在這樣的風險,碳捕捉技術仍普遍被認為是淨零轉型必要投資的一個項目。

    趨勢九、商業模式創新推動循環經濟加速發展

    在有限資源以及廢棄物汙染的壓力下,企業被迫開始重新思考是否存在一種不只能夠讓企業獲利,也能同時達到妥善運用資源的商業模式,讓經濟活動與有限資源的消耗脫鉤,創造市場與環境雙贏的局面。
    循環經濟(Circularity Economy)即創造了此雙贏的商業模式,以下介紹 3 種循環經濟商業模式:
    一、「重新設計和重新思考」(redesign and rethink)。近期一個引人注目的案例是瑞士的專業跑鞋品牌 On ,以循環使用為出發點,提供訂閱和回收機制。不只產品本身便是以降低化學染劑使用、單一材質來減少環境負擔,它還是一雙「你永遠不會擁有的鞋」(The shoe you’ll never own)。這種創新的商業模式除了考驗消費者的接受度,也考驗業者克服定期支付服務、逆向物流等帶來的挑戰。
    二、「重新填裝」(milk bottle method)。近年來越來越多販售液體清潔劑、洗髮精的公司提供重新填裝服務,並和無包裝商店合作,鼓勵消費者改變過往以「方便至上」的消費習慣,在食品及生活用品上漸漸減少一次性包裝的使用。
    三、永動價值(Ouroboros)。生產者將自己生產的產品回收,再製後賦予新的壽命。以全球最大的建築設備製造商之一的開拓重工(Caterpillar) 為例,旗下品牌 Cat Reman 專門從事再製造的業務,將母公司的舊設備和零件再製造、更新和加工,延長產品使用壽命的同時也減少廢棄物和資源浪費。

    趨勢十、地熱能市場熱度上升

    根據美國能源局的預估,我們僅需獲取 0.1% 地球的熱量,就能滿足人類 200 萬年的總能源需求。然而,由於地熱在開發前須先探勘地底的地質特性,再透過鑽井探勘和產能測試才能確認何處擁有良好的地熱儲集層,前期成本和風險皆相當高,使再生能源業者對於踏入地熱開發態度始終較為遲疑。
    儘管目前盛行的風力發電及太陽光電在政策補貼及技術成熟下,已逐漸與化石燃料的成本平準化,但是終究具有間歇性供應的缺點。相較之下,地熱具有全天穩定供應的優勢。隨著全球掀起電力「脫碳」的潮流以及地層探勘技術的革新,各國政府都正透過政策鼓勵當地地熱能源的創新和發展。舉例而言,美國政府設定了在 2030 年實現 50% 能源去碳化的目標,並發布「能源地球射擊計畫」(Energy Earthshot),旨在 2035 年將增強型地熱能源的成本降低 90%。而菲律賓的立法者正在允許大型地熱項目由外國開發商擁有,以鼓勵進一步的地熱發展。這些政策有助於推動地熱能源的創新和發展,並有助於實踐能源轉型。
    近期,微軟(Microsoft)、谷歌(Google)等科技巨擘和一些美國在地的公用事業公司紛紛簽署地熱採購協議,以便因應當局要求使用不受天氣影響的清潔能源。此外,一些歐洲國家也積極開發地熱能源,以轉移對俄羅斯天然氣供應的依賴。美國 2022 年 8 月通過的「降低通膨法案」則是允許地熱享有與風能和太陽能相同的稅收優惠,這將吸引更多業者加入地熱開發。
    同時,研發者也竭力尋求能讓地熱開採更簡單和便宜的技術突破。美國猶他州的一間新創公司 Zanskar 即嘗試使用大數據創建模型來定位地熱資源,企圖降低因錯估地熱地點而投入的時間和成本。此外,各國也開始競逐所謂的「超臨界地熱(Superhot Rock Energy)」,這項突破性的技術不只能夠讓地熱開發延伸到更多區域,每單位生產井甚至能達成比過去技術多 10 倍的產能。部分人士表示若順利解決技術障礙,可能會使地熱能未來在全球能源結構中佔比超過 2 至 3 成。
    全文轉載自 CSRone,原文標題:GreenBiz 報告:2023全球綠色發展 10 大趨勢出爐!
    當 ESG 成為企業顯學,企業倫理課如今是許多大學必修學分,更是進入職場的必備關鍵力。即刻閱讀專題,一起發揮社會影響力!
    閱讀文章
  • 一場全球糧食危機「完美風暴」已然觸地,風險將成為新常態?

    一場全球糧食危機「完美風暴」已然觸地,風險將成為新常態?

    CSRone/文: Amy Lin
    在去年 5 月的聯合國大會上,來自黎巴嫩的女性代表高舉一束小麥──那全球數十億人賴以維生的主要糧食。然而在麵包店前的大排長龍,將導致更長期的糧食不穩定,她也提到,在缺乏糧食、化肥、能源的景況中,一場「完美風暴」已然到來。
    時隔一年,新冠肺炎、俄烏戰爭威脅尚未解除,然而美元升息、通貨膨脹、地緣政治的緊張,諸多壓力相繼湧現,一場全球糧食危機「完美風暴」已然觸地……
    今年 1 月,全球四大化肥製造商挪威化學公司 Yara International 首席執行官 Svein Tore Holsether 接受英國媒體《金融時報》訪問表示,俄羅斯把「能源」和「化肥」當作戰爭武器,「眼前對全球糧食系統來說,是一場完美風暴」。他說,全球每一個國家,包括歐洲在內,都會面臨糧食危機。

    俄烏戰爭引爆能源、肥料、糧食危機,尚未解除

    根據加拿大 2022 年 10 月的一項調查發現,由於在地食品漲幅高達 10.4%,這波通貨膨脹,導致加拿大草原三省有將近 31% 的人口開始吃不太健康的食物。慈善機構「加拿大食物銀行」出版的《2022 年飢餓統計》報告更指出,自 2019 年以來,「食物銀行」使用率增加了 35%;令人痛心的是,其中 33% 使用者是兒童、45% 使用者是單親家長。
    英國調研公司 Kantar 數據則顯示,2023 年 2 月英國的食品和飲料漲幅高達 17.1%,創下歷史新高。尤其是牛奶、雞蛋和人造奶油,價格不斷飆升,家庭消費支出在 4 週內漲幅高達 8.8%。在無力購買品牌商品的狀況下,消費者逐步換購售價較便宜的零售商自營商品。另外,有 1/4 的英國人表示正陷入財務困境,去年同期的數字是 1/5。
    諸多跡象顯示,糧食危機「完美風暴」已然發生。世界銀行長期監測糧食不安全,其數據指出 2022 年 10 月到 2023 年 2 月期間,全球所有國家都面臨著通貨膨脹、糧價飆漲的痛苦壓力。其中 94% 的「低收入國家」、86% 的「中低收入國家」、87% 的「中高收入國家」通膨率都超過 5%,許多國家的通膨率甚至高達兩位數。其中受影響最嚴重的是非洲。
    而根據《2022 年全球糧食危機報告》最新統計數字,2022 年 10 月到 2023 年 1 月,全球被列為「飢餓熱點」(Hunger Hotspots)國家已多達 19 國。在聯合國糧食計畫署(WFP)的預估中,2023 年將有 3.45 億人面臨糧食危機,比新冠肺炎前增加了 2 億人,其增加速度之快,也使得聯合國購買糧食資金出現短缺,難民口糧減少。
    更雪上加霜的是,非洲地區正面臨 70 年以來最嚴苛的乾旱災情。非洲東部索馬里、蘇丹、肯亞地區,衝擊尤其嚴重;當地正處於連續第 6 次雨季卻異常乾旱,土地已經乾裂,無法耕種。

