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MM +-x

PMM +-x

我們是一班來自不同層面又志同道合的各類專才組合而成。主力關注香港的弱勢社群面對的問題,並希望透過媒體與香港大型社企的力量改善他們的生活和需要。同時希望提高港人對本地各慈善團體、非牟利機構及社會企業的認識,藉此擴大支持網絡;並通過這份月刊及平台鼓勵大眾踴躍支持慈善服務,減少對少眾的歧視與偏見,為港人與公益團體建立良好、持久的關係。

專欄文章

9篇)
  • MakerBay立志成為香港「自造者先驅」:一般人覺得是垃圾的東西,在我們眼中全是材料!

    MakerBay立志成為香港「自造者先驅」:一般人覺得是垃圾的東西,在我們眼中全是材料!

    文:PMM  
    MakerBay的成立,意味著香港的自造者工業,終於有了我們自己的培育基地和先驅者。相比起世界各地,香港的起步雖然較慢,在亞洲其他地區如日本和台灣早已有這類集中製造科技、熱衷發明和手工的熱血份子的地方;除了去年創辦的MakerBay,香港本身也有像Dimsum Lab這種小單位(約500呎)聚集各類Maker,擁有不同工具製作自己產品原型的地方。
    MakerBay的特點專注於科技與環境這2大範疇,任何利用科技改善社會生活或關注環境議題的方法、產品都成為他們的率先關心的事。設計品如:曾有會員製作自動彈吉他的機械人,有團體針對輪椅使用者的特點和需要,分組製作改善輪椅的原型等等。
    而且,這個培育基地尤其注重教育,對象不止是學校學生,還有大人,開設各種工作坊如:木工班、 以upcycling方式製作模型車、學習使用不同的機器等,透過定期的教學,向公眾傳遞「動手做」的意義。科技的進步向來有得必有失,就像我們能靈活操作一部智能電話,卻不理解簡單如一張椅子的裝嵌;唯有回歸到物件的起始,才不致使「進步」演變成某程度的「倒退」。
    另外,如果有些朋友已有設計圖樣,MakerBay也能協助提供3D printing或lacer cutting的服務,靈活度有如E-print那樣按order辦事,發明者因此能輕易地擁有自己的製作原型了。而選址上,創辦人Cesar Harada考慮到香港比起其他國家更容易地登記成為一家公司,稅收又低,故放棄在法國或美國作為基地。
    同時,香港目前暫未有像MakerBay這類規模較大的競爭對手,同時香港又鄰近大陸製造工廠,價錢比較便宜,若有大量產品需要生產亦能就近生產地,方便監察和檢驗。
    MakerBay適合沒有大筆資金的獨立個體,以較低成本研發或製作新產品原型。MakerBay的總經理Fiona指這裡吸引了不同背景階層的朋友,包括各類IT人,或已有正職卻想開發自己興趣產品的人,有讀科技研究的學生,也有毫無經驗卻對手工製作極感興趣的人。
    說了這麼多,Maker(自造者)是什麼?
    MakerBay的總經理Fiona認為Maker代表了一種處事態度,「遇到問題時,總會想方設法動手解決問題;他們有基本的動手能力,加上創意、技術和一些open source便能動工;他們喜愛學習,又喜愛分享;一般人覺得是垃圾的東西,在Maker眼中全是材料!掌握和發掘不同材料的特性加以組合運用,沒有東西是廢物。」
    Maker總會對事物抱著好奇的心和很高的行動力,當明白物件原理或操作系統後,更懂得怎樣善用它,由此引伸出Maker較容易抵抗過度消費的習慣。
    「很多時候,由於我們不懂得物件的運作,到它壞掉了只會聯想到買新的,亦不習慣動腦筋去想想問題所在或解決問題,導致很多不必要的浪費。」Fiona續說。
    香港近年Startup成為大家解決問題的嘗試方法,正如香港總是靠單一的金融和旅遊作為支撐經濟支柱,可有想過「再工業化」和經濟增值?這個反問背後暗示的,就是變通能力、解決問題能力和思考的方法。
    Fiona提到一個有趣例子:有一個興趣小班教小朋友組裝無人機,看似像普通遙控車的組裝玩意,其實視乎教學者怎樣去教授。MakerBay團隊希望讓小朋友發掘多點科技對社會的貢獻和作用,像無人機一樣,裝上鏡頭後便能運用於地貌監察、拯救或運送藥物前的評估和資料搜集。又如近年談論的3D printing義肢的議題,重新思考新技術對人的作為有多大,這樣遠較純粹操控一架小模型飛機更有使命。
    MakerBay今年年頭正式啟用還邀得創新及科技局局長的加持,甚是有光彩。不過老實說,如果政府有心支持民間發展創意與科技,學Fiona說,開放更多空間、營造良好的氛圍,實際點減免/優惠租金,這些對makers而言才是大力的支持啊。
    全文轉載自PMM,原文標題:MakerBay 培育自造者的空間
    閱讀文章
  • 別把「過期但還能吃」的食物丟掉!美國議員提案改革食品日期標籤,盼大幅減少食物浪費

