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hoto Credit: pexelsPhoto Credit: pexels
整理:簡育柔
在步調快速與高壓的社會環境之下,人們感到極度焦慮、不安,甚至引來各種心理疾病找上門。研究顯示,全球每 7 人就有一人曾有藥物濫用或心理狀態失衡的情形;曾患焦慮症者人口數約為全球人口總數的 4%。

心理健康議題已成為現代社會顯學,除了傳統心理諮商之外,諮商輔具隨著科技發展也變得更智慧,近年來許多心理學家與諮商師嘗試採用 AI(人工智慧)與 VR(虛擬實境)來進化輔具,或直接以 AI 與 VR 直接進行諮商,克服了傳統式諮商空間上的限制。

心理健康領域的科技進化,創造了新的商業模式,也引來創業投資者的高度興趣。由史丹佛心理學家 Alison Darcy 結合心理諮商專業與聊天機器人所創辦的諮商機器人 「Woebot」便是個成功的例子。Woebot 由 NEA(New Enterprise Associates) 與 Andrew Ng's AI Fund 領銜投資,目前融資額已達 800 萬美元。

不過,並不是每個企業都像 Woebot 一樣倒吃甘蔗。Uber 前副總裁 Andrew Chapin 所創辦的「Basis」,也是科技融合心理諮商所創造出來的新興產業,卻開高走低,大量資金挹注最後卻引發諸多爭議與質疑。

( Basis 初期成員,正中間為創辦人 Andrew Chapin 。來源:Basis)
( Basis 初期成員,正中間為創辦人 Andrew Chapin 。來源:Basis

哪裡做錯了?Basis 創投之路的興與衰

2018 年 10 月 4 日,Uber 前副總裁 Andrew Chapin 創辦心理諮商平台「Basis」 ,媒合消費者與心理治療師。平台包含網站與 app,主要透過線上通話或影音的方式來進行諮商。該平台上的治療師是擁有研究訓練背景,但是沒有獲得正式認證的「次專業治療師」;使用者每次消費 35 美金,與治療師線上晤談 45 分鐘,費用略低於證照診所或自由治療師的收費。Basis 的目的是希望改變以往人們尋求心理諮商須付出高額診療費之情形。
Andrew Chapin 從創投公司 Bedrock 募得 375 萬美金來經營 Basis,主要參與者還有 Wave Capital 與 Lightspeed Venture Partners 這兩家創投基金。令人意外的是,Basis 並沒有因為資金挹注而蓬勃發展。2019 年 6 月,Basis 悄悄地將網站及 app 關閉,該團隊中多數人皆辭職,包括其合夥人兼首席科學技術長 Lindsay Trent 也退出公司。
關於 Basis 網站與 app 關閉的原因,Chapin 僅表示公司正值「轉換商業模式」階段,並未提供更多細節。此外,Basis 聘用無執照的治療師在使用者社群之間也引起嘩然,平台並沒有提供諮商師關於使用者可供診斷的可靠症狀,像是躁鬱症、思覺失調症等,諮商師與使用者透過 Basis 難以建立堅強的信任關係,使用者也無法完全信任 Basis。
Harley Therapy 與 Basis 同為心理諮商平台,不同的是,與平台合作的心理諮商師全數具有專業證照及臨床專業。創始人 Sheri Jacobson ,同時為認證顧問與心理治療師,她指出 Basis 服務的瑕疵,對她來說,屏除專業人士,讓這樣的「次專業治療師」遠端進行治療,對病患或者醫病關係都將有巨大的潛在風險,她表示「你敢讓一個實習駕駛,去領航一艘油輪嗎?」

科技 X 心理諮商,究竟是不是創投藍海?

近年來創投者對於投資心理健康領域興趣激增,Basis 是受益的多個新創公司之一,隨著社會風氣對於「心理諮商」的汙名越來越少,科技進步也使個人化的諮商工具發展蓬勃,越來越多創業者投入該領域。雖然 Basis 擁有多項新創公司的成功要件,然而,該團隊欲運用科技讓使用者可遠端使用心理諮商服務的企圖心,目前為止似乎難以找到成功的路。
Basis 究竟能否找到立足點,還有待討論。目前明朗的是,創投客仍然願意試試水溫,朝心理健康領域挹注資金。但如果新創公司再不調整商業模式讓投資人足以信賴,或是學著從複雜的企業生命週期中理出頭緒,未來可預見的是更多新創再度擱淺於沙灘,而正要發展的心理健康方面的科技,也恐會跟著急速夭折。
核稿編輯:李沂霖
如果你喜歡這篇文章,想以具體行動支持我們,歡迎按下標題下方或文末的「媒體小農捐款灌溉」按鈕,鼓勵社企流創造出更棒的內容!灌溉指南請點此
參考資料

聽到社會企業,總是滿腹疑惑嗎?社企流與聯合報系願景工程攜手推出《社企十年:你所看見與還沒看見的社會企業》數位專題,帶你一探社企的多元面貌! >>> 現在就去看專題

文章標籤

  • 社企評論風向球

    社企評論風向球

    社企流編輯群帶你在此專欄中,輕鬆吸收世界各國對於社會創新、社會企業的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