    「富者越富,貧者越貧」讓「糧食危機」更惡化

    這些糧食危機的數字背後,還有一項令人無法忽略的真實,那就是「富者越富,貧者越貧」。根據歐盟統計局的數據,歐盟一個家庭的平均「食物」支出佔全數家用 13%,僅次於「能源」(25%)和「交通」(13.1%)。然而經濟弱勢的國家,家庭「食物」支出佔比偏高──英國、愛爾蘭、盧森堡、奧地利家庭「食物」支出皆在 10% 以下,然而立陶宛為 20.2%,羅馬尼亞更達到 26.0%。
    相同的項目,放到全球規模來看,差距更是驚人。世界經濟論壇統計,全球富裕國家的家庭「食物」支出大約 10%,貧窮國家卻高達 40% 以上。富裕國家家庭「食物支出」佔比小,更多金額可支用到「教育」、「娛樂」層面;相對地,貧窮國家將近一半家庭支出,都只為填飽肚皮。

    短期解方:動物飼料轉作人類糧食、肉類徵稅

    面對這場全球糧食危機的現在進行式,許多機構提出即時速效的解方。包括綠色和平組織督促歐盟政府,將飼料作物生產轉變為人類糧食,認為只要轉移 8% 的歐盟飼料作物,就足以抵消從烏克蘭進口糧食的缺口,同時還可以讓歐盟最貧困區的居民獲得糧食。
    歐洲數百名科學家也進行聯署,呼籲歐盟履行「從農場到餐桌戰略」(Farm 2Fork Strategy)法律──將 25% 歐盟土地轉植有機農業,大幅減少對進口氮肥的依賴。他們主張,這不僅是應對眼前的糧食危機,更是達成永續、韌性、多樣化糧食安全目標的最佳策略。
    各方建議的解決方案,還包括「肉類徵稅」。實際上,早在俄烏戰爭導致食品價格飆漲之前,德國荷蘭農業部長就已經在考慮徵收肉類稅。雖然目前的歐盟政經情勢,甚難推動這項稅收;然而在迫使農業更快速脫碳、達成淨零目標的前提之下,政府對肉類和奶製品徵收稅金,似乎也可能會發生。

    聯合國:「糧食危機」4 大關鍵結構性因素

    對於糧食危機「完美風暴」的形成原因,聯合國糧食署「永續糧食系統國際專家小組」(IPES-Food)於 2022 年發布的特別報告中,提出清晰的說明。報告指出,俄烏戰爭凸顯出今日全球糧食系統的脆弱性,其中有 4 大結構性成因:
    1. 糧食依賴進口
    2. 產製模式依賴單一途徑
    3. 糧食市場不透明、功能失調、投機傾向
    4. 政經衝突、氣候變遷、貧困、糧食危機之間的惡性循環

    原因一、糧食依賴進口

    報告指出,自殖民經濟開始,經濟作物改變了全球人口的飲食習慣。原本在地的多樣化主食,在導入經濟作物後變了樣。自 1995 年開始,人類食用的 7 千種植物中,單就小麥、水稻和玉米 3 種作物,就佔全球植物能量攝入量的 50% 以上。全球數十億人口逐漸以這 3 種作物當作主食,不僅侵蝕了傳統飲食模式,更使得各國嚴重依賴進口作物。
    資本主義追求利潤、商品規模化,在當地政府追求經濟成長目標下,許多國家開始種植經濟作物,取代傳統多樣化的糧食作物和具有重要營養價值的食品作物。例如:孟加拉種植煙草取代蔬菜和豆類;非洲國家不再種植木薯、小米和紅薯。1980 年代非洲國家大量種植經濟作物──咖啡、可可和棉籽油,卻也變得更依賴進口主食小麥和大米。2011 年非洲大陸進口糧食所花費的金額,在 10 年內增加了 56 倍。
    除此之外,主要農作物的全球貿易市場,目前是由少數國家和公司主導;當主要出口商斷線時,就會導致嚴重的糧食不安。根據美國農業部數據,7 個國家再加上歐盟,就佔全球小麥出口量的 90%;僅 4 個國家就佔了全球玉米出口量的 87%。而有「世界糧倉」之稱的俄羅斯和烏克蘭,兩國合計就佔了全球小麥出口量的 25% 以上、玉米 15%,葵花籽油更達到 60% 以上。
    化學肥料價格近年也面臨暴漲和缺貨。自俄烏戰爭開打,俄羅斯、烏克蘭、中國、吉爾吉斯、白俄羅斯開始限制化肥出口,對全球影響甚鉅。因為俄羅斯和白俄羅斯合計供應全球鉀肥量 40%,俄羅斯作為 2021 年全球主要肥料出口國,其硝酸銨化肥佔全球出口量 49%、氮磷鉀 38%、氨 30%、尿素 18%。
    大多數依賴進口主食的脆弱國家,原本就已經負債累累。俄烏戰爭之前,許多發展中國家將出口收入的 16%,用來償還債務;另外,還需要同時支付高昂的進口主食費用(通常以美元計價)。為解決債務問題,各國政府通常優先增加經濟作物出口取得外匯,從而更加深了對進口主食的依賴,陷入「越生產卻越飢餓」的惡性循環。

    原因二、產製模式依賴單一途徑

    全球高度專業化生產特定農作物的模式下,不僅當地作物多樣化性消失,也出現了美國「玉米帶」或阿根廷「大豆帶」等全球化農業景象。在追求降低成本、提高產量、提高利潤的目標下,特定技能、培訓、設備、網絡和零售的累積投資,就產生了「途徑依賴」。
    世界主要的「糧倉」所在,都有專門的加工和運輸基礎設施,並獲得地方或中央政府大力扶持,以利對外輸出。這些大規模、單一品項的農地,很難轉向不同作物、不同產製的模式。
    再者,由於小麥和玉米是各種加工產品的重要成分,替代性潛力甚高,又很容易在現有全球市場中完成交易,因此全球大型農業特別偏好這些作物。這些企業願意在倉儲和貿易基礎設施,投注大量資金,更樂意將生產集中在他們可以控制貿易的地區。這就彰顯出投資者和農業,在糧食系統過度集中的結構性問題。