    別把「過期但還能吃」的食物丟掉!美國議員提案改革食品日期標籤,盼大幅減少食物浪費

    文:PMM
    食品標籤上的最佳食用日期曾經令人疑惑嗎?「到期日」與「最佳食用日期」讓消費者難以掌握食物是否還能進食,一般情況下為了討個安心,快到期或剛過期不久的食物較容易遭人丟棄。
    不過,最近美國參議院正準備草擬有關食品食用日期的新法例,此舉不只是為了讓食物標籤更加清晰,同時亦旨在讓消費者減少浪費約40%食物。
    站在消費者的角度而言,一切好像很被動,我們只能接受或拒絕,如對食物安全存疑,只能選擇捨棄,僅此而已。舉例來說,鹽基本上不會變壞,但它卻在美國某些州有標明食用日期。而這些食用日期並不由法律來決定,而是由製造商自己決定食物何時食用才是最佳狀態。
    美國自然資源保護委員會(Natural Resources Defense Council)的科學家兼《Waste Free Kitchen Handbook》一書的作者Dana Gunders指:
    「與一般的看法相反,其實食物上的標籤日期並不表示食物是否仍能安全食用。因此,我們過去曾將大量品質尚佳的食物倒進垃圾桶,並賠上了大量水資源、浪費金錢亦帶來了氣候污染等問題。」
    在美國,不少家庭因食物標籤過期的原故丟棄完好的食物,美國自然資源保護委員會(The NRDC)認為消費者比起雜貨店、餐廳或供應鏈上的任何一部分更有責任減少食物浪費。機構為我們提供了一些數字來說明浪費問題的嚴重性。
    如:世界農業土地面積的28%農作食物(多於整個加拿大的食物增長)會被丟棄;美國25%的水源是用於生產食物,但這些食物最終卻送不到我們的餐桌上;食物被丟棄成為垃圾後,更需佔用更多土地面積來處理這些「廢物」。如以一個4人為單位的美國家庭為例,他們每年約丟棄價值美金1500元(約台幣48000元)的食物,可想而知浪費的程度。
    為了解決這個問題,參議員Richard Blumenthal和代表Chellie Pingree提出「2016食物日期標籤法案」,內容指會用更易使人理解的字眼、更統一的圖示標籤來表達食物標籤。
    而該法律將適用於雜貨和現成可吃的食物,他們會用「best if uesd by」(最佳食用)附以一個日期做標記。食品貼標機還可以列出「食品包裝優質日期」,讓他們自己建議食物的最佳時間食用日期。
    此外,未來將有一個「安全日期」來表示食物是否「到期」。這可能是整個立法的最聰明的一部分,因為大多數人在看到「到期日」,便會直接以它來衡量食品的安全性。
    在未來,「到期日」會實際地反映食物的實際安全壽命,換句話說,該日期直接表明食物能否食用,減少誤會或字眼上帶來的不安全感。而有些食物則會豁免於從這些標籤中,像鹽在銷售時可能沒有附上到期日。
    食物浪費不只是金錢負擔的問題,而且是環境問題。
    處理食物垃圾的堆填區會釋放沼氣,當中的25%沼氣均是來源於食物垃圾;另又因製造食物所花費的水資源(飼養牲畜),整個食物工業1年耗近3000萬加侖的油(超過1億公升)。
    從數字上來說,以一個很細的百分比去減少浪費,也能帶來良好的效果,而如果一個食品標籤的小改變就可以做得到減少浪費,這絕對非常值得。但如果你緊張的、動機是以錢為目標,那麼你便會對減少食物浪費能換來近1億元的效果感到充滿動力!
    全文轉載自PMM,原文標題:轉換食品標籤 助改食物浪費
    閱讀文章
  • 可以「穿著走」的避難所—設計系學生為難民打造多功能救生衣

