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社會創新於商學核心課程之必要
編譯:孟圓婷
近年來商學院位蔚為社會創新的倡導與前鋒,更常與設計學院、工學院合力探索具滿足經濟與社會需求潛力的新產品。每月不乏關於「益貧式(pro-poor)」、「金字塔底層(base of the pyramid)」、「包容性(inclusive)」的創新報導,像是近期即有大量室內太陽能照明與省炭式火爐的發明。
但這些發明鮮少達到足以使多數人受益的規模,部分原因在於社會創新之於商學院的整體課程而言並非主流。社會企業若能更與正規核心課程結合,社會創新將能擴大其規模;同樣地,商學院學生也更能運用傳統與新興觀點切入自己的專業與企業社會創投。
誰能引領最新一波大規模社會創新潮流,將取決於誰能運用規模提升來降低價格並大幅提升市占率等傳統商業概念。但這項策略並不見於當今創新競賽,勝負難定 。社會效益創造是否應即刻納入以往著重於經濟效益的課程當中?
社會創新至今尚未產生眾所期盼的大規模影響,高價位常是原因之一;補助金源持續性不定也是要面對的問題。另一方面,致力於創新的長期誘因亦未能清楚地向大眾傳達,像是在自然資源豐富地區居民,若持續視伐木作炭來燒為取用自然財的行為,改用環保替代鍋爐的動機將極其薄弱,無法延續。
那商學院為何未在專注追求新穎、尖端產品之餘,針對這項初步的挑戰做回應?
幾項重要的創新發明的確改善了數百萬人的生活,其共享的特質在於大型商業公司與非政府組織最終理解到,研發、銷售這些發明,對自身也是項利多。不再仰賴長期援助發展的微型貸款即是一個例子。某些情況下,非政府組織也搖身一變為銀行。一如傳統銀行一般,這些非政府組織開始發覺微型貸款所針對「金字塔底層(base of the pyramid)」客戶其借、存款具高收益的潛力。同樣地,像是肯亞、奈及利亞與許多開放電信業者提供相關金融服務、銀行控管無線網絡的國家,透過行動電話,金融與其他交易正如火如荼地進行。行銷、供應鏈、資通訊與策略領域的教職員與學生,皆能為如何量產社會創新商品有所貢獻。
相同的概念也能在公衛醫療的領域內沿用。在普及防蚊帳使用的過程,若能由商業公司在非政府組織建立的架構下進行,藉著首先與非政府組織合作,進而提供具商業性的替代方案,將能推得更廣更遠。印度政府尤其善於「金字塔底層」尋找機會,部分原因在於這些公司的基礎成本及市占率皆已相當充裕。
要了解平實與規模於占領新市場或改造既有市場的力量,即可從克雷頓‧克里斯汀生(Clayton Christianson)所著 「創新的兩難(The Innovator’s Dilemma)」一書中,接觸這具顛覆性、並於商學院廣為傳授之「破壞性創新」概念。
政府與非政府組織能扮演關鍵的推手、贊助及合作夥伴,但要發展成大規模市場,仍須由私部門體認社會創新產品的價值來推動。或許飛利浦(Philips)或奇異(General Electricity)有天將跟進量產低價太陽能設備,那「綠設計與規模行銷點亮世界」可將會是個商業競賽的好主題。
商學教育正為社會創新帶來實質的貢獻。而這些貢獻若能藉由將社會創新課程納入商學核心領域,將有機會產生更大的力量,造福數以百萬發展中地區的人們。社會創新不能只是藍海中的孤島,社會創新所帶來改造的契機需要在學習與工作場域成為主流。
資料來源

文章標籤