    原因三、糧食市場不透明、功能失調、投機傾向

    糧食政策是以國內安全為目的。因此,若要打造一個全球的糧倉儲存資料,不僅成本高,其利用價值也有限。收集公共和私人糧食庫存資料數據的過程複雜,維護成本也高,且多數國家並未定期全面盤查糧食庫存量。
    簡稱 ABCD 的 4 家全球糧食貿易巨頭企業──Archer-Daniels Midland、Bunge、Cargill、Dreyfus,掌控了全球糧食貿易的 7 至 9 成。這些企業和在地的倉儲經營者,都擁有超大容量糧食儲備設施,也能夠編製大宗貨品市場數據;卻沒有義務揭露其對市場的理解和自己的庫存量。隨著大宗商品市場投機行為的增加、價格波動、競爭逐利,這些企業更傾向持有庫存,直到價格達到頂峰。
    事實上,烏克蘭遭受入侵後,投資者就立即湧入小麥和玉米期貨市場。隨著戰爭爆發,芝加哥商品交易所的交易量便不斷攀升。軟紅小麥(編按:小麥可依質地硬軟、顏色紅白、春冬播種做分類)期貨交易量,在俄羅斯襲擊的第一天就飆高,3 月初價格達到頂峰且再度飆升──短短 9 天內,期貨市場上的小麥價格上漲了 54%。美國商品期貨交易委員會(CFTC)指出,市場波動率比戰爭之前的正常水平高出 20%。小麥期貨價格飆升,很可能是「過度投機」的結果。

    原因四、政經衝突、氣候變遷、貧困、糧食危機,形成惡性循環

    許多國家的農民和農村工人生活在貧困線以下,尤其是南半球。貧窮國家的最貧困人口,幾乎有 60% 以上的收入都使用在食物項目。因此即使最小幅度的漲價,對他們來說就是極具破壞性的打擊。
    隨著 2020 年新冠肺炎的爆發,全球多達 8.1 億人不知道自己的下一餐在哪裡。封城和企業停工,導致印度 1.39 億農工、民工無處維生,大量移工被迫徒步萬里返回家鄉,或在國內流離失所;其中婦女更是首當其衝,受害最深。
    根據統計,女性面臨中度或嚴重的糧食危機,機率比男性高出 10%。除俄烏戰爭區域外,全球目前還有 40 多個衝突地區,衝擊著20 億人的生存。
    頻繁發生的極端氣候災害,更導致農業情勢的惡化。IPCC 估計,自 1961 年以來,氣候變遷已經使得全球農業生產率降低了 21%,在非洲和拉丁美洲這個數字更超過 34%。傳統土地管理、採掘型態、發展策略,使得各國容易受到氣候變遷的衝擊,而氣候變遷又反過來加劇了人們對土地和資源的競爭,陷入貧困的惡性輪迴中。
    馬達加斯加連續 4 年無雨──多年來的經濟開發結果,使得該國目前面臨土地荒瘠和飢餓風險。而斯里蘭卡正經歷70年來最嚴重的經濟危機,民眾承受著缺乏食物和能源的痛苦,而這又與全球食品價格飆升、管理不善、有機農業措施失敗等因素密切相關。
    根據「聯合國全球危機應對小組」數據,俄烏戰爭之後,96 個國家大約 12 億人口,明顯地暴露在糧食、能源和金融三重危機中。而主要貿易商品控制著咽喉要道,隨著地緣政治緊張局勢升溫,隨之而來的是「前所未知、更深層糧食風險」。專家擔心,如果不破除這些交互連動的惡性循環,「糧食風險」很可能在越來越多國家成為新常態,尤其在人口稠密的城市地區可能更嚴重。

    專家:政府、企業、民間合作,降低糧食風險

    面對已然觸地的全球「糧食危機」風暴,聯合國 IPES-Food 專家呼籲各國政府採取下列緊急行動:
    1. 提供脆弱國家予財務援助,並減免其債務
    2. 防備並嚴厲打擊商品投機
    3. 建立區域糧食儲備和全球糧食援助機制,以適應社會面臨的長期危機
    4. 使糧食生產和貿易系統多樣化
    5. 以多樣性和生態農業重建農作物復原力,並減少有害的依賴
    加拿大永續專家 Guy Dauncey 則以該國現有的作為,提出 6 種降低食物成本的方法
    1. 設立社區食物中心
    2. 倡議全國性「自己食物自己種植」運動
    3. 保護農田
    4. 設立剩食儲存與發送系統,避免食物浪費
    5. 倡議植物性飲食
    6. 遏止從食品獲取暴利

    近 2 年食品和能源業,從危機痛苦中最大獲利

    國際非營利組織樂施會(Oxfam)2022 年 8 月發布最新報告從別人的痛苦中獲利》,過去 2 年內全球食品價格呈現螺旋式飆漲,漲幅高達 33%;於此同時卻創造出 62 位新的糧食億萬富翁──他們的財富創下歷史新高,增加了 42%。而又,包括卡夫亨氏 Kraft Heinz、通用磨坊 General Mills、康尼格拉 Conagra、聯合利華 Unilever 和台爾蒙食品 Del Monte 在內的少數跨國食品企業,控制著80%的全球食品市場。
    研究也發現,全球最大的5家能源公司:BP、殼牌 Shell、道達爾能源 TotalEnergies、埃克森美孚 Exxon、雪佛龍 Chevron,在這波能源危機中,同樣也賺進大把鈔票──每一秒就進帳總利潤 2,600 美元,2 年之間利潤增加了 45%,達到 5 年新高。
    綠色和平組織的報告則發現,20 家全球最大的食品公司,在過去 2 年獲利超高,甚至可以回饋給股東 535 億美元──金額還超過聯合國最近發出的緊急人道籌資計畫 515 億美元。而前者只是為股東添增財富,後者卻能讓 2.2 億人度過糧食危機,以及拯救其中最劣勢的 4,500 萬人之性命。
    難怪英國樂施會首席執行官 Danny Sriskandarajah 會沉痛地說,「東非人民正死於饑餓,而世界超級富豪卻從糧食和能源飆漲中獲得鉅額財富,這在道德上是站不住腳的」。在糧食危機「完美風暴」觸地的此刻,無論是富裕國家或貧窮國家,社會中必然有弱勢家庭,若不從結構性做出根本的改變,弱勢家庭的數量將越來越多,而且「糧食危機」的發生將越來越頻繁。