    可以「穿著走」的避難所—設計系學生為難民打造多功能救生衣

    文:PMM  圖:Fastcoexist 
    早前逾400萬敘利亞難民因逃避戰火而長途跋涉地逃難到其他鄰近國家,難民潮事件傳得鬧哄哄並引起國際關注,同時亦帶來各種問題:,收容國是否有能力接收難民,難民身份和未來,他們在路途上缺乏物資和基本生活需要⋯⋯如果我們沒有能力扭轉亂局,那我們到底可以做什麼來幫助他們呢? 
    想像難民需要徒步行走超過幾十公里,日曬雨淋,體能消耗,他們攜帶著非常簡便的家當行走已相當艱苦,更莫說要準備充足到像去露營般有齊帳幕這些設備。不過,除非有一個新設計能令「避難所」變得輕便易攜-這是一個超級輕量的外套,白天可以穿著它能防曬;晚上可以將它展開變成一個小帳幕,足夠容納一個大人和一個小孩,又或兩個體型相對纖細的大人。
    倫敦的皇家藝術學院一名高級導師Harriet Harriss因看到歐洲持續不斷的難民危機,而政客們卻仍遲遲未有提供解決方案,他便想到底有什麼方法有效地幫助他們,而不是捐贈那些罐頭乾糧就了事。後來,他開始領導一隊學生設計團隊設計一個全新的、可轉變的臨時避難所-救生外套。他們第一個設計版本是為針對夏天季節而設,可以幫助用家在行走時能遮陰避暑、涼快和保持乾爽。她說:「外套裡埋藏有反射嵌料,有點像太空毯,部份物料能夠防潮,同時又可以在酷熱的天氣下保持涼快。」 
    外套是以Tyvek製成的,它是一種質輕而耐用的物料,不止如此,它價格便宜又防水,耐用到足夠應付一個平均的旅程,當人們抵達目的地後外套還可以回收重用。它的設計用色是白色,象徵了和平,同時讓人容易辨認出穿著者是難民的身份。這種白色的Tyvek還可以當作畫布的用途呢!設計系的學生計劃給外套附加一枝畫筆,讓他們可以在帳篷時寫下自己家庭的名字,小朋友又可以畫畫。Harriet有這個構想,來自於她年少時曾經在收養家庭裡生活過,她憶述當時寄人籬下的生活往往需要在各種物件上寫下自己的名字,就連紙張也是。「我很深的意識到,當你已經失去家園、鄰居、自己的文化⋯⋯你根本不知道自己屬於哪裡,如何將身邊不停變換的環境和事物合理化,是十分諷刺的事。」她說。
    設計系學生準備在今個夏天將他們設計好的第一套「救生衣」模型送給難民試穿,並希望同時收集用後的意見再作改進,另外亦有計劃設計一個冬天版本的救生衣來為他們抵抗嚴寒。有趣的是,這個設計團隊的學生全是唸室內設計的,Harriet說:「我們想揭開大眾對設計系學生的一些迷思或誤會,外界好像總覺得他們是高傲又自滿的人,以為他們只是關心坐墊或一些奢侈室內擺設,甚至從來不會做任何關心社會的事情。」團隊希望藉此證明他們同樣很關心人道主義的危機,並實際地將設計領域的才能應用在改變之上。位於倫敦的時裝公司Wall資助他們生產救生衣模型,另外交他們自己也在眾籌網站kickstarter為產品開設眾籌計劃,希望得到更多人的支持,有望在今年夏天製作出第一套成品運送給有需要的難民使用。
    全文轉載自PPM
    閱讀文章
  • 一位專業髮型師  走入街頭為流浪漢剪髮