    盡一份心力,確保不遺漏任何一個人

    回頭看看台灣。根據統計,2021 年台灣低收入戶人數達到 29 萬人。這些家庭的收入通常僅能勉強溫飽,一旦家庭成員失業、罹病、職災、死亡,生活立刻陷入困境,許多弱勢兒少更經常以泡麵、罐頭當主食。
    根據衛福部統計,2020 年台灣接受扶助的弱勢兒少有 14.7 萬人。而家扶基金會 2019 年針對小學五年級到國中三年級、共 3.5 萬名弱勢兒少的調查數據發現,台灣弱勢兒少每餐的費用僅台幣 32 元、70.2% 表示曾經餓肚子。至於餓肚子的原因中,有 37.6% 是「有吃但吃不飽」、19.2% 是「為了省錢」。雖然 75.2% 弱勢兒少能夠固定吃到三餐,卻有 69.7% 無法每日攝取到蔬菜水果。
    身處富裕台灣,全球「糧食危機」、「糧食風險」似乎距離遙遠。然而,當台灣的弱勢家庭、扶助兒少、獨居老人的飢餓數字呈現眼前時,惻隱之心不禁油然而生。糧食關乎生存,飢餓無法等待。面對已經來臨的糧食危機風暴,政府、企業、民間和你我,都可以找到立即可行的方法,為生生不息盡一份心力,確保不遺漏任何一個人。
    全文轉載自 CSRone,原文標題:一場全球糧食危機「完美風暴」已然觸地…風險將成為新常態?
    邀請你成為社企流網站贊助會員,共創你想看見的社會改變!
    閱讀文章
  • 永續顧問洞悉:ESG 承諾泡沫化?環境議題複雜化?人才稀缺化?2023 年永續領航企業必看 5 大注意要點

    永續顧問洞悉:ESG 承諾泡沫化?環境議題複雜化?人才稀缺化?2023 年永續領航企業必看 5 大注意要點

    CSRone/文:陳建佑
    隨著世界各國陸續自 COVID-19 的陰影中復甦之際,又接著迎來包含因歐洲陸地的戰火硝煙而衍伸的能源議題,以及通貨膨脹等經濟、環境、社會等各面向的巨大挑戰。值得肯定的是,在全球不斷劇烈變化的局勢中,各國領導者也開始採行更加積極的淨零承諾,確立並加速了永續轉型(Sustainability Transformation)的重要性。
    2022 年各國政府頒布之監管治理政策,以及「氣候變遷與生物多樣性」、「人權」與「公平交易與盡職調查」等議題紛紛被搬上國際舞台;同時,極端氣候影響了食物、水以及生活條件和經濟活動,促使社會輿論敦促改變的必要性越加強烈。綜合全球事件,總體而言,積極的成果多於消極的阻力。為此,永續顧問結合世界局勢發展以及專業服務經驗,整理以下 2023 年永續領航企業組織必看的 5 大注意(watch out)要點。

    1. 反 ESG(ESG backlash)與股東行動主義(Shareholder activism)意識抬頭:董事會將成為經營權拉鋸戰的暴風中心

    2022 年 5 月底,特斯拉(Tesla)自標普 500 ESG 指數中被剔除,執行長伊隆馬斯克(Elon Musk)立即發文直指「ESG是一場騙局」(ESG is a scam),自此在市場中引爆一系列「反ESG」的疑慮與聲浪。
    隨後 7 月英國經濟學人(The Economist)發布了「ESG 3 個字母無法拯救地球(ESG: Three letters that won’t save the planet)」的封面主題,內容則點出「出發點良善的 ESG 目前存在諸多模糊不清的灰色地帶,因此建議留 下E 面向(environmental, 環境)議題,並針對其中最為關鍵的碳議題,要求企業組織提高資訊揭露質量,就可以有助於氣候變遷因應。」等評論觀點。
    無獨有偶,同年 8 月美國哈佛商業評論(Harvard Business Review)也出刊「ESG 投資不是用來救地球的(ESG Investing isn’t designed to save the planet)」的文章,明確指出現行流竄於資本市場,並屢屢創下短時間內籌集紀錄的各類 ESG 基金投資項目,皆致力於確保股東投資報酬率,而非產生正向且有效性的氣候變遷影響力。此項與社會普遍解讀的「資本實現氣候正義」有所落差而產生的失落感,也正為「反 ESG」風潮添上了一股助燃的薪火。
    與此同時,股東行動主義(Shareholder activism)的抬頭,讓關心 ESG 議題的股東們開始有計畫性地行使其權利義務,藉由投票、倡議或其他形式來發揮影響力。根據英國路透社報導指出,2022 年全球約發起了 235 場股東維權運動來推動企業組織進行資產與管理變革。其中更包含全球石油巨擘埃克森美孚(Exxon Mobil)、英國石油公司(BP p.l.c.)等跨國企業都在股東行動的影響下,調整了相關董事會決策,翻轉了過往只有大股東能影響企業組織決策的迷思,也正說明了企業組織針對投資標的之選擇與內、外部議合愈發重要。
    從資本市場討論升級至政治角力的 ESG 對話,預計將在 2023 年至 2024 年之間將會越趨政治化與兩極化。隨著議題持續發酵,企業組織需要仔細考慮董事會應建構更具有韌性的政治治理結構、領先法規的動態做法,以及密切的夥伴關係,依據業務發展,調整投資策略以及永續發展計畫,做出明智的承諾與決策,以避免使董事會捲入 ESG 拉鋸戰的暴風中心。

    2. 環境對話複雜化:生物多樣性與能源轉型議題浮上檯面

    永續議題在近年來大聲疾呼,全球面對氣候議題上的減緩和調適關注度仍未減退。隨著關注度提高,生物多樣性與能源轉型的議題亦正式浮出檯面。同時,在上述兩項議題中的相關審查制度、法規建立、揭露框架與範疇將有更多的對話,在整體跨領域溝通與協作上,也將變得更為複雜,企業組織的行動方針亦恐有失焦的疑慮。
    目前最廣泛被使用的報導框架 GRI(Global Reporting Initiative)與歐洲財務報告諮詢小組(European Financial Reporting Advisory Group, EFRAG)正在合作草擬生物多樣性的揭露標準,並就「GRI 304: 2016生物多樣性」的揭露指標內容進行更新。「自然相關財務風險資訊揭露」TNFD(Taskforce on Nature-related Financial Disclosures)的發展,以及CDP(Carbon Disclosure Project)與「國際永續準則理事會」(International Sustainability Standards Board ,ISSB)亦表明會將其議題納入框架主題中,顯示全球開始正視生物多樣性的議題。
    最令人矚目的是,ISSB 更進一步將溫室氣體排放的範疇三作為必要揭露項目。這無疑是在多方尚仍討論如何計算範疇三的聲音中,明確地表態了企業組織未來需依據指標揭露的方向,並加速了各國政策與決策的腳步。
    能源轉型議題中,預計資本將會以能源與基礎建設作為重點投資與授信放貸項目,且在低碳能源投資首次突破 1 兆美元的市場反應可觀察到,目前困擾全球的能源危機尚未抑制各國轉型投資行動。不過,考量極端氣候出現的機率提升,可能會對大型風能發電或太陽能等再生能源設備裝置產生損害,進而提高承保風險,故推估整體而言將使再生能源呈現「減緩」或是「負成長」的發展趨勢。
    環境議題一直被視為企業組織的風險項目,並率先發展出相對具體衡量與管理方式,造就了現行諸多領先企業組織取得產業先行者優勢。展望 2023 年環境面向將衍伸出更多子議題需要關注之外,亦恐將涉及更多與社會議題彼此交錯的管理挑戰難題。建議企業組織需避免過度關注單一面向,針對自身核心業務發展策略,定錨永續藍圖中的關鍵施力點,有效地分配資源以面對未來的挑戰。