    一位專業髮型師 走入街頭為流浪漢剪髮

    文:PMM  圖:來源:Mark Bustos Instagram
    大家常聽到各種的呼籲如「齊來關懷社區」,其實總會覺得老鼠拉龜無從入手,不擅長辦活動,或認為到安老院服務與自己格格不入。其實最好的建議是「用你現有的才能關懷社區」,藉此反思自己的才學可以怎樣回饋社會,如此一來,既能發揮得心應手,又能為有需要的人出一分力。
    而在紐約市,一名髮型師身體力行實踐了這句口號:用自己的技術,幫助街頭的流浪漢剪髮。也許他自己也沒料到其所帶來的影響絕非僅是改變他們的外表,更走進了他們的心。
    這位專業髮型師叫Mark Bustos,是住在紐約市的菲律賓人,他本來為很多時尚名流剪髮、設計造型,可是卻在一次回鄉探親的機緣下,幫助了家鄉較貧窮的小孩剪頭髮,後來這種行善的方法令他感到很快樂,種下了助人的種子民,期望運用自己的專業回饋所住的社區。他回到了紐約,開始主動走到街上找流浪漢聊天。有一次,流浪漢忽然問他:「你為什麼要來?你有什麼目的?」Mark很自然地說:「因為我想多點和人們聊天,為大家帶來多點愛。」流浪漢很感激地擁抱他,互動和關愛就這樣開始了。
    大家都能想像流浪者流落街頭有很多不便和困難,莫說是把自己整理妥當,就連三餐溫飽也很難維持,根本不能負擔剪頭髮的奢侈費用,故他們只能任由自己長鬍子、長頭髮,十分凌亂。但Mark卻走到他們跟前,說:「我今天想為你做點小改變。」然後就直接在街上幫他們圍起袍子、面對面地就剪起來。Mark還說在大街上為流浪者剪髮有一個目的,就是希望路過的途人會因看見他所做的而為別人帶來一些靈感,同樣為社區做點改變。
    他每週都會用一天他的休息日來服務街上的流浪者,曾有一個流浪漢很久沒刮鬍子剪髮,當Mark為他整理了一個清爽的髮型後,他很滿意地說:「今天像有一個天使降臨我身邊一樣!」有的說:「我不止是身體上外觀上感到很棒,內在也是!可不可以幫我拍張照?」亦有些會請Mark全部剪光,因為他們不知道下一次剪髮是何時,只能隨緣等待再遇見。Joe,40歲,當Mark第一次見他時,他正在把頭撞向牆壁,說:「我覺得自己不是活人,只是一具屍體。」後來經過換了新髮型,他得到了新朋友的鼓舞,開始不再那麼負面了。
    對於流浪街頭的人來說,一個麵包、一杯暖水、一件寒衣是最切身的幫助,但他們的心更渴望得到關懷;對Mark來說,幫人剪髮是他駕輕就熟的事,而這件事卻令人心生自信、尊嚴。率先從外在的改變開始,帶動他們重新對自己和社會燃起希望,這份關愛是Mark在互動中不經意流露的。我們怎樣從中學習?舉例如設計師可以幫助有需要團體設計單張、海報;建築師可親手為低收入家庭透過環保物料再造傢俱;擅長音樂的可以選擇服務醫院病患為他們拉奏音樂帶來生氣等等。Mark成為了「用你現有的才能關懷社區」的最佳例子,只要你願意,任何方法都可以關懷社區!
    查閱他的Instagram,你可以在照片中看到這些流浪者的故事:為什麼他們要在街上生活?在街上生活又面對什麼困難?最想得到的又是什麼呢?
    引用來源 : Viralforest
    全文轉載自PMM
    閱讀文章
  • 這台輪椅能「自己爬樓梯」  發明者是一群剛滿20歲的大學生