    3. 社會議題(S)成重點建構區塊:ESG 生態系平衡發展

    從全球各國與國際組織的監管和倡議趨勢觀察發現,人群(People)包括人權與盡責調查(Due-Diligence)的議題於近年關注度大幅提高。
    未來 ESG 發展板塊也將會從環境面的聚焦討論,動態轉移至社會面的建構,推動政府與企業組織完善整個永續生態系(Sustainability Eco-system)發展。
    由於部分商業營運、產品或服務本身即具有管理風險,所以主責出品的企業組織也將因此承受或造成社會與環境的不利影響,故「盡責調查」將有助於企業組織有效防範、減輕負面影響,並協助自身為社會做出主動且正向的貢獻,改善價值鏈(Value Chain)的各方關係並保護其商譽。
    預測 2023 年各企業組織將啟動「預防性(Preventative)管理」,在各營運層面找出相關的議題,並基於自身管理重點進行優先排序,且動態地調整或制定規範,以符合企業組織面臨的挑戰。建議企業組織在確立議題管理的定位時,兼顧內、外部利害關係人利益以開展對話或協商,促成多贏的合作關係,並確保公開揭露質、量化資訊,透過訊息透明度的提高來達成企業組織長期永續管理的階段性目標。

    4. 揭露監管機制具體化:ESG 投資盤整降溫,清洗漂綠(Greenwashing)為首要行動

    歐美地區所制定的 ESG 相關監管條例,大抵已從自願性(Voluntary)轉為強制性(Mandatory)。而隨著各地區的監管制度與法源各有異同,可預見全球 ESG 揭露局勢將會產生潛在利益衝突,並變得更加錯綜複雜。
    舉例來說,於 2022 年 11 月通過的歐盟企業永續報導指令(Corporate Sustainability Reporting Directive, CSRD)將會影響到跨區域以外的企業組織。2029 年於歐盟地區營業額超過 1.5 億歐元,且至少有一家子公司或分支機構的非歐盟公司,都需依循該標準揭露相關規範資訊;ISSB則是以司法管轄的部分獲得多個地區提議採用,成為強制性資訊揭露的基礎。而碳邊境調整機制(Carbon Border Adjustment Mechanism, CBAM)亦將於 2023 年正式試行。
    對於資本市場而言,過去幾年 ESG 投資成長過熱,預計接下來會進入盤整階段。受到升息、縮表、緊縮貨幣政策的影響,以及 ESG 投資的質疑聲浪、漂綠事件頻傳等因素,金融監管機構皆已針對此一議題明定管理方法。遺憾的是,雖於 2022 年 COP27 中首度發布聯合國第一份反漂綠報告,為「漂綠畫出紅線」,並說明 4 大反漂關鍵面向,但目前市場中尚有針對漂綠的各自解讀。為此,「漂綠監管」在現行尚未明確且足以跨區域司法的共同定義之前,仍有諸多挑戰需要克服。
    仔細梳理相關的 ESG 新興法規,不難看出著重於範疇與邊界、數據正確性以及價值鏈管理等共通性要求,故未來區域型的整合,並成立全球通用的規範標準,仍是非常有望達成的。綜合以上,預計接下來法規建構的速度將會增加,企業組織需要盡快加速制定計劃,以因應多方跨區域之間錯綜複雜,且經常相互衝突的法律和財務揭露要求。

    5. 永續浪潮藏關竅:跨域職位狂開缺,但企業組織變革仍準備不足

    長久以來,永續議題的推展多在企業組織管理制度與人才能力不足之間拉扯。即便內部有高階主管的支持,但承辦的同仁沒有相關能力規劃或執行;或是同仁期待在某議題進行推展,卻因外部壓力不足而不被高階主管所認同。慶幸的是,這些情況在 2022 年之間發生了根本上的變化。全球區域監管的緊縮、國家政府層級淨零排放的承諾、企業組織跨部門委員會的組建,以及供應鏈的管理壓力等,創造了永續人力市場需求大於供給的盛況。
    全球經濟發展的不確定性,導致部分企業組織大規模裁員或是停止徵人,但是組織管理並不會因暫時性的狀況而停止營運。企業組織的人力資源部門或相關發展單位是否已經做好準備,以篩選或培育一個足夠能力承接新興管理策略與議題的制度與人才,是一個非常耐人尋味的辯題。
    永續相關職位是一個跨領域的專業性工作,例如過往的私募股權人員,現在可能需要進一步了解且足以評估潔淨科技、生物多樣性與人權所帶來的正負面衝擊和影響。而 2023 年企業組織是否能夠快速的弭平當中落差,建立內部教育訓練計畫,使同仁可以沿著學習曲線發展職能,或是招募足以協助企業組織得以更順利發展永續規劃的專業人士,將會為接下來關鍵2年的企業永續轉型引發重要作用。
    在各國、各企業組織紛紛對未來的永續願景作出承諾的背景之下,部分單位的不作為風險也正遽增。自 COP 27 會議結果觀察而言,ESG 與永續發展等承諾雖有泡沫化的跡象,但從多元的全球議題角度來看,地緣政治與經濟衝擊等因素干擾之下,似乎也不難理解現階段放緩的減排腳步。
    同時,在宏觀經濟、政治和法律背景下,ESG 議題亦變得越來越微妙和複雜。議題的快速變化局勢並未放緩,仍建議企業組織需在2023年做好永續轉型的準備,創造組織韌性(Resilience),強化部門橫向整合以及外部的廣泛合作,並為自身籌備好下一階段組織競爭力的燃料。
    全文轉載自 CSRone,原文標題:永續顧問洞悉:ESG 承諾泡沫化?環境議題複雜化?人才稀缺化?2023 年永續領航企業必看 5 大注意要點!
    閱讀文章
  • 當藝術、文化成為一種永續態度時

    當藝術、文化成為一種永續態度時

    CSRone/文:Amy Lin
    藝術具有強大的反省思辨、創意組合與情感影響力;而文化則是先民們長期積累的生活與生命智慧。真誠的愛、關懷與智慧,是促使人類掙脫短視功利、邁向文明進步的最大啟動因子。近年隨著永續發展思潮興起,關心環境或社會正義的全球文化藝術家們,正在發揮著無窮想像力和影響力,提醒世人建造未來永續生活環境,攸關「美學」的態度和精神氛圍,至關重要。

    「藝術」與「文化」是被保護的對象,也是永續重建的指引

    隨著越來越多藝術家們加入實踐氣候行動,世人逐漸認知到「藝術」和「文化」既是「被保護的對象」,同時也是「重建永續」的核心指引。近年越來越多大型國際創新及永續會議,把藝術或文化元素融入活動其中,使得論壇會議於政策、科學、知性之外,更多了一分美學與感動。
    COP26杜拜世界博覽會皆如此,國內永續盛會「台灣永續趨勢與分析發表會」亦從 2021 年起,舉辦 SDGs Art 2021,首開亞洲先例,結合「藝術」與「永續」,更實踐藝術展覽的低碳行動,彰顯彼此激勵的加乘效應。藝術能夠感動人、觸發觀者思考,更能夠啟發觀者行動。而 SDGs Art  展會正是以藝術為介面,讓永續扎根於企業文化,讓個人生活中有永續的理念。
    今年在埃及舉辦的聯合國氣候高峰會 COP27周邊街道、大廳和畫廊處處可見運用「藝術」或「文化遺產」影響「氣候行動」的美學案例。包括 COP27 的開幕典禮長達 2 小時,尾聲即是由表演團體以舞蹈肢體與字卡,利用前後互疊的剪影特殊效果,帶出「齊力實踐」的溫馨主題。

    CHN 提供應用軟體,推播 COP27 藝術文化活動

    國際非政府組織「氣候遺產組織」(Climate Heritage Network, CHN)今年也與廠商合作,提供 Culture@COP27 應用軟體,以工作清單方式,依照日期標誌出會議期間所有文化藝術活動,方便實體或線上參與。

    英國畫家為 COP27 作畫

    英國畫家 Jasmine Thompson 為 COP27 創作 12 幅畫作,表達她對氣候變遷的想法,主題包括環境保育、生物多樣性、聯合行動、氣候緊急。另一位英國藝術家 Andy Council 則描繪出家鄉英格蘭布里斯托2030年的景象,那是一座滿是樹木和綠色植物的青翠城市,建築物配備太陽能電池板,人們步行或騎著自行車穿梭於中。
    今年 COP27 為期 2 周的會議期間,也分別訂定 11 個專題日,其中 11 月 10 日就是「青年及未來世代」專題日。同時,COP27 針對年輕世代,特別規劃出「兒童暨青少年館」——無論是透過抗議行動,或者是繪畫、音樂、舞蹈、色彩繽紛的服裝等方式,提供年輕世代向全球政治領導人傳達信息的機會。

    COP27「韌性中心」用創意增強氣候行動力量

    而為了彌補 COP 會議正式談判以龜速前進、成效不彰的缺憾,COP 會議從去年 COP26 開始設置「韌性中心」(Resilience Hub)——以企業、學術機構、民間團體、社區為對象,希望讓所有於氣候行動中展現出的絕佳創意、潛力與成就,都可以被世人看見,達到倡議合作、交流學習功效。這個兼具實體與線上的包容性空間,去年獲得了極大的成就,牢牢團結了全球各大洲的氣候行動者,於是今年更是卯足勁進行。
    今年打造出的「韌性中心館」(Resilience Hub Pavilion),以「創意」和「互動」為訴求,邀請藝術家、漫畫家、時裝設計師、程式設計師,透過藝術作品、影音遊戲、VR 技術,呈現多元文化氣候行動的參與性、創造性和解決問題的方法。所舉行的相關討論,也都上傳網站
    「韌性中心」今年共策畫 9 個主題,其中之一就是「藝術、文化、文物和遺產」。主題規劃者亦來頭不小,包括:成立於 2019 年,矢志將藝術文化導入氣候行動的重量級非營利永續藝術機構「氣候遺產網絡」(Climate Heritage Network),以及成立於 2006 年倫敦赫赫有名的永續藝術慈善機構「茱莉的自行車」(Julie's Bicycle)。
    今年「韌性中心」所打造的創意互動空間。包括與「世界藝術論壇」(World Art Forum, WAF)合作多項永續藝術展覽;推出「團結之樹」讓觀眾互動添加樹葉和生物。另外還有 9 集播客特別節目、11個童話故事音頻,古埃及女神拼貼畫集體藝術工作坊,以及 VR 和遊戲區等。
    其中展演的虛擬遊戲,包括:「來玩生態吧」《Eco》——在虛擬星球上透過成千上萬的動植物模擬,避免流星碰撞以合作創造文明。還有《花園故事》,一款以可愛造型葡萄為主人翁的角色扮演遊戲,遊戲者必須尋找資源、對抗入侵的腐敗,以恢復社區安寧。《花園故事》亦曾獲得 11 座獎項的肯定。
    特別值得一提的是,「韌性中心」在一場全球各國經驗交流聚會,還邀請到矢志將「藝術」融入「永續」的作曲家、流行音樂歌手兼創業家 AY Young 在 COP27 現場表演。AY Young 是聯合國 17 位 SDGs 青年大使之一,他曾經為 SDGs 創作 17 首歌,同時也是全球第一位 100% 使用再生能源製作唱片的歌手。聯合國氣候冠軍隊:「藝術」開拓無限可能性,產生恆久影響。
    其實,這 2 年來聯合國在連結「藝術文化」與「減碳永續」做了許多努力。包括主動倡議「淨零競賽」(Race to Zero)與「韌性競賽」(Race to Resilience)。並且將這 2 項競賽的佼佼者組成「氣候冠軍隊」(Climate Champions Team),請他們做出更多的貢獻與示範。
    「氣候冠軍隊」在 2021 年 10 月與非營利永續藝術機構 ReGenesis 合作,舉辦一項名為《未來迴聲》的數位化藝術展,共甄選出 8 位傑出藝術家和機構,主題涵蓋再生農業、太陽能、教育、社區參與。這些精采熟成的藝術家以其長期積累的創意養分,所完成的永續作品非常發人深省,值得連結欣賞。
    其中姑且以環境藝術家、活動家、工業設計師 Doron Gazit 為例。他所設計的「紅線專案」,在阿拉斯加、蒙特婁、加州、廢棄礦區、廢車場等地點拉起紅線,充分達到怵目驚心的警示效果。
    Evelyn Anca 創作的眾多系列,其一便是利用廢棄物來創作藝術品,旨在提醒世人節制消費、勿製造垃圾。
    環保時裝設計師 RUNA RAY 所製作的海洋時裝、綠藻連身衣、圍巾,則甚受美國時裝協會成員、葛拉美獎得主的認可與青睞,
    「氣候冠軍隊」認為,打造宜居星球是每一個人都必須面對的現實。而藝術創造了全新的、無限擴展式的體驗和可能性,超越傳統由文字形成的規範和結構。藝術這種新的角度與觀察方式,能夠打動人心並且產生持久的影響。
    至於法國一本關注當代藝術和環境的法英雙語線上月刊 Impact Art News,也從 2018 年 4 月以來持續採訪,那些支持生態和 SDGs 相關的藝術家、策展活動和專案項目。