    這台輪椅能「自己爬樓梯」 發明者是一群剛滿20歲的大學生

    文:PMM  圖:Fastcoexist
    雖然現今社會逐漸關注「無障礙設施」和著重友善社區的設計,(意指該設施如店鋪入口處、洗手間內的設施等皆歡迎殘疾人士和行動自如的人使用)但輪椅使用者在出行時還是面對很多的困難,就像是普通人難以察覺前進一個輕微的小斜坡已經教輪椅者得十分煩惱,更莫說明非常明顯的「敵人」—樓級。
    樓級一直是輪椅者看到就頭痛的事,如果沒有相應彎道前進只有爬樓梯的話,唯一的辦法只能是繞路走。由此說來,是否需經歷漫長的社區改善,或是在未完善之前,輪椅者只能默默等待?
    乘坐港鐵的大家應該曾目睹過某些港鐵站不設由地面到月台的升降機,故輪椅者進入站內時需倚靠一部行動緩慢、需職員從旁協助的輪椅升降台來代替走樓級。這麼多的不便,與其默默等待,不如主動出擊。
    這輛Scalevo輪椅不像其他輪椅般只懂得滾動前進,它還懂得利用可伸縮的鱗角狀物料下樓梯或爬升皆可,上下樓梯再不是困難麻煩的事了。而其中最值得關注的一點是其開發者,原來Scalevo輪椅設計與開發來自於一個才二十多歲的,由學生組成的團隊。
     
    這隊九人的團隊都是瑞士聯邦科技學院(Swiss Federal Institute of Technology)的學生,並且幾人花了一年時間研究該輪椅的最佳設計。他們現在已製成一個完全運作正常的輪椅原型,正期待有財力的企業的欣賞並願意將它變成一個完整的產品。
    其中一個學生Beni Winter說:「我們研究這輛輪椅是非常積極的,因為它不只是一個做點普通事情的機器人,它是具備良好功能,使用它可以幫助行動不便的人更自如地出外,不用擔心社區無障礙建設未夠完善而不敢出門。當我們跟坐輪椅的人提到這個發明時,他們皆十分喜歡這個設計。」
    這個設計屬電動輪椅,由扶手位置的按鈕控制其操作。在一般轉動模式行走平路時,該凹凸的運輸帶會藏於上兩個輪子的中間。但當有需要爬樓級時,在按下按鈕後該運輸帶會降下來,運輸帶上突出的一個個圓粒有助增加它與樓級的摩擦力,像小蟲的多個爪子般抓緊地面,然後逐級攀上去。注意的是,如果使用者要上樓級需背向樓級,讓身體重心與攀爬方向形成平衡。
    另外,它的感測器能估算樓梯的斜度,由此推動輪椅的前進和保持運輸帶與輪椅形成對應的角度保持輪椅者平衡於椅上。不過,使用者你必須為它加速才能爬樓級,因為要是使用者放開操縱桿,它便也不會開動了。所以這是一個安全功能保護使用者。最後,在兩輪之間的後方還設有兩個小輪胎,把運輸帶降下來後,再以後方的小輪胎撐高整輛輪椅,可令使用者的視野更看闊而不受某些高度的保護欄河所阻擋了。
    對於讓輪椅使用者來說,這個發明好處太多,他們出行可不必求助於人,突破了許多以前的限制,活得更有尊嚴和擁有更多自由,相信是輪椅者/行動不便者最渴望擁有的。
    閱讀文章
  • Google虛擬博物館 行動不便也能瀏覽全世界