    歐盟倡議「藝術」或「文化遺產」與「氣候變遷」著力最深

    放眼國際,目前對於「藝術」或「文化遺產」結合「氣候變遷」,啟動最早、著力最深的機構當屬歐盟。歐盟對「藝術」或「文化遺產」曾經做出清晰的定義,並且早在 2010 年就啟動「文化遺產和全球變遷聯合倡議計劃」(Joint Programming Initiative on Cultural Heritage and Global Change, JPI CH)。
    他們具體列出應受保護的對象,包括:
    1. 有形遺產:包括人工製品(例如考古發現、物品、繪畫)、建築物、構築物、景觀、城市和城鎮、工業、水下考古和遺址。這些涵蓋有形遺產所在的位置、與自然環境的關係及建造遺產的所有材料,從史前岩石到尖端塑料和電子產品。
    2. 非物質遺產:包括社區、團體和個人創造、使用和代代相傳的社會和節日習俗、呈現形式、表達內容、知識和核心精神。「非物質遺產」涵蓋自發性和參與性的行動,對於文化的審視盤查、教育和保護具有功效,對當代社會挑戰(例如永續發展、社會凝聚力或文化多樣性)亦具有無形貢獻。
    3. 數位化遺產:包括文本、數據庫、靜態和動態圖像、影音視頻、圖形、軟體和網頁。這些數位化遺產中有些是針對有形既存的具體對象,透過掃描或轉換而創建的,有些則是以原始數位化的方式所創建。
    4. 自然遺產:沿用聯合國教科文組織(UNESCO)的定義,從「科學」、「保育」或「自然美」的角度來看,對於受威脅之動物植物物種棲息地的「自然特徵」、「地質」和「地理」,具有價值性的自然遺址,以及其劃定的區域。範圍涵蓋私人和公共保護區,包括:自然區域、動物園、水族館和植物園、自然棲息地、海洋生態系統、保護區或水庫。
    該組織指出,除了自然老化以外,這些眾多的藝術「文化遺產」還面臨其它威脅:氣候變遷、污染、快速城市化、大眾旅遊、人為疏忽、故意破壞、恐怖主義。他們同時提出「遺產科學」(Heritage Science)的創新概念,希望借重人文、科學、工程跨領域學科的合作,讓藝術「文化遺產」同時扮演「妥善保護」與「指導重建」的雙重功效。

    結論:「藝術」和「文化遺產」建立認同感和歸屬感

    無論是有形還是無形,「藝術」和「文化遺產」是個人創造力和集體身份展現的核心元素。透過「藝術」及「文化遺產」,我們建立起社會或團體的共同價值觀、信仰、儀式、傳統和相處方式。這些無形資產以情感羈絆的方式,將人們緊緊地凝聚在一起;就個人而言,它使人們產生認同感和歸屬感。
    看完今年 COP27 於「藝術」結合「永續」多元豐富、精彩創新的展現方式,也認知到「藝術」或「文化遺產」具有凝聚人心、指引永續重建方向的效益,未來台灣企業在舉辦各項重要活動時:周年慶、發表會、慶生會、尾牙,甚至是董事會、法說會、股東會,能否也考量納入藝術文化氣息呢?
    全文轉載自 CSRone,原文標題:【COP27 系列】當藝術、文化成為一種永續態度時…

    即刻加入社企流網站贊助會員,擁有屬於你的永續資訊窗!
    閱讀文章
  • ESG 永續發展帶動的 CSR 活動變革

    ESG 永續發展帶動的 CSR 活動變革

    CSRone/文:鍾筱敏
    過去企業社會責任(Corporate Social Responsibility, CSR)或稱之為企業公民(Corporate Citizen)活動,是從企業獲利之餘,為社會、環境盡一份心力的「回饋」角度切入。如今依據 ESG 永續發展準則,CSR 活動已經轉變為企業結合核心能力與社會福址,創造共享價值的理念。在這樣的轉變中,企業的 CSR 活動,該有什麼樣的新思維呢?
    隨著 ESG 各領域的永續議題,在國際上不斷蓬勃發展,如今「永續」已蘊含更全面的意義與價值。ESG 經營指標將企業社會責任議題升級,把環境、社會責任與治理框架一起納入企業核心戰略,規劃可量化的目標和可衡量的影響評估。例如,一家汽車製造商的 CSR 活動可以讓他們的員工淨灘,或在社區展開植樹造林,但是在 ESG 的資訊揭露框架下,將會被檢視達到哪些影響力,甚或進一步了解是否可能有漂綠(Green washing)疑慮。
    因此企業 CSR 活動的規劃,將更趨向企業經營所引發的外部成本,及利害關係人關注的議題。根據 CSRone 永續智庫發表的《2022 臺灣暨亞太永續報告現況與趨勢》研究顯示,評估 8 大永續溫度指數皆有些許上升(最高溫度 5),但相較於排名第一的節能減碳溫度高達 3.39,排名第五的社會投入溫度指數落在 3.06,最後一名 SDGs 的溫度指數只有 1.85,顯示臺灣企業與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的連結還未完全成熟。
    規劃創造社會共享價值的公益活動,建議可從以下幾個方向思考:
    1. 是否符合企業核心價值
    2. 評估國內外趨勢與社會問題
    3. 了解當地需求與特性
    4. 資源的應用與整合
    5. 創新與創意手法
    6. 明確與具體的目標
    以下就依據上述 6 項思考方向,分享不同的個案。

    整合企業核心價值與趨勢及社會問題

    例如食品業者都會面臨的肥胖議題,世界肥胖聯盟(World Obesity Federation)估計全球有 8 億人有肥胖症,預估未來 10 年人數將再增加 60%,更提醒兒童肥胖問題日益嚴重,2030 年可能多達 2.5 億名肥胖兒童,肥胖已經是全球不容忽視的首要健康問題之一。
    全球最大的食品龍頭雀巢,以「優質食品,美好生活」(Good food, Good life)為品牌承諾,在產品中製定減糖、減鹽、減脂肪政策;也持續開發美味與健康兼具的產品,提供更清晰且資訊豐富的產品標籤,同時嚴格限制對兒童進行市場行銷。而 CSR 活動的落實,就是通過教育和健康機構密切合作,於全球積極推廣健康的生活方式,幫助減少肥胖發生。
    雀巢相信飲食營養教育應從小開始,於是在各個市場推行「雀巢健康兒童計畫」,致力於促進 3 至 12 歲孩童的健康飲食及生活習慣,並承諾 2030 年前幫助全球 5000 萬名兒童生活更健康。
    而台灣雀巢自 2010 年起與董氏基金會共同推動「雀巢健康兒童計畫」,深入國小校園,展開均衡飲食宣導,鼓勵孩子「每天兩杯奶」、「全榖蔬果多多益善」、「天天吃健康早餐」、「健康動」。並於 2019 年集大成推出「十大 HEHE 健康力」,提供學童健康長大的 10 項關鍵指標。至今已深入全台逾 1000 所國小校園,約涵蓋全台 1/3;同時推動營養教育,培育超過 3000 位種子教師,幫助超過 15 萬名學童生活更健康。

    從彌補性社會責任回饋,邁向解決環境與社會問題的當責行動

    CSRone 永續智庫發表的《2022 臺灣暨亞太永續報告現況與趨勢》,統整出 2021 年臺灣企業前 5 大執行的社會公益行動方案,依序為兒童與青少年福利、教育與科學、當地社區福利、健康醫療、環境保護,顯示企業較願意投注資源在下一代與教育議題上,這與筆者的經驗頗有雷同。因為考量閱聽率,國內大部份媒體較不願報導長者的新聞,導致企業較少投入老人相關公益活動。
    然而國發會推估,我國將於 2025 年面對 65 歲以上老年人口占比超過 20% 的「超高齡社會」,高齡少子化伴隨而來的長照問題,將會影響台灣的總體生產力。根據勞動部預估,全台 1153 萬勞動人口中約 231 萬人將擔負照顧失能家人的議題,即每 5 位上班族就有一人受到影響,每年約 18.7 萬人「因照顧減少工時、請假或轉換工作」,約 13.3 萬人「因照顧離職」。
    面對影響如此深切的社會問題,企業也開始投入長期長照關懷,如合庫金控持續關注高齡化社會帶來的影響與商機,公益策略發展出「樂」在學習、「活」出健康、「安」定社區、「養」護照顧四個面向,積極運用金融核心職能,不斷整合集團資源,極大化社會影響力。
    10 年來,旗下的合庫人壽透過房貸壽險結合公益捐款,至 2021 年底捐款金額已逾 1795 萬元;另外還規劃喘息學院,至 2021 年底累計參與已逾 1 萬人次,並結合合庫金控資源,培養出逾千名的長照種子行員,在全國 270 家分行為民眾提供長照連接服務,協助推廣與善用長照資源,做個聰明照顧者。自 2016 年起,已經提供超過 1 萬 8 千杯喘息咖啡予家庭照顧者;同時於2016年成立「守護者聯盟」,2018 年啟動伴伴市集,串聯集團與外部資源的照護網絡,拓展影響力。
    不僅如此,合庫人壽也加入全國家庭照顧者總會推動的「友善照顧職場」方案,協助面臨長照問題的同仁,可以得到適當輔導與協助,如此同仁不會因為家庭長照問題離職,也可以穩定企業人力資源,達到「照顧不離職」的目標。
    此公益案推行已持續 10 年之久,業者也在長期推動中更加了解照顧者的需求,從外部宣傳推廣,加入內部資源整合,運用通路進行服務,並且強化員工照護的方案,在長期的參與及觀察中,持續提供更深度的解決方案,可視為從回饋到當責的 CSR 公益活動轉型計劃。

    因應社會問題,開發創意性的 CSR 活動

    台灣假訊息問題有多嚴重?根據瑞典哥德堡大學主持的跨國學術調查 V-Dem 計畫結果,台灣遭受境外假訊息侵擾嚴重程度,從 2013 至 2021 年,已經連續 9 年排名世界第一。
    通訊軟體龍頭 LINE──在台灣超過 2100 萬使用者,為守護數位環境,善盡平台責任,於 2019 年 3 月正式啟動「LINE 數位當責計畫」。三年來累計挹注 1.44 億元的資金,每年平均投入 6 名專業人力。至今已有近 78 萬人訂閱「LINE 訊息查證」官方帳號與查證平台,累計總舉報訊息數達 12.5 萬筆,查核資料庫匯聚超過 5 萬筆查核文。在團隊持續優化下,已成為全台最大查證平台,查核速度成長 20%,有效杜絕假訊息。
    該專案啟動至今,LINE 共攜手 9 大產官學界夥伴,包含行政院新聞傳播處、親子天下,與 4 家民間查核機構:Cofacts 真的假的、MyGoPen、台灣事實查核中心、蘭姆酒吐司,以及三家教育合作夥伴:均一教育平台、PaGamO、台灣科技媒體中心,以「杜絕」、「擴散」、「預防」三大面向邀全民齊力對抗錯假訊息。
    為擴大影響力,LINE 與 9 大夥伴攜手舉辦線上與線下共 44 場活動,累計 133 萬活動參與人次,有效提升民眾媒體素養。據 LINE 所發佈的新聞稿表示:Ipsos 2021「可疑訊息辨別與查證量化分析」指出,用戶錯假訊息認知程度從原本 2019 年的 37% 提升至 41%,表示大眾對於網路可疑訊息的思辨能力有所增進,接收可疑訊息後更逐漸養成進一步查證的良好習慣,獲得正確資訊後亦會分享傳散。
    2021 年 LINE 開始攜手 PaGamO 遊戲學習平台推出「真假糾察隊」官方任務,透過互動式生活問答題,培養國中小學生利用訊息查證快速辨別錯假資訊的能力,讓孩童辨別錯假訊息正確率達到近 7 成。
    相較於 Facebook 被離職員工指控,明知其服務平台被用於傳播仇恨、暴力與假新聞等錯誤訊息,卻依然以自身廣告、流量等利益為優先,進而影響更多用戶感受的狀況。「LINE 數位當責計畫」掌握社會問題,開創與社會共享利益的 CSR 活動,對於企業與品牌形象的影響,高下立見。
    台灣假訊息的問題依然嚴重,然LINE開創了產業當責的開端,也期盼更多業者的跟進,以保護滿足使用者。

    擺脫為善不欲人知,充份揭露公益資訊

    台灣許多企業主似乎秉持歐陽修「為善不欲人知,為惡眾所皆知」的觀點,做公益或捐贈都是低調再低調,避免當危機產生時,成為攻擊的對象;但是在永續發展趨勢下,消費者更重視的是企業對於社會與環境做了什麼貢獻。
    根據今年 4 月 Kantar 凱度洞察 & LifePoints 所發布 2022 台灣消費者永續議題調查結果顯示,近 7 成的台灣消費者相信可以透過自己微小的選擇與行動去改變世界,約有半數會拒絕購買影響環境或社會的產品,同時有 6 成的消費者認為永續發展是企業的責任,因此企業資訊揭露中,社會公益資訊將是重要的項目。
    記得去年疫情高峰期,許多企業踴躍捐贈物資或餐點給予醫護人員,無意中發現某個餐飲集團,默默持續每天為醫護人員送餐點,但是因為不願聲張,反而造成公司同仁在社群媒體中,抱怨公司在疫情期間為何不回饋社會,直到護理人員自行在臉書中感謝該公司每天提供豐盛餐飲,讓他們擁有戰鬥力,這件事才得以曝光。
    自此案來看,如果該企業主願意揭露此事,不只可以獲得消費者與員工的認同,甚至可以抛磚引玉,帶動更多企業或民眾參與,畢竟全民抗疫,支持第一線醫護人員是很重要的行動,而且這個行動可能還會再持續。
    「提高資訊透明度,促進永續經營」、「強化利害關係人溝通,營造良好互動管道」是健全永續(ESG)發展的重要概念。因此面對此趨勢,企業在社會公益的投入,也要改變思維,針對利害關係人,充份揭露資訊。
    總之,回饋性的公益活動容易規劃,然而要發展落實企業核心價值與 ESG 經營目標,得以發揮影響力的活動,困難度就會高很多。但是根據前面所提到的 6 項思考方向發想,掌握社會趨勢議題,透過有創意的活動內容與企業內外部資源整合,設定明確的目標長期投入,就有機會投身幫助社會解決問題的公益方案。
    全文轉載自 CSRone,原文標題:ESG 永續發展帶動的 CSR 活動變革
    參考資料
    身為地球村公民,我們都該具備相應的「永續力」以回應當代問題!立即參與永續素養大調查,掌握年度最熱門永續話題、還能獲得多項永續好禮! >>即刻填答
    閱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