    Google虛擬博物館 行動不便也能瀏覽全世界

    文:PMM  圖:PMM、Google虛擬博物館
    因為行動不便無法親身到英國的泰特不列顛美術館參觀?還是負擔不起外遊費用到柬埔寨看吳哥窟?對於一般大眾甚至是傷健人士、基層家庭的孩子等,當他們想認識世界可能面對著許多限制,不能透過親身接觸而了解。但Google推出的「虛擬博物館」概念類似Google地圖的360度街景般為你呈現各地博物館的外貌和內部藏物,其超高像素的技術(能拍出比100萬像素相機鏡頭高出千倍的像素)更能清晰呈現一物的細緻之處,為歷史、文物、文化、藝術等保留做了很大貢獻。
    早前,Google 虛擬博物館總監 Amit Sood 來香港宣布與本地八家博物館和藝術文化保育團體合作,如西九文化區香港海事博物館香港醫學博物館聖雅各福群會香港藝術館香港文化博物館薄扶林村文化環境保育小組
    Google虛擬博物館總監Amit Sood在發佈會上介紹虛擬博物館的功能和用法。
    Google 亞太區街景項目經理魏薌君介紹Google地圖街景手推車的操作,只要推著這輛街景手推車就能360度把景物拍攝下來,將博物館內的藝術品和文物數碼化。
     
    發佈會上,用家可以即席上網瀏覽虛擬博物館所介紹的幾個主題,十分簡單易用。
    Google虛擬博物館總監Amit Sood示範以超高像素欣賞一幅畫作,細緻得連條紋和簽名都能看清!事實上,這個技術十分適用於教學、個人瀏覽和導賞之用,如前文所說,對於有肢體障礙人士來說,虛擬博物館能提供彷如置身該地的視覺,隨著用家的喜好環視四周;到點擊其中一物的圖片後再放大說明文字,做法當然比起實際親身觀察有差異,對一般用家而言也也可作出發前的參照之用。同時,它附設瀏覽進行中的平面圖位置對應,方便用家了解一館的方位。學生們在學習時亦能在課本知識以外認識更多相關的資料,是一個很好的資料庫。 
    We嘩藍屋:藍屋建築群的網上展覽,大家可以一嘗入住唐樓的滋味,又可以利用博物館環景一覽屋內的四層建築結構,了解當時草根階層的生活狀況和社區關係。
    發掘這座城市最具代表性卻又漸漸消失的霓虹燈,大家可以在Google虛擬博物館上觀看展示霓虹燈製作過程的影片,又可以透過街景服務以及兩個專題展覽「HongKong’s Neon Signs: Now and Then」 以及「Electric City: The Neon’s of Hong Kong」,了解本地標誌性的招牌和滿佈霓虹燈的街道。
    大家可以在Google虛擬博物館探討香港醫學的發展和里程碑,探索中西醫學技術的融合。大家又可以360度全景遊覽愛德華七世時代的建築風格,發掘更多醫療發展相關展品和故事。
    除了網上版本外,還設有手機版。Google虛擬博物館合作夥伴手機應用程式,合作伙伴無需寫程式和付費便能輕鬆推出自家的App,分享和更新館藏的最新資料;用家亦可根據手機App隨時「參觀」博物館,還可使用語音導覽,是個無障礙而友善的手機App,視障或行動不便者等亦能輕鬆使用,當能好好善用科技的便捷和優勢時,便可解決生活上的種種缺陷和煩惱了。
    全文轉載自PMM
    延伸閱讀
    社企流四週年論壇用3大議題9位跨國講者,為你織出未來生活樣貌點滴。 探索食農心價值、城鄉共享微革命、銀髮創意新浪潮 一起來聽第一線社會創業者現身說法,看看他們眼中未來的模樣。 → 社企流四週年論壇:4/17 擁抱未來
    閱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